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楊花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shù),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燕兒忙忙,鶯兒懶獺,繁花芳殘。柳堤上,楊花飄飄墜落,輕輕舒展,曼舞婆婆,在綠色的林木中點畫渲染,使人憶起韓愈“楊花榆莢無才思”的詩篇。楊花她悠閑地趁著春日的游絲,悄悄地進入了深深的庭院。此時正是日長門閉,依傍著珠簾四散。緩緩地想飄入閨房,卻又一如先前,被風兒扶起。
美麗的玉帳里少婦正在入睡,楊花沾滿了少婦的春衣,像飛雪一般地沾附,像瓊玉一般輕綴。美麗的繡床上也很快就沾滿了無數(shù)的香球,才圓了,很快又破碎。少婦無法入睡,不時有蜂兒,身上沾著花粉在飛,池水里,有魚兒戲水歡會。望望那夫婿游蕩的長滿柳樹的章臺路,路杳杳,無消息,不禁涌出了熱淚。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等。雙調(diào)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柳花:柳絮。
全無才思:指沒有爭奇斗艷之心,任性亂飛。
依前:依舊。
游絲:柳條隨風舞動,像游動的絲線。
蘭帳:燕香的帷帳。玉人:美人。
雪沾瓊綴:落滿了柳絮。雪、瓊,均指白色的柳花。
繡床:繡花床。
魚吞池水:魚兒在水中打鬧。
章臺路杳:漢代長安有章臺街?!稘h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鳖亷煿抛⒅^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臺走馬”指冶游之事。
水龍吟·楊花問答
問:《水龍吟·楊花》的作者是誰?
答:水龍吟·楊花的作者是章楶
問:水龍吟·楊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水龍吟·楊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水龍吟·楊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出自 宋代章楶的《水龍吟·楊花》
問: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的下一句是 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
問:出自章楶的名句有哪些?
答:章楶名句大全
水龍吟·楊花賞析
這首詠柳花的詞曾被蘇軾贊為妙絕,但詞史上,人們多贊賞東坡的和柳花詞,而對這首原作卻頗多微詞。實際上,這首詞清麗和婉,不失為詞中精品。
首句“燕忙鶯懶芳殘”開篇點題,寫燕忙于營巢,鶯懶于啼唱,繁花紛紛凋殘,表明季節(jié)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點:“柳花飄墜”,點明主題。
破題之后,用“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緊接上句,把柳花飄墜的形狀作了一番渲染。它為下文鋪敘,起了蓄勢的作用。韓愈《晚春》詩云:“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币馑际钦f:“楊花(即柳花)和榆莢一無才華,二不工心計;不肯爭芳斗艷,開不出千紅萬絮的花。韓愈表面上是貶楊花,實際上卻暗寓自己的形象,稱許它潔白、灑脫和不事奔競。章楶用這個典故,自然也包含這層意思。
“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睂懙酱?,詞人竟把柳花虛擬成一群天真無邪、愛嬉鬧的孩子,悠閑地趁著春天的游絲,象蕩秋千似地悄悄進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漸長,而庭院門卻整天閉著。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樣,想探個究竟。這樣,就把柳花的形象寫活了。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绷ňo挨著珠箔做的窗簾散開,緩緩地想下到閨房里去,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風吹起來。這幾句深得南宋黃升和魏關之的欣賞。黃升說它“形容居”(《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五評);魏慶之說它“曲盡楊花妙處”,甚至認為蘇軾的和詞也“恐未能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當然,把這首詞評蘇軾和詞之上是未免偏愛太過;但說它刻畫之工不同尋常,那是確實不假。這幾句除了刻畫出柳花的輕盈體態(tài)外,還把它擬人化了,賦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從“玉人”方面寫:“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shù),才圓卻碎?!?/p>
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稱此詞為“閨怨詞”,估計就是從這里著眼的。到這里,“玉人”已成為詞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襯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終不曾離開柳花的形象著筆,下片無非是再通過閨中少婦的心眼,進一步摹寫柳花的形神罷了。柳花終于鉆入了閨房,粘少婦的春衣上。少婦的繡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滿,柳花象無數(shù)香球似地飛滾著,一會兒圓,一會兒又破碎了。這段描寫,不僅把柳花寫得神情酷肖,同時也把少婦惝恍迷離的內(nèi)心世界顯現(xiàn)出來。柳花少婦的心目中竟變成了輕薄子弟,千方沾惹,萬般追逐,乍合乍離,反覆無常。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這幾句既著意形容柳花飄空墜水時為蜂兒和魚所貪愛,又反襯幽閨少婦的孤寂無歡。
“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苯鑳蓚€典故,既狀寫柳花飄墜似淚花,又刻畫少婦望不見正“章臺走馬”的游冶郎時的痛苦心情。章臺為漢代長安街名?!稘h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顏師古注謂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臺走馬”指冶游之事。唐崔顥《渭城少年行》:“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章臺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即其一例。至于柳與章臺的關系,較早見于南朝梁詩人費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臺陌,復掃長門扉。”唐代傳奇《柳氏傳》又有“章臺柳”故事。
這首詞若有不足,當是上下片主題不一,從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詞仍值得用心玩味。
- 欲飯野人家見拒甚力山崦筠車轉屈蟠,欲尋野店具盤餐。主人變色行蠶忌,客子包羞坐虱官。早見此生真寄寓,更知行役是艱難。逡巡攬袂來旁舍,曉月朦朧春夢殘。
- 移住郭婆井官廨二絕句官居何得似僧居,著稱層樓望眼舒。繞檻湖光與山色,可無佳句與消除。
- 送富樞知三衢三首琳館屢青書帶草,璽封薦捧紫芝泥。寅車暫此紆臺紱,黃閣依前執(zhí)命珪。表按山川袴襦內(nèi),勸農(nóng)云水插秧齊。論毗國是惟公韙,令順民心不曰卑。
- 送錢齊玥倅蘇州二首一尉東南屈指中,雍容車騎舊兒童。郎君扇枕家中晚,侍史焚香省戶空。十里浮梁晴臥蝀,一江春水凈磨銅。三年官滿東吳去,為具扁舟破浪風。
- 玉樓春午窗睡起香銷鴨。斜倚妝臺開鏡匣。云鬟整罷卻回頭,屏上依稀描楚峽。支頤癡想眉愁壓。咬損纖纖銀指甲。柔腸斷盡少人知,閑看花簾雙蝶狎。
-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澗水橫斜石路深,水源窮處有叢林。青鴛幾世開蘭若,黃鶴當年瑞卯金。敗壁數(shù)峰連粉墨,涼煙一穗起檀沈。十年親友半零落,回首舊游成古今。
- 潼關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繞堤楊柳輕風里,隔水樓臺細雨中。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時情味更無窮。
- 頌古十四首桃花零落眼方開,自謂風流孰可陪。叵耐玄沙忒偏黨,卻來醉后便添杯。
- 自東津泛舟至桐溪潮生東西津,雨暗上下塔。蕭蕭亂菰蒲,拍拍起鳧鴨。吾船雖褊小,尚可著一榻。溪風吹醉頰,高枕墮紗陷。南山浮濕翠,偃蹇呼不答。安得青蓮公,杰句為彈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