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長沙韻問答
問:《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長沙韻》的作者是誰?
答: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長沙韻的作者是魏了翁
問: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長沙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長沙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匆匆郎馬度煙霏,又指夕陽舂處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匆匆郎馬度煙霏,又指夕陽舂處歸 出自 宋代魏了翁的《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長沙韻》
問:匆匆郎馬度煙霏,又指夕陽舂處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匆匆郎馬度煙霏,又指夕陽舂處歸 的下一句是 晚歲唯余李夫子,夜窗書紙教玄暉。
問:出自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
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 挽湖守吳西林傾蓋歲年晚,相知江海深。春天思北樹,夜雨話西林。五嶺生前夢,中原地下心。英雄凋落盡,慷慨一沾襟。
- 閑園書事招暢當聞蟬晝眠后,欹枕對蓬蒿。羸病懶尋戴,田園方詠陶。傍檐蟲掛靜,出樹蝶飛高。惆悵臨清鏡,思君見鬢毛。
- 茶灶仙人足戲劇,盤石留渦房。紫陽此來游,與客煮茗嘗。青煙久消歇,白云時飛揚。至今潭中水,猶作笑語香。蒙茸屐跡在,欲步不敢翔。三吸此清冷,回首入空蒼。
- 送陳霸歸閩涼風動行興,含笑話臨途。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鄉(xiāng)程過百越,帆影繞重湖。家在飛鴻外,音書可寄無。
- 蘭陵王(次周美成韻)小橋直。林表遙岑寸碧。斜陽外、霞絢晚空,一目千里總佳色。初寒遍澤國。投老依然是客。功名事,云散鳥飛,匣里青萍漫三尺。重來愴陳跡。又水褪沙痕,風滿帆席。鱸肥莼美曾同食。聽虛閣松韻,古墻竹影,參差猶記過此驛。傍溪南山北。悲惻。暗愁積。擁繡被焚香,誰伴孤寂。追尋恩怨無窮極。正難續(xù)幽夢,厭聞鄰笛。那堪檐外,更夜雨,斷又滴。
- 記小圃花果二十首累累生滿樹,知我老而饕。絕勝齊三士,輕生為二桃。
- 和馬大夫辟佛五首諸子隨流本既分,西天更有一般僧。高談性命稱仁者,支遁悠悠莫可憑。
- 愛民堂為涪陵盧使君題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兩地雖少異,所愛則均施。去秋少城役,與公同試闈。把臂道疇昔,耿耿青燈期。對床風雨夜,夜語驚聞雞。日有文字樂,唱酬多新詩。訖事遍游覽,扁舟更同歸。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終歲閭里間,不聞吏卒追。皆曰賢太守,父母其忍欺。政成多休暇,百廢舉無遺。美哉輪奐新,有堂崇故基。名堂形至意,愛民真天資。同時王別駕,譽處出一辭。醉余書榜字,銀鉤照江湄。有客涪陵來,稱頌世所稀。坐想觴詠樂,形留而神馳。愿同爭湛輩,記名千載垂。惟公甚盛德,豈待于發(fā)揮。當聞卜式語,治民適其宜。辟如牧羊者,敗群當去之。雪霜與雨露,天以成四時。威克與剛克,要不傷于慈。公蘊經(jīng)綸妙,未易坐井窺。因詩贊一二,以詔來者知。
- 仲晦監(jiān)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華予初度走筆□諸公袞袞幾番新,留得淳熙一老民。就枕驚回雞攪睡,委巢飛去燕欺貧。貪生尚惜桑榆景,排悶全憑曲米春。賴有平生金石友,年年歲歲記陳人。
- 泊冷水浦前夕放船湘口步,約到銜州來日午。五程一減作三程,謝渠江漲半篙清。今日雨來三四五,又閉疏篷聽暮雨。長年商量泊船所,雨外青山更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