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紛飛的白雪,時而像翻穿繡簾的蝴蝶,時而像萬千天女散花舒袖長舞,時而像落花飄灑,時而像飛絮蒙蒙,總是在回憶灞橋分別后的情形。
深夜時梅花的清香從窗外飄入室內(nèi)的斗帳中,任憑幽深的月光和濃厚的云層覆蓋著整個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溫暖的流蘇帳中,只是可憐后庭的梅花,被風(fēng)吹落了許多。
注釋
上林春令:詞牌名,前后段各四句。
蝴蝶:喻雪片飛舞。
回:指飄飛。
灞橋:這里語含雙關(guān),灞橋義是唐人折柳餞別之處所,此扣離別之意。
漏:即漏箭,為古代宮中計時器具。
月深云厚:指積雪。
流蘇:簾帳上垂下來的繼子,用彩羽或絲織品制成,起裝飾作用。這里泛指簾幕。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問答
問:《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作者是誰?
答: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作者是毛滂
問: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是宋代的作品
問: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蝴蝶初翻簾繡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蝴蝶初翻簾繡 出自 宋代毛滂的《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問:蝴蝶初翻簾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蝴蝶初翻簾繡 的下一句是 萬玉女、齊回舞袖。
問:出自毛滂的名句有哪些?
答:毛滂名句大全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劉熙載曾說,詠物應(yīng)“不離不即”(《藝概》),意即詠物而不滯于物,也就是說好的詠物詩詞既要做到曲盡妙處,又要在詠物中言情、寄托。這首詠物詞就有“不離不即”之妙。
上片描繪飛雪的動態(tài)美,寄托了詞人飄蕩羈旅之悲情?!昂醴熇C”三句,描寫紛飛的白雪,時而像翻穿繡簾的蝴蝶,時而像萬千天女散花舒袖長舞,時而像落花飄灑,時而像飛絮蒙蒙。這里采用博喻的方法,將雪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飛絮”,用這些事物來比擬,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產(chǎn)生了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魅力。
比喻,可以比聲音、比形象、比情態(tài)、比心情、比事物,但都要抓住兩者之間的可比之處。這首詞的比喻,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態(tài)。蝴蝶穿簾的形象,是比擬雪花的輕而美,玉女飛舞的形象,比擬雪花潔白而飄逸,落花比擬輕飏而凄清,飛絮比擬雪花飄灑而色白。這些比喻都是新奇的想象,富有獨創(chuàng)性,自然、精當(dāng),達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正因這些喻體都含著一個“飄”意,就為歇拍的抒情句“長憶著、灞橋別后”作了鋪墊,從而寄寓了羈旅在外,飄泊異鄉(xiāng)的愁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因上片巧妙用典,如“落花”、李白的“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憶秦娥》)而加濃了詩的意境。“灞橋”暗用了王勃“客心千里倦,春爭一朝歸。還傷北國里,重見落花飛”(《羈春》)。
下片寫雪的靜態(tài)美,寄托詞人的孤高志趣。姚鉉說:“賦水不當(dāng)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保ㄒ娰R裳《皺水軒詞筌》)這是說寫詠物詩詞,可正面描寫,也可側(cè)面描寫,或以反襯手法出之。這首詞的下片,詞人就用寒梅來襯白雪,既勾畫了雪之潔白,又表現(xiàn)了梅之高格,從而寄托了詞人的孤芳、高潔的志趣。“濃香斗帳自永漏”一句,寫梅花在雪后深夜之時開放,清香從窗外飄入室內(nèi)的斗帳中?!皾庀恪贝该坊?。“漏永”即“永漏”,意夜深?!叭螡M地、月深云厚”一句,既寫夜晚的雪景,如厚厚云絮鋪滿大地,似皎潔月光灑向原野。天宇大地,上下輝映,一個銀白的世界。它靜無纖塵,玲瓏剔透。在這靜穆的天地間,有一枝寒梅怒放,散著濃香,襯托著潔白的雪更加光潔雋美了。歇拍“夜寒不近流蘇,后庭梅瘦”,又是一個抒情句。贊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趨炎勢,只在冰清玉潔中獨弄清影。這白雪寒梅的形象又寄托了詞人孑然獨立的志趣。
