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柳·空城曉角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qiáng)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街巷荒涼少人,與江左不同。只有柳樹,在大街兩旁輕輕飄拂,讓人憐惜。因此創(chuàng)作此詞,來抒發(fā)客居在外的感受。
拂曉,冷清的城中響起凄涼的音樂聲。那聲音被風(fēng)一吹,傳到垂柳依依的街頭巷口。我獨(dú)自騎在馬上,只著一件到單衣裳,感覺有陣陣寒氣襲來??幢槁放源沽涅Z黃嫩綠,都如同在江南時見過那樣的熟悉。
正在孤單之間,明天偏偏又是寒食節(jié)。我也如往常帶上一壺酒,來到小橋近處戀人的住處。深怕梨花落盡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飛來,詢問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注釋
赤闌橋:紅色欄桿的橋。
江左:泛指江南。
紓:消除、抒發(fā)。
曉角:早晨的號角聲。
惻惻:凄寒。
鵝黃:形容柳芽初綻,葉色嫩黃。
岑寂:寂靜。
小橋:后漢喬玄次女為小橋,此或借之謂合肥情人。
淡黃柳·空城曉角問答
問:《淡黃柳·空城曉角》的作者是誰?
答:淡黃柳·空城曉角的作者是姜夔
問:淡黃柳·空城曉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淡黃柳·空城曉角是宋代的作品
問:淡黃柳·空城曉角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 出自 宋代姜夔的《淡黃柳·空城曉角》
問: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 的下一句是 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
問:出自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答:姜夔名句大全
淡黃柳·空城曉角賞析
題解
此詞是寫作者客居合肥的心感。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帶在當(dāng)時已成邊區(qū)。符離之戰(zhàn)后,百姓四散流離,一眼望去,滿目荒涼。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樹。作者客居南城,其時已近寒食,春光明媚。但人去蒼茫,只有綠柳夾道,仿佛在向作者嗚嗚傾訴,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這首《淡黃柳》。
評解
宋光宗趙淳紹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合肥,此詞就是這年春天在合肥寫的。姜夔在合肥的相好是姐妹二人。他在《解連環(huán)》詞中云:“為大喬撥春風(fēng),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木?!薄皢獭弊忠沧鳌皹颉?。故小橋宅定指戀人處所無疑。鄭文焯說“小橋宅”即赤欄橋西作者客居之所,然而自己大清早攜酒到自己的住宅,意實格。結(jié)拍三句虛寫自己的心情及與戀人賞春時所見之景色。姜夔之詞,在自傷中帶有強(qiáng)烈的時代色彩。陳廷焯說:“南渡之后,國勢日非。百石目擊心傷,多于詞中寄慨。……特感慨全在虛處,無跡可尋,人自不察耳”(《白雨齋詞話》)。此為知言。合肥本長江腹地之名城,南宋時卻已成邊境城市,滿目瘡痍。作者之傷感,即為此而發(fā)。與《揚(yáng)州慢》(淮左名都)的黍離之悲有相似之處。作者寫作這首詞的歷史時期,合肥離南宋的邊防線不是太遠(yuǎn),所謂“邊城”是也。上片開頭兩句先寫“巷陌凄涼”。過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啟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鄉(xiāng),轉(zhuǎn)寫寒食時節(jié)。結(jié)尾三句,惋惜春光逝去,在寫春景中反映邊城的凄涼,作者意在排解愁緒,卻流露出無限的煩惱及家國隱恨。本詞抒寫羈旅行役之愁。在對暮春景色的依戀中,隱寓著詞人的身世之感。上片描寫城中凄涼蕭條的景色,下片抒寫韶光逝的悲哀。寫景蘊(yùn)情,筆致淡雅,意境清空凄涼。
