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洛陽城里,春光明媚,嬌好異常??赏?,我這個天涯浪子,卻只能異地漂泊,老死他鄉(xiāng)。眼前的魏王堤上,楊柳依依,濃蔭茂密。而我心懷隱痛,滿心凄迷,惆悵不已。
桃花嫣紅,春水碧綠,煙籠柳堤,水浴鴛鴦。此物之出雙入陽,相守相依,更勾起我這個離人永隔之悲苦。無以釋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憶之情凝結(jié)成的絲絲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暉之中。遠(yuǎn)方的人兒呵,遙遠(yuǎn)的故國呵,你知道不,我這王在懷念著你呵!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
春:一作“風(fēng)”。
洛陽才子:西漢時洛陽人賈誼,年十八能誦詩書,長于寫作,人稱洛陽才子。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陽。
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陽溢成一個池,成為洛陽的名勝。唐太宗貞觀中賜給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與洛水相隔,因稱魏王堤。
淥:一本作“綠”,水清的樣子。
凝恨:愁恨聚結(jié)在一起。
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問答
問:《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的作者是誰?
答: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的作者是韋莊
問: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是唐代的作品
問: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 出自 唐代韋莊的《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問: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 的下一句是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zhuǎn)迷。
問:出自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韋莊名句大全
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賞析
這首詞是韋莊在公元九世紀(jì)(唐僖宗中和年間)避亂洛陽時的作品。韋莊客居洛陽,正是國家多事之秋,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自己則浪跡他鄉(xiāng)一事無成。所以詞一開頭,就以排比偶句寫景抒慨。上句寫景,洛陽多花,春光確實很好;下句抒慨,洛陽多才子,但他們卻因為生不逢時而垂老他鄉(xiāng)。洛陽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觸發(fā)了他的隱憂,可見這位“洛陽才子”此時感慨頗深。這里,“春光好”是淡寫,“他鄉(xiāng)老”卻是重筆,情景兩兩對舉,比照十分鮮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現(xiàn)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卻在“他鄉(xiāng)”、雖“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讀到這里說“可憐可憐,使我心惻”(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一),可見“他鄉(xiāng)老”一語,既是韋莊一類晚唐士人的慨嘆,也是歷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塊壘。三四句承上,一句寫景,一句寫心。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貞觀中,以賜魏王泰”而得名,它是東都洛陽的游賞勝景。但安史亂后,東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況此時游賞,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句中著一“暗”字,雖是煙籠柳堤的實景描繪,但也確是作者的虛筆映襯,從中透露出一種歷史與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時心轉(zhuǎn)迷”的心態(tài)。眼前所見的是春光繚亂、煙柳迷茫之景,胸中翻騰的是懷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憂傷之中。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詩中所寫的“魏王堤畔柳如煙,有客傷時獨扣舷”的情與景,不過這里情景更為密合,意旨更為蘊(yùn)藉。
過片與首句呼應(yīng),具體描繪春光之好:桃花紅艷,春水清澈,鴛鴦雙雙,嬉戲水上,一片明麗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寫到這里,作者似乎已從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脫出來,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其實并不,后面兩句說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來表現(xiàn)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達(dá)自己的心迷:“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這里,詞人面對殘暉,一方面是恨意郁結(jié),家國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頭凝結(jié)。下一“凝”字,極共沉重。另方面是深切憶念,故國之憶,親友之憶,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蕩。下一 “憶”字,格外深摯?!熬恢比郑栽箤Ψ降牟恢?、無情、無動于衷,曲折表達(dá)自己的憶念之深、之切、之誠、之純,真是“無限低徊,可謂語重心長矣”(丁壽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詞》乙篇)。吳蘅照在《蓮子居詞話》中說:“韋相清空善轉(zhuǎn)”。這首詞,以恨轉(zhuǎn)憶,以景迷轉(zhuǎn)心迷,以情景反差轉(zhuǎn)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吳蘅照說他“善轉(zhuǎn)”是不錯的。
洛陽是詞人的第二故鄉(xiāng),因而他對洛陽有著深厚的感情。此詞開頭,即疊用“洛陽”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這種感情的具現(xiàn)?!奥尻柌抛印笔窃~人自指,因為他的成名之作《秦婦吟》就是在洛陽寫的,并獲得了“秦婦吟秀才”的美譽(yù)。洛陽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陰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蔭游人;二是桃花水暖,鴛鴦雙浴于澄波碧水之中。楊柳依依,更添離別之情;鴛鴦喁喁,益增寂寞之感。這些都是詞人在洛陽所習(xí)見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喚。
- 感懷卜居鏡湖上,一庵環(huán)翠屏。竹林藏谺谽,嶺路蟠青冥。騫騰立奇石,嶄絕瞻危亭。車馬雖掃跡,猿鳥與忘形。我行半九州,蹋盡芒鞋青;豈知雪滿鬢,于茲敝云扃。丹砂收箭鏃,茯苓斸人形。遼天渺歸鶴,一瞬三千齡。
- 挽韓尚書社稷元勛絕代無,夙瞻先德在龜趺。風(fēng)云感遇依鱗翼,鸞鵠棲停映竹梧。偃武承平開圣治,投戈委質(zhì)尚文儒。紫荷舊向芳年折,遺恨猶稽到六符。
- 沈氏書堂東山風(fēng)景壓東吳,更筑書堂映碧梧。詹尹詩存家有寶,齊齋記外更無圖。洗除紈袴為緗帙,掃蕩膏粱入澤臞。早晚歸舟行霅上,青燈深夜聽伊吾。
- 漁家傲落日崇臺寒力悄。登臨恰似尋安道。有竹何人能徑造。吾不誚。相逢要遂掀髯笑。雙檜凌空龍夭矯。有知定訝人枯槁。珍重歲寒冰雪操。君自寶。老夫但和漁家傲。
- 賀新郎·西湖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fù)、新亭墮淚。簇樂紅妝搖畫舫,問中流、擊楫何人是?千古恨,幾時洗?余生自負(fù)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 送王煉師赴王屋洞稔歲在芝田,歸程入洞天。白云辭上國,青鳥會群仙。自以棋銷日,寧資藥駐年。相看話離合,風(fēng)馭忽泠然。
- 雜言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蠶絲。信指發(fā)孤調(diào),悠然造希夷。揚以寄吾歡,抑以寫吾悲。悲歡生我心,無庸他人知。我若有黃金,不鑄鐘子期。寄語伯牙翁,絕弦良可嗤。
- 汴都至南京食櫻桃銀盤日日飽朱櫻,不負(fù)歸轅過兩京。身到江南梅未熟,故國風(fēng)味夢關(guān)情。
- 贈劉進(jìn)父監(jiān)廟四首歲晚戒行路,問君何遠(yuǎn)征。風(fēng)霜雖自苦,墳?zāi)共粍偾?。南徙計豈得,北歸邊未平。非惟慕嚴(yán)父,抑亦念難兄。
- 夏日集李司直縱溪齋修景屬良會,遠(yuǎn)飆生煩襟。泄云收凈綠,眾木積芳陰。疏滌府中務(wù),迢遙湖上心。習(xí)閑得招我,賞夜宜泛琴。山近資性靜,月來寄情深。澹然若事外,豈藉隳華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