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吹笙的聲音如隔著彩霞從天而來,不知是從墻外哪一家傳來。
重重的大門緊鎖無處可尋,猜想其中必有千樹的桃花,灼灼其華。
注釋
笙: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鳳吹聲:吹笙的聲音。
重門:重重的大門。
千樹花:千桃樹上的花。
聽鄰家吹笙問答
問:《聽鄰家吹笙》的作者是誰?
答:聽鄰家吹笙的作者是郎士元
問:聽鄰家吹笙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聽鄰家吹笙是唐代的作品
問:聽鄰家吹笙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出自 唐代郎士元的《聽鄰家吹笙》
問: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的下一句是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問:出自郎士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郎士元名句大全
聽鄰家吹笙賞析
錢鐘書《通感》一文,列舉李賀等唐代詩人作品,詳細分析了“古代批評家和修辭學(xué)家似乎都沒有拈出”的一種描寫手法,這種手法常用于描寫音樂的篇章。郎士元這首小詩就運用這種描寫手法,即“通感”。它是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這首《聽鄰家吹笙》,在“通感”的運用上,頗具特色。
這是一首聽笙詩。笙這種樂器由多根簧管組成,參差如鳳翼;其聲清亮,宛如鳳鳴,故有“鳳吹”之稱。傳說仙人王子喬亦好吹笙作鳳凰鳴(見《列仙傳》)。首句“鳳吹聲如隔彩霞”就似乎由此作想,說笙曲似從天降,極言其超凡入神。具象地寫出“隔彩霞”三字,就比一般地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杜甫)、“如聽仙樂耳暫明”(白居易)來得高妙。將聽覺感受轉(zhuǎn)化為視覺印象,給讀者的感覺更生動具體。同時,這里的“彩霞”,又與白居易《琵琶行》、韓愈《聽穎師彈琴》中運用的許多摹狀樂聲的視覺形象不同。它不是說聲如彩霞,而是說聲自彩霞之上來;不是摹狀樂聲,而是設(shè)想奏樂的環(huán)境,間接烘托出笙樂的明麗新鮮。
“不知墻外是誰家”,對笙樂雖以天上曲相比擬,但對其實際來源必然要產(chǎn)生懸想揣問。詩人當(dāng)是在自己院內(nèi)聽隔壁“鄰家”傳來的笙樂,所以說“墻外”。這懸揣語氣,不僅進一步渲染了笙聲的奇妙撩人,還見出聽者“尋聲暗問”的專注情態(tài),也間接表現(xiàn)出那音樂的吸引力。于是,詩人動了心,由“尋聲暗問‘吹’者誰”,進而起身追隨那聲音,欲窺探個究竟。然而“重門深鎖無尋處”,一墻之隔竟無法逾越,不禁令人于咫尺之地產(chǎn)生“天上人間”的悵惘和更強烈的憧憬,由此激發(fā)了一個更為絢麗的幻想。
“疑有碧桃千樹花”。以花為意象描寫音樂,“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是從如泣如笑的樂聲著想,“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是從《梅花落》曲名著想,而此詩末句與它們都不同,仍是從奏樂的環(huán)境著想。與前“隔彩霞”呼應(yīng),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華,竟至千樹之多,是十分繁縟絢麗的景象。它意味著那奇妙的、非人世間的音樂,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世間的靈境。它同時又象征著那笙聲的明媚、熱烈、歡快。而一個“疑”字,寫出如幻如真的感覺,使意象給人以飄渺的感受而不過于質(zhì)實。
此詩三句緊承二句,而四句緊承三句又回應(yīng)首句,章法流走回環(huán)中有遞進(從“隔彩霞”到“碧桃千樹花”)。它用視覺形象寫聽覺感受,把五官感覺錯綜運用,而又避免對音樂本身正面形容,單就奏樂的環(huán)境作“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幻想,從而間接有力地表現(xiàn)出笙樂的美妙。在“通感”運用上算得是獨具一格的。
- 挽外舅二首人間三十二,名字幾千春??犊疂h游俠,孝慈周吉人。視物猶視已,顧親寧顧身。山中當(dāng)出相,嗣子世其仁。
- 送鄭丈赴建寧五首屏棄誠愚分,牢愁更索居。若逢知已問,猶解課兒書。地僻門長閉,年饑菜自鋤。相望無一事,不是故情疎。
- 【雙調(diào)】撥不斷_第一樓小集第一樓小集立金梯,卻瑤杯,兩行紅袖君休醉。萬里黃沙客未歸,一天白月秋無際,有書難寄。琵琶姬王氏坐離筵,促哀弦,紅妝新畫昭君面。玉手輕彈秋水篇,青衫老淚湓江怨,幾時重見??蛻讯墩魃溃?,曉奩開月衰容鑒。恨墨拈元遠信緘,凍河膠雪扁舟纜,利名全淡。會稽道中墓田鴉,故宮花,愁煙恨水丹青畫。峻宇雕墻宰相家,夕陽芳草漁樵話,百年之下。
-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錦衣馀翟茀,繡轂罷魚軒。淑女詩長在,夫人法尚存。凝笳隨曉旆,行哭向秋原。歸去將何見,誰能返戟門。
- 蕭灑桐廬郡十絕蕭灑桐廬郡,身閑性亦靈。降真香一炷,欲老悟黃庭。
- 扶憊效死清事久廢奏院郭公應(yīng)酉以舊翹館客自決漢排淮二十春,玉班步武乍骎骎。緊官為餌剛搖手,退處如飴肯動心。寶劍夜鳴猶斗近,貂裘晚出已寒深。當(dāng)初若聽苞桑計,未必江濤許浸淫。
- 云仙引(桂花·夾鍾羽)紫鳳臺高,戲鸞鏡里,馡馡幾度秋馨。黃金重,綠云輕。丹砂鬢邊滴粟,翠葉玲瓏煙剪成。含笑出簾,月香滿袖,天霧縈身。年時花下逢迎。有游女、翩翩如五云。亂擲芳英,為箸斜朵,事事關(guān)心。長向金風(fēng),一枝在手,噢藥悲歌雙黛嚬。遠臨溪樹,對初弦月,露下更深。
- 夜坐蟋蟀漸多秋不淺,蟾蜍已沒夜應(yīng)深。三更兩鬢幾枝雪,一念雙峰四祖心。
- 浣沙溪(黃鐘·第三)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長安。預(yù)愁衣上粉痕乾。幽閣深沈燈焰喜,小爐鄰近酒杯寬。為君門外脫歸鞍。
- 四時詞四首垂柳陰陰日初永,蔗漿酪粉金盤冷。簾額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滿黃蜂靜。高樓睡起翟眉嚬,枕破斜紅未肯勻。玉腕半揎云碧袖,樓前知有斷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