簡評
這是作者的自制曲。通篇寫景,而作者寄居他鄉(xiāng),傷時感世的愁懷,盡在不言之中。上片寫客居異鄉(xiāng)的感受。垂楊巷陌,馬上輕寒,邊城春色,舉目凄涼。而眼前柳色,“鵝黃嫩綠”,卻與江南相似。下片寫惜春傷春情緒。清明攜酒,唯怕花落春去。全詞意境凄清冷雋,用語清新質(zhì)樸。在柳色春景的描寫中,作者的萬般愁緒,無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出來。
全詞從聽角看柳寫起,漸入虛擬的情景,從今朝到明朝,從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其惆悵情懷已然愈益深濃。然而還不僅此。前人曾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卻寫出江淮之間春亦寂寥,并暗示這與江南似相同而又相異,又深憂如此春天恐亦難久。這就使讀者感到全詞的情感決非“客懷”二字可以說盡,作者的感葉傷春,實際上反映出同時代人的一種普通的憂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末日之感。因此張炎贊此詞:“不惟清空,且又騷雅,讀之使人神現(xiàn)飛越。”
- 句向來紅與紫,隨流去如云。雖有故枝在,花落何紛紛。
- 吳姬曲 其六吳姬歸,湖風(fēng)吹冷日色微。滿船箏鼓不敢動,隔林恐?jǐn)嚉埢w。涌金門外馬如練,銀燈照水紅輝輝。紅輝輝,吳姬上馬羅綺圍。
- 程文簡公挽詞論著大哉堯,英聲早已昭。橫飛欽遠(yuǎn)業(yè),特立仰高標(biāo)。言議超千載,風(fēng)猷聳四朝。惜乎經(jīng)世學(xué),不及珥金貂。
- 謁華岳楊賜岳所挺,嚴(yán)武金天晶。二子為時出,雇我非炳靈。維岳鎮(zhèn)四方,氣秀天骨青。巀嶭立千仞,力能產(chǎn)公卿。降神詠崧高,讖緯仍反經(jīng)。取象到執(zhí)珪,譎怪如洞冥。平生笑窮奇,立語心自驚。我質(zhì)培塿耳,胸中固崢嶸。誰言華岳高,我山摩玉京。是中所包藏,丹碧參瑰瓊。平居蟄云雷,飛雨溢四溟。此豈真有之,落筆紛縱橫。發(fā)我文物秘,象渠膏澤傾。太華屹不搖,我山身載行。
- 寄汶陽田告處士汶水年來漲綠波,先生居此興如何。門連別浦閑垂餌,宅枕平沙好種莎。治水共誰言鯀禹,著書空自繼丘軻??蓱z垂白無人問,卻伴漁翁著釣蓑。
- 頌古三十一首相逢打鼓弄琵琶,須是還他兩會家。曲罷不知何處去,夕陽斜映暮天霞。
- 燭下和雪折梅梅兄沖雪來相見,雪片滿須仍滿面。一生梅瘦今卻肥,是雪是梅渾不辨。喚來燈下細(xì)看渠,不知真?zhèn)€有雪無?只見玉顏流汗珠,汗珠滿面滴到須。
- 次韻魯直戲贈昨夜試微涼,汗衾初退紅。我愿偕秋風(fēng),隨身入房櫳。君王不好事,只作好驚鴻。細(xì)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
- 頌古一百則迷悟相返,妙傳而簡。春拆百花兮一吹,力回九牛兮一挽。無奈泥沙撥不開,分明塞斷甘泉眼。忽然突出肆橫流,險。
- 謝廣文俞同年惠{上制下魚}魚朝朝粗糲腐儒餐,清坐焚香篆印盤。早計何嘗為溫飽,倦游誰復(fù)念羈單。甕頭社酒欣方熟,籬下秋英漸可看。更寄拈魚君有味,鼎烹曾覆晉之欒。
- 我舟一何遲,出沒蔽葭——— 蘇轍舟次大云倉回寄孔武仲
- 柴門犬吠人語多,刈熟歸來碧天暮——— 艾性夫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 我昨病在床,君來問尤款——— 王之望病后戲贈同官蔣子權(quán)
- 鶴分琴久罷,書到雁應(yīng)還——— 盧綸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樓宴崔司士…關(guān)中弟張評事時遇
- 去年騎鶴上揚(yáng)州,意氣平吞萬戶侯。——— 辛棄疾丙寅歲山間競傳諸將有下棘寺者
- 性安於善行無跡,兒自為銘筆有蹤——— 葉適劉孺人挽詩
- 一溪清瀉百山重,風(fēng)物能留邴曼容。——— 王安石別灊閣
- 出門念衣單,草木當(dāng)窮秋。——— 王建留別舍弟
- 天下江山第一,崑崙景勝何言——— 夏元鼎西江月(十之六)
- 貂簪荊玉潤,丹穴鳳毛光——— 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