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住在太湖邊上,在煙波里每天劃船釣魚。
青山像翠玉,美酒濃如油,喝醉了就看著山非常自由。
注釋
儂(nóng):吳語經(jīng)典特征字,此處指我。東吳: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帶。震澤:即今太湖的別稱。
漁父詞問答
問:《漁父詞》的作者是誰?
答:漁父詞的作者是趙孟頫
問:漁父詞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漁父詞是元代的作品
問:漁父詞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儂住東吳震澤州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儂住東吳震澤州 出自 元代趙孟頫的《漁父詞》
問:儂住東吳震澤州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儂住東吳震澤州 的下一句是 煙波日日釣魚舟。
問:出自趙孟頫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孟頫名句大全
漁父詞賞析
這兩首詞是元皇慶二年(1313年)十二月,趙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題漁父圖》所作。
這首與上一首一樣,表達(dá)了詞人情愿作浩淼煙波中的釣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情。趙孟頫家在太湖,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煙波的湖面上,天天駕著漁船來往,閑來看山,興至飲酒。山很翠,酒尤美,醉臥舟中,眼望群山,愈發(fā)覺得古人范蠡的選擇沒錯(cuò),逍遙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這首詞清淡優(yōu)美,仿佛見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詩情畫意洋溢其間。詩中對(duì)山水的描繪是客觀風(fēng)景的真實(shí)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愛與向往之情,表達(dá)了作者渴望遠(yuǎn)離充滿危機(jī)的官場世界,以求得心靈的平和與寧靜的愿望。全詞最后歸結(jié)為“自由”二字,而這正是詞人最深切、最熱烈的向往。
- 拈古十四首氈拍板,無孔笛。狹路相逢,五音六律。
- 燈下晚餐示子遹家貧短衣不掩骭,空庖凄凄灶不爨。老翁八十忍饑熟,兀坐空堂日常旰。今年閏余九月寒,那敢遽議南山炭。艱難幸復(fù)致一餐,餔啜燈前百憂散。遹子挾冊(cè)于于來,時(shí)與乃翁相論難。但令歆向竟同歸,門前藉湜何憂畔。
- 四言欲調(diào)無箏,欲撫無琴。赤口白舌,何以寫心。詠歌不足,絲竹勝肉。漸近自然,難傳衷曲。如春在花,如鹽在水。如無卻有,悒悒莫解。繭中有腎,化蛾能飛。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 憶秦娥(三之三)著春衫、玉鞭鞭馬南城南。南城南。柔條芳草,留駐金銜。粉娥采葉供新蠶。蠶饑略許攜纖纖。攜纖纖。湔裙淇上,更待初三。
- 題李太白墓標(biāo)簽:寫人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 倚杖(鹽亭縣作)看花雖郭內(nèi),倚杖即溪邊。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狎鷗輕白浪,歸雁喜青天。物色兼生意,凄涼憶去年。
- 點(diǎn)絳唇沈醉歸來,洞房燈火閑相照。夜寒猶峭。信意和衣倒。春夢(mèng)雖多,好夢(mèng)長長少。紗窗曉。鳳幃人悄?;ㄍ饪仗澍B。
- 念奴嬌浮云吹盡,卷長空、千頃都凝寒碧。兔杵無聲風(fēng)露冷,天也應(yīng)憐人寂。故遣姮娥,駕蟾飛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時(shí)偏界南北。不但對(duì)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須拍。滌洗胸中愁萬斛,莫問今宵何夕。老矣休論,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歸去,爛然溪上阡陌。
- 高陽臺(tái) 西湖春感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fēng)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凄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當(dāng)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xù)笙歌夢(mèng),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不慚弄玉騎丹鳳,應(yīng)逐嫦娥駕老蟾。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 高張朱弦琴,靜舉白玉指——— 竇庠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彈琴之什
- 直鉤元不事絲緡。——— 趙蕃小重山
- 佇觀揚(yáng)渙號(hào),爰立上巖廓——— 葛立方送胡汝明待制赴鎮(zhèn)桂林
- 雪霜從點(diǎn)鬢,朱顏在——— 陸游感皇恩(伯禮立春日生日)
- 莫論明日事,死至亦騰騰——— 陸游自題傳神
- 翠屏金縷枕,繡被軟,夢(mèng)冷槐清——— 黃庭堅(jiān)瑤臺(tái)第一層
- 昌期應(yīng)治運(yùn),谷旦降元臣——— 李廌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
- 楚臣悲落葉,堯女泣蒼梧。——— 宋之問洞庭湖
- 稍知田父穩(wěn),燈火閉柴荊——— 王安石發(fā)館陶
- 浮生一剎逝如電,畫樓辜負(fù)美人緣——— 倉央嘉措情詩其十九
- 5火影跑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