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長滿苔蘚,晶瑩的淚水難以消除。清韻聲聲,那不是誰在用犀槌敲擊樂器,而是她頭上的鳳翅觸碰到了青竹發(fā)出的清雅和諧的響聲。
秋色多么撩人、秋意無限,應(yīng)該將這些用端硯寫成詩篇。將相思之語偷偷教給鸚鵡,當(dāng)與她相逢又難以相親時,鸚鵡或可傳遞心聲。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令”“丑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正體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四十八上下片各四句兩平韻一疊韻;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的變體。
土花:此處指器物上的銹蝕斑跡。
犀椎:即犀槌。古代打擊樂器方響中的犀角制的小槌。鳳翹:鳳形首飾。
端溪:溪名,在廣東高要東南,產(chǎn)硯石,制成者稱瑞溪硯或端硯,為硯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稱硯臺。端溪紫,指端溪紫石硯。
方響:古磬類打擊樂器。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問答
問:《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的作者是誰?
答: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的作者是納蘭性德
問: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是清代的作品
問: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 出自 清代納蘭性德的《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問: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 的下一句是 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問:出自納蘭性德的名句有哪些?
答:納蘭性德名句大全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賞析
這首詞是寫一段深隱的戀情的。上片說與那可愛的人偷偷幽會的情景。下片說他們本應(yīng)該成為相伴相守的伴侶,但卻分離了。結(jié)二句用偷教鸚鵡學(xué)舌的癡情之舉,表達(dá)了對她的刻骨相思。詞很含蓄,很婉曲,但真情灼人,動人心魄。
- 再用前韻集句何所獨(dú)無芳草兮,歸田有計(jì)一何稽。吾儕流落豈天意,俯仰天地身醯雞。
- 七年初到洛陽寓居宣教里時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青莎滿地?zé)o三徑,白發(fā)緣頭忝四人。官職謬齊商嶺客,姓名那重漢廷臣。圣朝寡罪容衰齒,愚叟多慚未退身。惟有門人憐鈍拙,勸教沈醉洛陽春。
- 梅邊寂寂春心在樹頭,冷香疎影更清幽。野籬山畔無人見,月下風(fēng)前一段愁。
- 重過清虛庵絕境惟聞天籟音,山游重綴壁龕吟。春生仙甕新篘酒,塵鎖書床舊調(diào)琴。丹井月空梧積滿,瑤臺雨漬蘚埋深。明朝襆被歸城市,萬疊蒼巒有夢尋。
- 挽趙和仲侍郎三首蚤愧斐然作,頻勞掩鼻書。升沉嗟契闊,問訊辱勤渠。鄉(xiāng)縣榮歸錦,侯門得曳裾。傷心鸞鶴御,竟不反匡廬。
- 酹江月(壽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堂堂卿月,奉君恩來作,潛藩賢守。喜遇慈闈年八十,特向新正稱壽。千里春風(fēng),滿堂和氣,是處歌聲奏。荷衣紫綬,捧觴齊上春酒。人道彭祖高年,壽高八百,管從來稀有。似此遐齡,屈指算、猶有十分之九?;轁M梅山,寵新芝檢,歸展調(diào)羹手。疏封國號,天教富貴長久。
- 黃葉辭男兒鐵石腸,遇秋多凄涼。節(jié)物遽凋變,今古堪悲傷。西來白帝風(fēng),暗驚萬葉黃。拚與舞零落,此意付夕陽??皣@無數(shù)行子,只影天一方。佳人去不返,蒼煙冥八荒。對此一黯然,兩鬢沾吳霜。自顧蒲柳姿,眇在煙水鄉(xiāng)。晚汀慨鴻雁,夜浦羞鴛鴦。何當(dāng)從宋玉,問路游高唐。
- 壽陳龍圖參差鴛瓦封清霜,玉虬薦瑞初騰驤。三山一夜應(yīng)圖讖,曉來沙磧堪褰裳?,摶完獞魭旎∈?,瑞氣氤氳結(jié)霞綺。帝令來作金鼎和,趁得寒梅雪香蕊。精神照座如神仙,滔滔揮翰傾河源。杜詩韓筆繼騷雅,鳳髓鸞膠家世傳?;驶兽\絡(luò)輝鄉(xiāng)國,春逐霜蹄滿南陌。禁城龍閣儼圖書,班近天顏還咫尺。泥書細(xì)札九天飛,好看錦衣蒙袞知。亨時得路方平坦,沙堤犖錯黃金羈。年年愛日回南陸,慶壽階庭照蘭玉。南陸仙翁識姓名,星官曾見刊瓊籙。
- 夢中作我來煙水遠(yuǎn),漁艇夜鳴榔。萬仞巫山聳,一宵秋夢長。金翹何婀娜,玉佩遽叮噹。月冷天雞曉,空余枕屏香。
- 九隴津集落落樹陰紫,澄澄水華碧。復(fù)有翻飛禽,裴回疑曳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