這首詠物詞,既用博喻修辭法,將雪作多角度的正面描繪,表現(xiàn)了雪之多姿多彩的動態(tài)美;又用襯托法,以清高的梅襯潔白的雪,創(chuàng)造了冰清玉潔的意境,表現(xiàn)了一種玲瓏的靜態(tài)美,在動與靜、虛與實的結(jié)合中,融進詞人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造了一種秀雅飄逸的風(fēng)格。
- 山中繚碧縈青一徑深,倦隨扶老上遙岑。耕云自識本來面,曝日誰知見在心。浮世事如風(fēng)雨過,貴人頭亦雪霜侵。草庵雖窄乾坤闊,野鶴孤云不可尋。
- 屏跡三首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杖藜從白首,心跡喜雙清。晚起家何事,無營地轉(zhuǎn)幽。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失學(xué)從兒懶,長貧任婦愁。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衰顏甘屏跡,幽事供高臥。鳥下竹根行,龜開萍葉過。年荒酒價乏,日并園蔬課。猶酌甘泉歌,歌長擊樽破。
- 西泠橋題畫多寶峰頭石欲摧,西泠橋邊樹不開。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筑來。
- 頌證道歌證道歌真不立,妄本空,勸君賊過莫施弓。越古超今無可有,纖毫窒礙不能通。
- 郊廟朝會歌辭紹熙元年恭上壽星圣皇太后至尊涓辰協(xié)吉,時維春元。上冊三殿,曠古無前。思齊重聞,積慶有源。是尊是崇,帝心載虔。
- 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堂堂傃軒翁,學(xué)古無不探。詁訓(xùn)尊六經(jīng),文章妙瞿曇。大兒號今是,思若春波涵。最長作千百,時用經(jīng)訓(xùn)參。猶子號巢室,清甚寒泉甘。尤善賦五七,每于祥悅悅。各得一翁體,與翁名字三。我生在翁后,鶴化無留驂。今是亦已往,龍亡空故潭。猶能及巢室,朝暮聞其談。結(jié)交盡前輩,舊事多所諳。五斗驅(qū)我行,歸來哭空龕。故園但喬木,后生誰指南。今年四日尾,暑氣如焚惔。殷勤小巢室,浩蕩傾籝甔。并持三篋來,為飽千里婪。倒海見珠瑇,連山閱梗楠。斂衽不知熱,醉心常自酣。門前日熇熇,門內(nèi)風(fēng)毿毿。清晨送書去,過午忽不堪。始悟歲方燠,雩祈遍精藍。誰能寫此書,長使雨我庵。
- 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諸兄無可寄,一語會須酬。晚歲俱黃發(fā),相看萬事休。
- 柏仙詩古柏林間小劍仙,云鬟低綰嚲輕蟬。愿持天上長生錄,來祝東朝億萬年。
- 送沈亞之歌·并序標(biāo)簽:送別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于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送之。吳興才人怨春風(fēng),桃花滿陌千里紅。紫絲竹斷驄馬小,家住錢塘東復(fù)東。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 題周文翰郭熙山水二首洞庭葉落萬波秋,說與南人亦自愁。指點吳江何處是,一行鴻雁海山頭。
- 割棄何人斯,腥臊久不澣——— 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七燕山
- 一作檀溪尋古花伴成龍竹,池分躍馬溪——— 孟浩然檀溪尋故人
- 春小小,春小小,梅漸著些些——— 劉辰翁法駕導(dǎo)引(壽胡潭東)
- 池邊草作徑,湖上葉如船——— 嚴(yán)維狀江南。季春(共十二詠,丘丹等同賦,各見本集)
- 自然雅韻出天姿,芝蘭那肯羨玄石——— 鄭清之和趙大監(jiān)知宗韻
- 麈尾談何勝,螭頭筆更狂——— 羅隱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 夜色秋光共一闌,飽收風(fēng)露入脾肝——— 真山民山春秋夜
- 公一顧、風(fēng)鬃霧鬣,盡居其下——— 陳維崧何明瑞先生筵上作
- 露橋橫截影沈沈。——— 盧祖皋相思引
- 金界花開常爛熳,云根石秀小崢嶸——— 王安中安陽好(九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