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問答
問:《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的作者是誰?
答: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的作者是李曾伯
問: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誰言南服遠王畿,面面青山總是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誰言南服遠王畿,面面青山總是詩 出自 宋代李曾伯的《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
問:誰言南服遠王畿,面面青山總是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誰言南服遠王畿,面面青山總是詩 的下一句是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樓但覺九秋宜。
問:出自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 游山陽十首劉伶臺畔酹金卮,寂寂荒丘帶晚暉。今日先生不能飲,婦言屏棄未為非。
- 橫吹曲辭。隴頭水隴頭水,千古不堪聞。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細響風凋草,清哀雁落云。
- 金谷園花發(fā)懷古春風生梓澤,遲景映花林。欲問當時事,因傷此日心。繁華人已歿,桃李意何深。澗咽歌聲在,云歸蓋影沈。地形同萬古,笑價失千金。遺跡應無限,芳菲不可尋。
- 夜登小南門城上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樹影,風壯急灘聲。野艇魚罾舉,優(yōu)場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憶柴荊。
- 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幕府王門別后到滄洲,帝里相逢俱白頭。自嘆馬卿常帶疾,還嗟李廣不封侯。棠梨宮里瞻龍袞,細柳營中著虎裘。想到滑臺桑葉落,黃河東注杏園秋。
- 次韻劉著作過茆山今平甫往游因寄華陽仙伯有茆卿,官府今傳在赤城。三鶴不歸猶地勝,二君能到亦心清。詩中慷慨悲陳跡,篇末殷懃獎后生。遙想青云知可附,坐看閭巷得名聲。
- 石竹真竹乃不華,爾獨艷暮春。何妨兒女眼,謂爾勝霜筠。世無王子猷,豈有知竹人。粲粲好自持,時來稱此君。
- 秋月夜氣涼於水,高齋可當樓。古來除卻月,此外更無秋。寒入蘭心勁,光隨菊腳流。惟愁清不極,清極卻成愁。
- 題孫舜俞府判瑞石圖雞冠山青龜浦碧,松桂梢云三萬尺。何年星霣化為石,風吹木凝冰玉色。仙人擘開光燭天,山下人家夜不眠。松花桂子落如雪,飛入石中堅似鐵。石中種樹人不知,石中生樹人始奇。君不見只今瑞圖滿四海,騷人詩卷牛腰大。
- 偈頌七十八首何須更舉揚,全體露堂堂。溼暑時時雨,薰風陣陣香。秧針初透水痕淺,蒲刀欲剪柳絲長。雙六盤中休喝彩,分明觸事恰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