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dān)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fā)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注釋
蝶戀花·春景:原本無題,傅本存目缺詞。
花褪殘紅:褪,脫去,?。好咀鳌白印?。
子:毛本誤作“小”?!帮w”,《二妙集》、毛本注“一作來?!?br />繞:元本注“一作曉?!?br />柳”:即柳絮。
何處無芳草”句:謂春光已晚,芳草長遍天涯。
多情:這里代指墻外的行人。無情:這里代指墻內(nèi)的佳人。
蝶戀花·春景問答
問:《蝶戀花·春景》的作者是誰?
答:蝶戀花·春景的作者是蘇軾
問:蝶戀花·春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蝶戀花·春景是宋代的作品
問:蝶戀花·春景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花褪殘紅青杏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花褪殘紅青杏小 出自 宋代蘇軾的《蝶戀花·春景》
問:花褪殘紅青杏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花褪殘紅青杏小 的下一句是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蝶戀花·春景賞析
【評解】
蘇軾的詞,以豪放著稱。這首《蝶戀花》,代表了他詞作清新婉約的一面,表現(xiàn)詩人創(chuàng)作上的多方面才能。這首詞借惜春傷情,抒寫詩人遠(yuǎn)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下片抒寫詩人的感傷。面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景色,詩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詞中。藝術(shù)構(gòu)思新穎,使尋常景物含有深意,別有一種耐人玩味的情韻。
【集評】
王士禎《花草蒙拾》:“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東坡但解作“大江東去”。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dú)作曠達(dá)語。下闋墻內(nèi)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聞秋千笑語,發(fā)此妙想,多情而實無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本詞是消春之作。不過,作者還借“何處無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岸嗲閰s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于對“佳人”的相思。
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 ?!把嘧语w時,綠水人家繞 ”,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huán)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dá)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 ?!把嘧语w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點明時間是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后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 ”,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yīng)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
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diào)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
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于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fēng)格。
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云歌此詞。朝云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墻里秋千墻外道 ”,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 ”。由于綠水之內(nèi),環(huán)以高墻,所以墻外行人只能聽到墻內(nèi)蕩秋千人的笑聲 ,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不難想象,此刻發(fā)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 ,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墻里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墻,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向往 。這種寫法 ,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fā)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 ,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fēng),情景生動而不流于艷,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輕,難能可貴。
從“墻里秋千墻外道”直至結(jié)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 ”,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墻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墻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 ”,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jǐn)?shù)相同,節(jié)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后感情色彩不同節(jié)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dá) ,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xiàn)出種種錯綜復(fù)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jié)尾二句 ,“枝上柳綿吹又少 ”,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 ”,強(qiáng)自振奮 。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xiàn)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里反映出思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上片側(cè)重哀情,下片側(cè)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 ”,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墻里、墻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yùn)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 湖樓早起湖上朝來水氣升,南高峰色自崚嶒。小船看爾投西岸,載得三人兩是僧。
- 贈海上書記張濟(jì)員外鵬霄休嘆志難伸,貧病雖縈道且存。阮瑀不能專筆硯,嵇康唯要樂琴尊。春風(fēng)滿院空欹枕,芳草侵階獨(dú)閉門。劍有塵埃書有蠹,昔年心事共誰論?
- 送元珍赴官合州羈旅倦京國,春風(fēng)常閉門。叩門誰過我,云是竹王孫。頎然八尺長,玉質(zhì)文理溫。探之以群書,浩渺傾昆侖。余波濯我熱,挹取不計盆。朝落清風(fēng)窗,暮掃明月軒。傲兀足真趣,不隨車馬喧。動可與俱游,靜可與忘言。胡為舍我去,獨(dú)指岷江源。逼側(cè)鳳翔西,疊嶺如駿奔。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到官復(fù)何時,清秋禾黍翻。冷局自少責(zé),讀書勿忘餐。登臨時自適,吟思攬乾坤。魚雁若可托,篇詩寄湘沅。
- 題延平李氏宅延平李氏廬,仙翁扁盤谷。虛堂納水石,蘭萱和修竹。距城才咫尺,作吏愧真俗。年馀始一到,賴有客如玉。
-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今朝端午節(jié),鍾山強(qiáng)饒舌。家無白澤之圖,妖怪自然消滅。滅,滅,夜行一任貪明月。
- 新涼由居謝來客,病體喜新涼。幽草上墻綠,落花沾土香。捐書心自息,聽雨夢偏長。菰葉鄰人餉,欣然獨(dú)舉觴。
- 南歌子(二之二)心蹙黃金縷,梢垂白玉團(tuán)。孤芳不怕雪霜寒。先向百花頭上、探春□。傍水添新韻,橫墻露粉顏。夜來和月起憑闌。認(rèn)得暗香微度、有無間。
- 寶鼎現(xiàn)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才半月、東君雨露,無限韶華生寶砌。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幣紅蕖紺蕊。況對峙、鰲峰贔屓,不隔蓬萊弱水。圣主有樂升平意。引芝華、雙輦凝翠。紛萬俗、歌謠弦管,聲混鶯吟喧鳳吹。更漏永、正冰輪掩映,光接康衢萬里。似移下、一天星斗,妝點都城表里。清警蹕、忽登樓,簇彩仗、錦襦絲履??锤虃魅f顆,恩浹王公近侍。散異卉覆千官醉。競捧瑤觴起。愿歲歲、今宵宴賞,春滿山河百二。
- 寄懷予生背時性孤僻,自信已道輕浮名。中途失計被簪紱,目睹榮辱心潛驚。雖從鵷鸞共班序,常恐青蠅微有聲。清風(fēng)滿壑石田在,終謝吾君甘退耕。
- 小筑小筑并湖堤,茅茨不厭低。引泉澆藥圃,砟竹樹雞棲。夕靄山常淡,秋蕪路欲迷。平生草玄手,老去學(xué)鉏犁。
- 郡懸旌遠(yuǎn),長安諭日遙。——— 元稹酬李浙西先因從事見寄之作
- 伊昔楚漢時,頗聞經(jīng)濟(jì)才——— 劉長卿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
- 德山臨際出來,換卻髑髏裹底——— 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送客身為客,思家愴別家——— 戎昱送嚴(yán)十五郎之長安
- 江邊野灘多老菰,抽心作穗秋滿湖——— 周弼菰菜
- 朱紫紛趨左衽班,羨君不動屹如山——— 鄧肅和鄧成材五絕
- 呼門初起外廷臣,秀氣棱棱動搢紳。——— 王安石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
- 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薛濤春望詞四首
- 云埋月缺暉寒灰,飚發(fā)齊如巨象豗。——— 王安石次韻耿天騭大風(fēng)
- 平生專車祗文藁,江漢萬古詞源流——— 張镃陸編修送月石硯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