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作者:

體裁:

方文古詩文作品
朝代:清代,已收錄23篇
方文(1612---1669)字爾止,號嵞山,原名孔文,字爾識,明亡后更名一耒,別號淮西山人、明農(nóng)、忍冬,安徽安慶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區(qū)鳳儀里人。方大鉉長子。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賣卜、行醫(yī)或充塾師為生,與復(fù)社、幾社中人交游,以氣節(jié)自勵。方文之詩前期學(xué)杜,多蒼老之作;后期專學(xué)白居易,明白如話,長于敘事,早年與錢澄之齊名,后與方貞觀、方世舉并稱“桐城三詩家”,著有《嵞山集》。
方文古詩文(第1頁):
- 儂家住在大江東,妾似船桅郎似逢。船桅一心在篷里,篷無定向只隨風(fēng)。
- 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笑指儂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 前朝勛戚盛如云,后裔同歸廝養(yǎng)群。莫向灞陵嗔醉尉,何人猶識故將軍?
- 都門本是利名關(guān),來去紛紛各不閑。亦有京官十?dāng)?shù)載,從無偷眼看西山。
- 有客慈仁古寺中,蒼龍鱗畔泣春風(fēng)。布衣自有布衣語,不與簪紳朝士同。
- 諸生皆耆舊,亡何試禮闈。便應(yīng)驤首去,未許倦懷歸。輦下新朝服,山中老布衣。高鵬與低鷃,各自一行飛。
- 自昔旃裘與酪漿,而今啜茗又焚香。雄心盡向蛾眉老,爭肯捐軀入戰(zhàn)場。
- 東戍榆關(guān)西渡河,今人不及古人多。風(fēng)吹草低牛羊見,更有誰能敕勒歌。
- 將近楓橋路,唯聞人語喧。北來兵肆掠,東去艇皆奔。震澤煙波迥,高秋風(fēng)雨繁。此時期免患,艱苦復(fù)何論。
- 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但使短藤窮碧獻 ,何妨細雨濕青衫。林中黯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不是探奇索隱者,誰能踏雪履 巖。


詩詞推薦: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