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威儀何棣棣,環(huán)珮又紛紛。
古樂從空盡,清歌幾處聞。
六和成遠吹,九奏動行云。
圣上尊儒學,春秋奠茂勛。
幸因陪齒列,聊以頌斯文。
第二百五十四卷
注釋
全唐詩:卷253_37
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問答
問:《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的作者是誰?
答: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的作者是滕珦
問: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是唐代的作品
問: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太學時觀禮,東方曉色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太學時觀禮,東方曉色分 出自 唐代滕珦的《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問:太學時觀禮,東方曉色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太學時觀禮,東方曉色分 的下一句是 威儀何棣棣,環(huán)珮又紛紛。
問:出自滕珦的名句有哪些?
答:滕珦名句大全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早從子美追懶真,近向長康得癡絕。相逢可笑復可憐,君看稀疏鬢邊雪。
- 思往喜今憶除司馬向江州,及此凡經(jīng)十五秋。雖在簪裾從俗累,半尋山水是閑游。謫居終帶鄉(xiāng)關(guān)思,領郡猶分邦國憂。爭似如今作賓客,都無一念到心頭。
- 天仙子悵望前回夢里期,看花不語苦尋思。露桃宮里小腰肢。眉眼細,鬢云垂,唯有多情宋玉知。
- 簡月阇黎吏隱他年并海漘,倦游悔現(xiàn)宰官身。誰知西子湖邊寺,重見東林社里人。堆案楞伽三昧勝,談經(jīng)優(yōu)缽一花新。老來無復論詩樂,政欲相從寂寞濱。
- 覽褒子臥病一絕,聊以題示(沈氏生全真)念子抱沉疾,霜露變滁城。獨此高窗下,自然無世情。
- 【雙調(diào)】春閨怨雪月風花收拾夠也,用心用力這時節(jié),擔兒上一擔擔風月。途路賒,步步些些。不系雕鞍門前柳,玉容寂寞見花羞,冷風兒吹雨黃昏后。簾控鉤,掩上珠樓,風雨替花愁。黑海春愁渾無處躲,嫩香膩玉漸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個。無奈何,自畫雙蛾,添得越愁多。薄命兒心腸較軟,道聲去也淚漣漣,這些時攢下春閨怨。離恨天,幾度前,羞見月兒圓。
- 詩一首士悲秋色女懷春,此語由來未是真。倘若有情相眷慈,四時天氣總愁人。
- 贈杓直世路重祿位,棲棲者孔宣。人情愛年壽,夭死者顏淵。二人如何人,不奈命與天。我今信多幸,撫己愧前賢。已年四十四,又為五品官。況茲知足外,別有所安焉。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遙篇。近歲將心地,回向南宗禪。外順世間法,內(nèi)脫區(qū)中緣。進不厭朝市,退不戀人寰。自吾得此心,投足無不安。體非導引適,意無江湖閑。有興或飲酒,無事多掩關(guān)。寂靜夜深坐,安穩(wěn)日高眠。秋不苦長夜,春不惜流年。委形老小外,忘懷生死間。昨日共君語,與余心膂然。此道不可道,因君聊強言。
- 送竇司馬貶宜春天馬白銀鞍,親承明主歡。斗雞金宮里,射雁碧云端。堂上羅中貴,歌鐘清夜闌。何言謫南國,拂劍坐長嘆。趙璧為誰點,隋珠枉被彈。圣朝多雨露,莫厭此行難。
- 勸學詩 / 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一作:少年易老學難成)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風卷車塵弄曉寒,天涯流落寸心丹——— 文天祥重陽
- 浮碧漢陰睛體態(tài),逐西風聚散情懷,卷又還開,去又還來——— 佚名【雙調(diào)】蟾宮曲 贈楚云
- 歌檀臨閱處,緩何妨——— 王安中小重山(湯)
- 冉冉年將病,力困衰怠竭。——— 蘇颋夜發(fā)三泉即事
- 且喜天壤間,一席亦吾廬——— 蘇軾和陶和劉柴桑
- 君知否,人間塵事,元不到漁蓑——— 李流謙滿庭芳(過黃州游雪堂次東坡韻)
- 何處江南無此景,只愁沒個閑人領——— 王國維蝶戀花
- 斜暉麗粉壁,清吹肅朱樓。——— 許敬宗奉和儀鸞殿早秋應制
- 何人到此思高躅,嵐點苔痕滿粉墻——— 齊己題東林十八賢真堂
- 王樵不管梅花瘦,教白鶴舞著相留——— 曹德【正宮】小梁州_侍馬昂夫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