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42_24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問答
問:《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的作者是誰?
答: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的作者是盧照鄰
問: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是唐代的作品
問: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是什么體裁?
答:五排
問: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 出自 唐代盧照鄰的《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
問: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 的下一句是 相看萬馀里,共倚一征蓬。
問:出自盧照鄰的名句有哪些?
答:盧照鄰名句大全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賞析
此詩是初唐五言排律中的佼佼者,素來被詩論家所稱道。明人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凡排律起句,極宜冠裳雄渾,不得作小家語。唐人可法者,盧照鄰:‘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樫e王:‘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艑徰裕骸磺?,三微歷數(shù)遷?!騺缙冢骸嬯H連云起,巖郎拂露開?!祟愖顬榈皿w。”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評論說:“前人但賞其起語雄渾,須看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后太白每有此種格法?!睆倪@些評語里足以看出這首詩對當時詩壇和盛唐詩人的重要影響。
盧照鄰在《釋疾文》中寫道:“是時也天子按劍,方有事于八荒,駕風輪而梁弱水,飛日馭而苑扶桑。戈船萬計兮連屬,鐵騎千群兮啟行。文臣鼠竄,猛士鷹揚。故吾甘棲棲以赴蜀,分默默以從梁。可見盧照鄰是在一種極復雜、極矛盾的心境中離開長安的。他甘心赴蜀,是出于無奈躲避的考慮的。因此詩的第五、六兩句寫道:“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這實際上是把王粲比作己,把孔融比作友人,贊揚了孟學士剛直的品格。言外之意是說自己西去有王粲避難荊州之悲,而孟學士南游有孔融賦閑之嘆。兩句詩緊扣題目,抒寫自己西使和送別友人的心情,憤世嫉俗、抑郁不平之氣流露于字里行間。
詩的起句點明兩人分別要到之處,孟學士要到巴陵郡,詩人要到巴蜀地?!跋嗫慈f里余,共倚一征蓬”,他們所去的地方都有萬里之遙,此次分別每人都像飛蓬一樣行蹤不定。“徘徊聞夜鶴,悵望待秋鴻”,是設想和朋友分別后,思念難耐,夜不成寐,竟起徘徊,傾聽著凄厲的鶴聲,等待著向南飛來的鴻雁悵然若失。意思是等著孟學士的來信?!肮侨夂赝?,風塵關塞中”,是指詩人的兄弟親戚都在塞外或薊北;自己卻在關內(nèi)宦海中飄泊多年。寫身世的孤苦,是為了強調(diào)友誼的重要?!拔ㄓ鄤︿h在,耿耿氣如虹”,是自比為鋒利的寶劍,盡管不為人所用,但忠心耿直氣貫長虹。前句中是借申包胥思存楚的典故,后句源出荊軻刺秦王。鄒陽獄中上書有:“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边@里用這兩個典故來表示自己忠心為國,精誠之氣可感天地。
沈德潛稱贊這首五言排律說:“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钡拇_,這首排律寫得流暢自然,一氣呵成,而又起伏跌宕。詩人采用了情景交映、虛實結合等手法,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濃烈的感情。
- 歐陽文忠公夫人挽詞二首先生才蓋世,家事少經(jīng)心。流落初相偶,委虵志益深。功名入圖史,文字刻繆琳。有助知由內(nèi),騶虞欲重吟。好禮忘耆老,持家歷盛衰,謹嚴終至一,貧富各從宜。晚歲仍聞道,臨終竟不疑。外人傳一二,猶得載銘詩。
- 木蘭花慢 和陳思濟 洞霄詩集卷九看洞天佛地,秋氣爽,濕衣寒。對九鎖峰高,驚天一柱,壯觀杭山。巖前。舊遺仙跡,幻云根、直作畫圖看。多少喬松古木,真如舞鳳飛鸞。西風匹馬夕陽殘。行路肯辭難。便乘此清游,欲尋仙去,心與身安。班超侯封萬里,笑虛名、牢落滿人間。試問潺潺流水,無心爭似云間。
- 游爛柯山獨凌清景出,下視眾山中。云日遙相對,川原無不通。自致高標末,何心待馭風。宛演橫半規(guī),穹崇翠微上。云扃掩苔石,千古無人賞。寧知后賢心,登此共來往。仙弈示樵夫,能言忘歸路。因看斧柯爛,孫子發(fā)已素。孰云遺跡久,舉意如旦暮。仙僧會真要,應物常淵默。惟將無住理,轉與信人說。月影清江中,可觀不可得。
- 雨夜宿清都觀靈飆動閶闔,微雨灑瑤林。復此新秋夜,高閣正沉沉。曠歲恨殊跡,茲夕一披襟。洞戶含涼氣,網(wǎng)軒構層陰。況自展良友,芳樽遂盈斟。適悟委前妄,清言怡道心。豈戀腰間綬,如彼籠中禽。
- 狼山日日懷歸今得歸,舊時風物未全非。江邊鷗鳥應相笑,底事塵埃滿客衣。
- 和陶停云四首停云在空,黯其將雨。嗟我懷人,道修且阻。眷此區(qū)區(qū),俯仰再撫。良辰過鳥,逝不我佇。
- 游溧陽霞泉寺限白字近枕吳溪與越峰,前朝恩賜云泉額。竹林晴見雁塔高,石室曾棲幾禪伯?;谋譀]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陀薪?jīng)年別故林,落日啼猿情脈脈。
- 詩一首張樂魚龍侵岸聽,賦詩賈客倚船看。他年得第彤庭直,拜疏終求鄂渚官。
- 鮑防員外見尋因書情呈贈(曾與系同舉場)少小為儒不自強,如今懶復見侯王。覽鏡已知身漸老,買山將作計偏長?;臎鲽B獸同三徑,撩亂琴書共一床。猶有郎官來問疾,時人莫道我佯狂。
- 次韻張德甫奉議知君非我載醪人,終日相隨免污茵。賞盡高山見流水,唱殘白雪值陽春。中分香積如來缽,對現(xiàn)毗耶長者身。誰拂定林幽處壁,與君圖寫繼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