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釀胸中春,豈可樽無酒
出自宋代陳文蔚《以花枝好處安詳折酒盞滿時撋就持為韻贈徐了》:
春來凡草木,開處總成花。
東皇本無心,世人徒爾夸。
我愛花中王,矯矯出群姿。
非不愛桃李,桃李多繁枝。
寄主折花人,半開化正好。
折到離披時,翻成被花惱。
共紗在色香,他在精神處。
不慣識花人,未肯輕分付。
一放無風雨,花枝報平安。
白花須惜枝,容易莫傷殘。
蘭薰可以佩,幽人擷其芳。
紅紫時所競,安得細推詳。
白面誰家郎,逢花便攀拍。
言會折花枝,折花人更別。
曲蘗有工夫,氣味獨醇厚。
欲釀胸中春,豈可樽無酒。
座上嘗春風,客來同把盞。
妙處我獨知,醺然面生暖。
淺深存斟酌,杯行不須滿。
即滿須持之,不持懼招損。
香液噴甕面,紅光浮滿卮。
此為最佳處,亦是極難時。
杯深不可把,俯身為渠撋。
淋浪莫沾衣,操縱得其權。
有客太詩狂,斗酒約相就。
那識半醺時,春風滿懷袖。
我有酒一壺,醞釀頗得宜。
飲這痊沈痾,贈子聊以持。
注釋參考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tài)。《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明 王守仁 《泛?!吩姡骸半U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p>
豈可
表示反詰。相當于怎么可以。《左傳·哀公七年》:“大國不以禮命于諸侯,茍不以禮,豈可量也?”《漢書·史丹傳》:“且皇后謹慎,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指!” 金 王若虛 《五經(jīng)辨惑》:“論事者顧是非何如耳,豈可以人而移之?” 清 李漁 《巧團圓·拉引》:“老爺要去會他,豈可不通知一聲,叫他前來迎接?”
無酒
(1).沒有酒?!对姟ば⊙拧ぢ锅Q》:“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南朝 宋 謝靈運 《逸民賦》:“有酒則舞,無酒則醒?!?/p>
(2).沒有喝醉。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 曹 末云]‘呀呀呀, 壽亭侯 是醉了也。 張文遠 ,扶著 壽亭侯 還宅去。’[ 張遼 云]‘丞相, 壽亭侯 無酒也。’[ 曹 末云]‘您怎生知道?’”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我恰才本無酒,我聽的那廝説我哥哥兄弟在 古城 ,我故意推醉?!?/p>
陳文蔚名句,以花枝好處安詳折酒盞滿時撋就持為韻贈徐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