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石灰石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jié)留在人世間。
注釋
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
千、萬:虛詞,形容很多。
錘:錘打。
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閑:平常,輕松。
渾:全。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
人間:人世間。
石灰吟問答
問:《石灰吟》的作者是誰?
答: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謙
問:石灰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石灰吟是明代的作品
問: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出自 明代于謙的《石灰吟》
問: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的下一句是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問:出自于謙的名句有哪些?
答:于謙名句大全
石灰吟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傲一鸱贌?,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明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 竹枝詞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笑指儂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 漢武出獵漢家無事樂時雍,羽獵年年出九重。玉帛不朝金闕路,旌旗長繞彩霞峰。且貪原獸輕黃屋,寧畏漁人犯白龍。薄暮方歸長樂觀,垂楊幾處綠煙濃。
- 好事近玉頰映紅綃,才報東風消息。雖則清臞如許,有生香真色。相看動是隔年期,忍不飲涓滴。莫待輕飛一片,卻說花堪惜。
- 停鞍古驛晚停鞍,西風客帽寒。山昏云氣濕,秋老葉聲乾。昔為作詩苦,今嗟行路難。鈴音邊報急,醉里亦眉攢。
- 壽周提刑二首分得濂溪一派清,皇皇仁義不貪名。金華學道行持到,禹穴題輿去就輕。一節(jié)以趨何簡易,十年不調(diào)轉光明??飼r富有經(jīng)綸在,若木華邊緩轡行。
-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登臨須返意須留,目力無邊不著愁。收拾風光歸古錦,千巖萬壑獻清秋。
- 題煙霞驛歌聲野色中,人樂歲時豐。暑雨阻陽雜,秋田早晚同。嶺云無烈日,江樹足涼風。自指香山語,前村有路通。
- 題北巖院云巖亂石漱寒泉,通夕泉聲到枕邊。宛似昔年嚴瀨口,五更風雨宿溪船。
- 少年游·紅稠綠暗遍紅稠綠暗遍天涯,春色在誰家?花謝人稀,柳濃鶯懶,煙景屬蜂衙。 日長睡起無情思,簾外夕陽斜。帶眼頻移,琴心慵理,多病負年華。
- 晨起曉色淡朦朧,園林白露濃。寒叢蛩響畔,秋屋葉聲中。更老心猶壯,雖貧尊不空。浮生仗天理,不擬哭途窮。
- 此樂想公應未暇,且持金盞醉紅顏——— 歐陽修答和王宣徽
- 儒吏瞢不長,竟為老農(nóng)歸——— 陳造和陶淵明歸田園居六詩
- 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佚名雜曲歌辭。水調(diào)歌第三
- 昨夜夢垂今日淚,一機素勝十端縑——— 晁說之村館寒夜忽忽不樂學古樂府當句對
- 貞心一任蛾眉妒,買賦何須問馬卿。——— 戴叔倫宮詞
- 楊雄位卑才執(zhí)戟,豈有爵祿多文章——— 梅堯臣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
- 交朋翩翩去略盡,惟我與子猶彷徨——— 蘇軾送劉道原歸覲南康
- 此心多少閑丘壑,且發(fā)微機與眾同——— 王柏題山橋十首
- 老懷憂自切,道眼看皆非——— 陸游統(tǒng)分稻晚歸
- 長占取、朱顏綠鬢。——— 曾覿燕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