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道中
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
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涂。
叢薄聚凍禽,狐貍嘯枯株。
寒云著我巾,寒風(fēng)裂我襦。
盱衡一吐氣,凍凌滿髭須。
程程望煙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土房桑樹根,仿佛似酒壚。
徘徊問野老,可否借我廚?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熱水溫我手,火炕暖我軀。
丁寧勿洗面,洗面破皮膚。
我知老意仁,緩緩驅(qū)仆夫。
竊問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從大朝來,所習(xí)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為弓矢徒。
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至今成老翁,不識一字書。
典故無所考,禮義何所拘?論及祖父時,痛入骨髓余。
我聞忽太息,執(zhí)手空躊躕。
躊躕向蒼天,何時可能蘇?飲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行走在冀州的道路上,心里默默的思去著故國的首都。
也許,現(xiàn)在的地理環(huán)境與過去不同;也許,《禹貢》里的地理區(qū)劃與現(xiàn)在大不一樣。
城郭荒涼象村落一樣,加以雨雪載逾。
買林間聚集著挨凍的禽鳥,狐貍在枯買邊嗥叫。
低低的寒云似乎要壓著我的帽子,冷風(fēng)吹裂了我的衣衫。
中時朝上一望,嘴里吐出的白氣,一下子就變成了冰渣,掛滿了胡須。
一程一程地走著, 盼望找到人家,可是道路兩旁的居人很少。
小米無處去買,薄酒也買不到。
前面彎曲而干枯的桑買斷根旁,出現(xiàn)了一間低小的土房,看上去它好象是一個酒店。
我猶豫不決的問野老:能不能借廚房我用一下。
野老看見我們就笑臉相迎,挽著我的衣襟。
端過熱水讓我暖手,讓我坐在火炕上。
族且一再叮嚀,不要用水洗臉,因為臉上受凍時間長了,乍遇見水容易弄破。
我對于這位老人的殷勤很受感動,慢慢遣走仆夫以便密談。
急忙問野老出生于哪一個家族?回答說:“我們一家?guī)状际亲x書人。
自從蒙古人貴族一來,規(guī)矩、制度就完全與原來不一樣。
百姓登記去打仗,都成了弓箭手。
兒孫縱好,也與豬狗一個樣。
象我這個老頭子,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一切道德法律全不過問,禮義更不受拘束。
一談起我的祖和父,那傷心深入骨髓還中余??!”
聽了老人的流淚之言,我一面嘆息,一面拉著他的手,但又說不出話。
許久許久,只中問問蒼天,到什么時候我們才得死而復(fù)活呢!
我們都抽噎著哭泣起來,面向著屋子西南角供神的地方生氣。
注釋
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山東省西端、河南省北端一帶。
古帝都:冀州為古九州之一。據(jù)《禹貢》載,九州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據(jù)《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殺蚩尤后為諸侯尊為天子,“邑于涿鹿之充”,涿鹿亦屬古冀州地域,故稱為古帝都。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記載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山川、地理交通、物產(chǎn)等情況。
村塢:山間的村,句意謂以前繁華的城市如今像零落蕭條的山間村落。
載涂:充滿路途。
從簿:草木從生的地方。
襦(rú):短衣,組襖。
盱(xū)衡:揚眉張目。盱,睜開眼睛向上看。衡,眉毛以上。
凍凌:冰。
醪(láo):濁酒。酤:通“沽”,買酒。
壚(lú):酒店里安放酒甕的土臺子。
裾(jū):衣服的前后部分。
驅(qū)仆夫:遣走仆人,以便與老人知心細談。
奕世儒:累世相繼的讀書人。奕,累,重。
大朝:指元朝。
亮:同“諒”,確實,誠信。
籍:登記在簿冊上。老百姓都被征去當兵。
骨髓余:入骨髓中余,言痛苦之深。
躊躕(chóu chú):止足不行的樣子。
甦(sū):病體康復(fù)稱“甦”,這里的復(fù)原的意思。
冀州道中問答
問:《冀州道中》的作者是誰?
