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過黃河
經(jīng)天互地,滔滔流出,昆侖東北。
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
看中原形勝,千年王氣,雄壯勢、隆今昔。
鼓*茫茫萬里,棹歌聲、響凝空碧。
壯游汗漫,山川系邈,飄飄吟跡。
我欲乘槎,直窮銀漢,問津深入。
喚君平一笑,誰夸漢客,取支機石。
注釋
王:同“旺”。
?。菏ⅰ?br />鼓:敲打船舷。屈原《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而去?!?br />汗漫:廣闊無邊。
綿邈:廣泛無邊、廣遠(yuǎn)。
乘槎:《荊楚歲時紀(jì)》載:“張華《博物志》云:漢武帝令張騫窮河源,乘槎經(jīng)月遇織女、牛郎之故事。
水龍吟 過黃河問答
問:《水龍吟 過黃河》的作者是誰?
答:水龍吟 過黃河的作者是許有壬
問:水龍吟 過黃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水龍吟 過黃河是元代的作品
問:水龍吟 過黃河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 出自 元代許有壬的《水龍吟 過黃河》
問: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 的下一句是 經(jīng)天互地,滔滔流出,昆侖東北。
問:出自許有壬的名句有哪些?
答:許有壬名句大全
水龍吟 過黃河賞析
上片落筆先寫黃河濁流波濤滾滾,向東流去,永無休止。從空間上寫氣勢之大,從時間上寫其存在之久。二者合璧構(gòu)成動人心魄的自然景觀。氣魄宏大,雄渾恣肆,為全詞定調(diào)?!敖?jīng)天亙地”六句,從黃河的源頭昆侖寫起,黃河從昆侖發(fā)軔,橫亙于天地之間,狂飚巨浪,激越澎湃,轟鳴震天,六句寫盡黃河聲威。以下由寫景轉(zhuǎn)入人事,黃河流經(jīng)中原,哺育中原,使中原旺氣長存。黃河的聲勢象征了元朝的國勢。當(dāng)時正是元朝鼎盛時期,詞人由黃河的壯闊而想到國家的強大,情景相融,不僅加深描寫的力度,而且也符合特定的政治環(huán)境和人物心態(tài)。
下片轉(zhuǎn)向?qū)Α斑^黃河”的描寫。黃河的氣勢,振奮了渡河人的心胸,因此在渡河時神采飛揚,慷慨激越,扣舷高歌,歌聲“響凝空碧”,透出了詞人內(nèi)心蘊蓄的豪情?!皦延巍比涫銓懽约簤延翁煜碌男坌模牲S河之壯美聯(lián)想到祖國河山之壯麗,激發(fā)了詞人想要歷盡祖國名山大川,飽覽天下勝境,隨處吟詠的愿望。下文還進(jìn)一步寫出他想像漢代張騫一樣,乘槎追尋黃河源頭,遨游銀河,在壯游之中又融進(jìn)浪漫成分,在浪漫想象的傳說故事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抒寫“過黃河”的激情豪興。乘浮槎究河源,是對上片黃河源頭的照應(yīng),上下一氣,首尾照應(yīng),用“我欲”、“誰夸”領(lǐng)起,是詞人主觀意識的體現(xiàn),總攬全文。全詞把黃河雄壯的氣勢和自己的豪邁胸襟互相滲透,妙合無隙,風(fēng)格雄渾閎肆,氣勢磅礴。
- 經(jīng)杭州郡郭繞江濆,人家近白云。晚濤臨檻看,夜櫓隔城聞。浦轉(zhuǎn)山初盡,虹斜雨未分。有誰知我意,心緒逐鷗群。
- 送惠思上人黃鶴撫四海,翻然落中州。一聽笙與鏞,低回如有求。飛鳴阿閣上,好與鳳皇游。顧憐魯東門,無事反悲愁。歲晏忽驚矯,問胡不少留。因知網(wǎng)羅外,猶有稻粱謀。
- 賦新繁周表權(quán)如詔亭承家愛以義,能誨仕之忠。故里推全德,先生有古風(fēng)。中郎銀組白,刺史錦衣紅。浩矣無窮樂,春熙醉笑中。
- 搗練子 贈中條山無為子志為劍,慧為刀。石娥劈玉見金鰲。戲青蓮,躍碧濤。刀圭飲,勝香醪。六三公子著緋袍。系云腰。萬萬遭。
- 留題李休山居俗口喧喧利與名,到君風(fēng)品即難憑。曾將五老關(guān)秋夢,只愛南薰是正聲。鳥戀藥棚長獨立,樹欺詩壁半旁生。公車便不能徵出,搔首吾皇負(fù)圣明。
- 雪中獨酌金尊玉瀣有何好?不堪生世忽忽老。朱顏忽已謝晨鏡,白骨行看閉秋草。駭浪嵯峨風(fēng)作之,蛟龍血人以為嬉;畏涂寄命三十載,賴有痛飲紓吾悲。莫驚醉眼炯如電,假鉞猶堪行督戰(zhàn);指麾突騎取遼陽,雪灑轅門夜傳箭。
- 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獨鶴警秋露,雙螢明屋梁。臥聞機婦織,感嘆夜初長。
- 湖上數(shù)點紅春在杏梢,舞衣歌管醉蘭橈。水邊折得新花朵,蝴蝶相隨過彩橋。
- 西江月殘雪猶馀遠(yuǎn)嶺。晚煙半隱寒林。溶溶春漲綠波深。時有漁人釣艇。倚岸野梅墜粉。蘸溪宮柳搖金。憑欄凝佇酒初醒。料得誰知此景。
- 玉樓春我公兩器兼文武。談笑巖廊無治古。紅顏綠發(fā)已官高,赤舄繡裳今仲父。我欲形容無妙語。頌?zāi)虑屣L(fēng)須吉甫。望公聊比泰山云,歲歲年年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