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幾時”二句:花里、花枝之花,都是喻人。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問答
問:《生查子·落梅庭榭香》的作者是誰?
答:生查子·落梅庭榭香的作者是晏幾道
問:生查子·落梅庭榭香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生查子·落梅庭榭香是宋代的作品
問:生查子·落梅庭榭香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出自 宋代晏幾道的《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問: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的下一句是 春恨最關(guān)情,日過闌干曲。
問:出自晏幾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幾道名句大全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游子春日思家之詞。敘述上,曲折穿插,錯落有致!所抒情感,強烈真摯,而且呈現(xiàn)出起伏跌宕的變化。
開頭兩句寫春景:梅花初落,庭榭之間余香猶存;芳草已長,池塘岸邊一片新綠。這一派園林春景是怎樣被主人公關(guān)注的呢?說到這里,此詞敘述方法上的特點就顯示出來了?!按汉拮铌P(guān)情,日過闌干曲”,這兩句看似平易,其實它所表達的內(nèi)容卻是相當(dāng)深入,相當(dāng)曲折的。首先說“關(guān)情”,情之所鐘,傾心關(guān)注。為什么關(guān)情于春景?對于游子來說,春景引發(fā)春恨,春景越鮮明、越絢麗,春恨也隨之越濃烈、越深沉。這春恨,就是離別相思之恨,而此詞的突出特點就是寫出了這春恨由萌生恨到發(fā)展的時間進程。“日過闌干曲”,每日每時的行經(jīng)園中曲闌的時候,主人公都在留心地觀察春天的消息,梅花的開落、景色的種種變化,都時隨地地收錄在了他的記憶之中。也就是說,主人公是眼看看暮春天這個引人恨事的季節(jié)一步一步來到了人間。如今剛剛到早春的時候,梅香未散,芳草乍綠,已經(jīng)讓他“春恨最關(guān)情”了——不待言者,接踵而至的“春老”、“春歸",亦即草長鶯飛、落紅狼藉的景象,又將使我們的主人公更何以堪呢?上片四句,暗中交代了春來春去的時間流程,同時也說明了春恨滋生與蔓延的軌跡,從而把這個“春”字寫活了,引人沉思遐想,而且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元應(yīng)嘆息”的無限感慨,這種寫法,當(dāng)然是生動、深刻而且是傳神的。下片則放言夸張,極力宣泄主人公的春恨。由于種種羈絆,盡管他對春光及其關(guān)情,卻連看花的閑暇都沒有。于是“看得花枝足”就成了他的急切要求。當(dāng)然,詞里所寫只是喻指,及至點出“思家”二字。才算把全詞的題旨挑明,實際是他要說的。
- 潤卿遺青饣迅飯兼之一絕,聊用答謝舊聞香積金仙食,今見青精玉斧餐。自笑鏡中無骨錄,可能飛上紫雪端。
- 玉泉皓和尚贊倒施逆用,獨掇單提。烏飛兔走,虎驟龍馳。晷運推移兮日南長至,布裩不洗兮無來換替。從教撒土拋沙,自在碗鳴{尸下加豕}沸。我今稽首樓至如來,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 句刺分玉蛹堆盤脆,嚼破冰蠶饒齒涼。綠宮袍里素中單,全身卻作如來色。
- 結(jié)客結(jié)客結(jié)英豪,休同兒女曹。黃金裝箭鏃,猛獸畫旗旄。北閣芒星落,中原王氣高。終令賀蘭賊,不著赭黃袍。
- 病起書懷酒酣看劍凜生風(fēng),身是天涯一禿翁。捫虱劇談空自許,聞雞浩嘆與誰同!玉關(guān)歲晚無來使,沙苑春生有去鴻。人壽定非金石永,可令虛死蜀山中!
- 水龍吟·聽兮清佩瓊瑤標簽:寫水用“些語”再題瓢泉,歌以飲客,聲韻甚諧,客皆為之釂。聽兮清佩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飲汝,寧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路險兮山高些。塊予獨處無聊些。冬槽春盎,歸來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團龍片鳳,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樂,樂簞瓢些。
- 掃花游 落紅洗春簾雨急,碎簾萬點胭脂簾,蕩空無影。館娃骨冷。悵香銷麝土,淚殷玉井。莫怨東風(fēng),自古佳人薄命。掩鸞鏡??v補得茜瘢,妝壞難整。芳事誰簾領(lǐng)。但蜜膩蜂房,蘚斑鴛徑。一簾畫永。綠陰陰尚有,絳趺痕凝。彩筆招魂,已是繁華夢醒。佇芳景。換西湖、錦云千頃。
- 感昔少時失腳利名間,寸步何曾不險艱。造物恐人渾忘卻,夢中憂患尚如山。
- 寄濟南守李公擇岱陰皆平田,濟南附山麓。山窮水泉見,發(fā)越遍溪谷。分流繞涂巷,暖氣烝草木。下田滿粳稻,秋成比禾菽。池塘浸余潤,菱芡亦云足。辭家四千里,恃此慰窮獨。公從吳興來,苕霅猶在目。應(yīng)恐齊魯間,長被塵土辱。不知西垣下,滉漾千畝淥。仰見鷗鷺翻,俯視龜魚浴。初來厭桴鼓,稍久捐鞭撲。清詩調(diào)嘉賓,夜話繼華燭。飛花暮雪深,浮蟻糟床熟。相對各忘歸,西來自嫌速。人生每多故,樂事難再卜。鉅野一汗漫,河濟相騰蹙。流沙翳桑土,蛟蜃處人屋。農(nóng)畝分沉埋,城門遭板筑。傷心念漂蕩,引手救顛覆。勞苦空自知,吁嗟欲誰告。遙知舊游處,落落空遺躅。平生讀書史,物理粗能矚。歸耕久不遂,終作羝羊觸。賦詩心自驚,請公再三讀。
- 次韻劉莘老學(xué)士惜別言懷兼呈次中察院二首詩侶方逢夢與微,攄懷未盡遽言歸。正思玉鱠將登俎,應(yīng)笑緇塵又染衣。金石交情知不改,輔車形體自相依。何時得遂江湖樂,薄宦牽羈甚纆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