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天津橋聞歌問答
問:《和圣俞天津橋聞歌》的作者是誰?
答:和圣俞天津橋聞歌的作者是韓維
問:和圣俞天津橋聞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圣俞天津橋聞歌是宋代的作品
問:飛雪朝來霽,朱樓月下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飛雪朝來霽,朱樓月下過 出自 宋代韓維的《和圣俞天津橋聞歌》
問:飛雪朝來霽,朱樓月下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飛雪朝來霽,朱樓月下過 的下一句是 絕云看麗構(gòu),裂玉隨清歌。
問:出自韓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韓維名句大全
- 水龍吟 皇慶癸丑重九,登南高峰,寄柳湯佐重陽何處登臨,玉驄慣識南山路。秋空絕頂,西風(fēng)兩鬢,白云雙屨。浙浦寒潮,蘇堤畫舸,吳宮煙樹。不一尊瓊露,數(shù)聲金縷,將此景,成虛負(fù)。試覓舊題詩句。早斕斑雨苔無數(shù)。瓊臺寶瑟,不堪重記,泛觴流羽。笑捻黃花,閑尋紅葉,故人何處。倚危闌北望,燕云*靄,又征鴻暮。
- 虞美人(贈富季申別)年年江上清秋節(jié)。酉戔面分霜月。不堪對月已傷離。那更梅花開后、海棠時。劍溪難駐仙游路。直上云霄去。藕花恰莫礙行舟。要趁潮頭八月、到揚(yáng)州。
- 又湘妃詩四首(一作女仙題湘妃廟詩)渺渺三湘萬里程,淚篁幽石助芳貞。孤云目斷蒼梧野,不得攀龍到玉京。碧杜紅蘅縹緲香,冰絲彈月弄清涼。峰巒一一俱相似,九處堪疑九斷腸。玉輦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自從泣盡江蘺血,夜夜愁風(fēng)怨雨來。少將風(fēng)月怨平湖,見盡扶桑水到枯。相約杏花壇上去,畫闌紅子斗摴蒱。
- 出齋日喜皇甫十早訪三旬齋滿欲銜杯,平旦敲門門未開。除卻朗之?dāng)y一榼,的應(yīng)不是別人來。
- 金丹詩四十八首九真山下有華池,此水延年世不知。金橘生成光色透,彈丸小大彩霞飛。送歸北海深藏密,般上南溟事怪奇。只候此中功力就,黃云片片擁嬰兒。
- 江樓一帶江流接太虛,危樓特地幻荒蕪。移來瀛丈三山勝,畫出瀟湘八景圖。何處歸帆隨倦鳥,滿汀落日照晴鳧。須臾得月添佳致,萬頃寒冰浸玉壺。
- 貽亮上人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人間學(xué)佛知多少,凈盡心花只有師。
- 赴無錫別靈一上人(寄靈一上人)高僧本姓竺,開士舊名林。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尋。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欲問微官去,懸知訝此心。
- 江月五首(并引)嶺南氣候不常。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遲。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游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此殆古今絕唱也。因其句作五首,仍以“殘夜水明樓”為韻。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正似西湖上,涌金門外看。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獨(dú)夜。可憐人與月,夜夜江樓下。風(fēng)枝夕未停。露草不可籍。歸來掩關(guān)臥,唧唧蟲夜話。三更山吐月,棲鳥亦驚起。起尋夢中游,清絕正如此。驅(qū)云掃眾宿,俯仰迷空水。幸可飲我牛,不須違洗耳。四更山吐月,皎皎為誰明。幽人赴我約,坐待玉繩橫。野橋多斷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夢中游化城。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玉鉤還掛戶,江練卻明樓。星河澹欲曉,鼓角冷知秋。不眠翻五詠,清切變蠻謳。
-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寄來詩卷了無塵,想見家貧道不貧。真復(fù)遠(yuǎn)追前輩味,頗驚頓異去來人。驅(qū)車蕩蕩行須至,破的遙遙見已親。換骨得仙內(nèi)丹熟,可須浮海望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