答:冀州道中的作者是王冕
問:冀州道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冀州道中是元代的作品
問:冀州道中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出自 元代王冕的《冀州道中》
問: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的下一句是 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
問:出自王冕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冕名句大全
冀州道中賞析
冀州為古九州之一,地處中原,原本繁華。但經(jīng)連年戰(zhàn)亂和元蒙貴族的殘暴統(tǒng)治,早已繁華盡去,滿目瘡痍、民不聊生,詩人游經(jīng)此地,感慨今昔之比,不禁滿懷激憤,遂成此詩。詩中先寫詩人于道中所見所想,現(xiàn)實的凋敝與早先的昌盛形成了不堪的比照,詩人在感受著“寒風(fēng)襲我襦”的外來痛苦時,心上也自然充滿了感慨。與野老的相遇是詩中描寫的重點,通過對野老熱誠、“意仁”的描寫,引出對野老身世的探詢,再引出詩人對元統(tǒng)治者摧殘、消滅漢文化傳統(tǒng)的激憤和感傷,這種傷痛其實要遠比在生活和物質(zhì)上的傷痛來的更加強烈和深邃,于是,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guān)懷又進一步上升到了企盼民族復(fù)興、文化再續(xù)的感奮,發(fā)出了“躊躕向蒼天,何時更得甦?”的浩然長嘆。
整首詩語言樸實,時近口語,直抒所見所感,不事雕琢,感情真摯而關(guān)懷深切。
- 陳。宣帝傷將卒前后兵師戰(zhàn)勝回,百馀城壘盡歸來。當時將卒應(yīng)知感,況得君王為舉哀。
- 寄主客張郎中年長方慕道,金丹事參差。故園歸未得,秋風(fēng)思難持。蹇拙公府棄,樸靜高人知。以我齊杖屨,昏旭詎相離。吟詩紅葉寺,對酒黃菊籬。所賞未及畢,后游良有期。粲粲華省步,屑屑旅客姿。未同山中去,固當殊路岐。
- 醉眠亭醉翁家有醉眠亭,為愛江堤亂草青。不聽耳邊啼鳥喚,任教風(fēng)外雜花零。飲酣未必過此舍,樂甚應(yīng)宜造大庭。五柳北窗知此趣,三閭南擬漫孤醒。
- 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洞天深處。道非遠,咫尺人難悟。浮沉內(nèi)景。須憑匠手工夫。專候曉來,一點陽生通玄路。盡藏在碧波深深處,恁時主。地雷震動山頭雨。漸澆灌黃芽,乍離土。嬰兒采得攜籃去。向真霞六陽,鼎內(nèi)烹煮。搬運轉(zhuǎn),東西與南北,鋪八卦九宮,要知宗祖。十干數(shù)內(nèi)分左右,要顯龍虎。玄武后隨,朱雀當先,祥云布。曲江上,萬神都來聚,夫與婦。癸母跨赤龍,歸洞府。要尋覓金翁,問憑據(jù)。陰陽會合三千數(shù)。指天地海山,同壽堅固
- 和道士陳天隱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緣不自由。紫府寥陽隨念到,紅塵辛苦幾時休。精神嘗與天來往,驅(qū)殼不知誰滯留,穹壤豈無陸修靜,知君認得故吾不。
- 朋酒朋酒朝朝樂,鄉(xiāng)心夜夜愁。朱云難作吏,宋玉易悲秋。陵谷何曾改,田園未可求。南來幾鴻雁,亦為稻粱謀。
- 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得園十詩驅(qū)使花枝苦未休,平章詩句政宜搜。無端一竇西窗日,不遣吾人略小留。
- 哭空寂寺玄上人(一作少林寺哭暉上人)凄然雙樹下,垂淚遠公房。燈續(xù)生前火,爐添沒后香。陰階明片雪,寒竹響空廊。寂滅應(yīng)為樂,塵心徒自傷。
- 窺開吟物理窺開后,人情照破初。不堪將勸誡,止可與嗟吁。
- 自箴帶寬非復(fù)昔年腰,頰上余丹日日消。切勿更為兒戲事,解猿放鶴各消搖。
- 把酒簪花能有幾,七十光陰回首——— 仲璋念奴嬌 附見天籟集卷上內(nèi)。原題云。中秋重
- 清朝志興復(fù),第一廣英彀——— 魏了翁追送劉侍郎以寶制帥湖北
- 到如今潘鬢,暗點吳霜。——— 曾覿滿庭芳
- 稷下機梭纂奏篇,犀通木癭炳彪然——— 蘇籀送李舉之武博學(xué)宏詞
- 況加祿仕后,衣食常溫飽——— 白居易逸老
- 簨簴高懸于闐鐘,黃昏發(fā)地殷龍宮。——— 劉復(fù)禪門寺暮鐘
- 賴君年來屏鮮腴,百千燈光同一如——— 蘇軾次韻黃魯直赤目
- 亭亭古干對滄浪,雨洗風(fēng)飄老吹香——— 舒坦和劉珵西湖十洲松島
- 言象會自泯,意色聊自宣——— 張九齡題畫山水障
- 有寶在筵,有尊在戶——— 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