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夜過后,初降的寒霜輕輕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斷,荷葉傾倒。
耐寒的只有東邊籬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開,讓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釋
金粟:黃色的花蕊。
詠菊問答
問:《詠菊》的作者是誰?
答:詠菊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詠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詠菊是唐代的作品
問: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詠菊》
問: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的下一句是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詠菊賞析
初降的霜輕輕的附著在瓦上,芭蕉和荷花無法耐住嚴(yán)寒,或折斷,或歪斜,惟有那東邊籬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開讓清晨更多了一絲清香。
夜里寒霜襲來,本來就殘破的芭蕉和和殘荷看起來更加不堪。只有籬笆邊的菊花,金黃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陽光下看起來更加艷麗。用霜降之時,芭蕉的新折和荷葉的殘敗來反襯東籬菊的清絕耐寒。此詩贊賞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詩是借詠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況言志的。
- 錢氏故園幾年聞此好名圍,平地黔巫翠掃天。蕭岸半摧林影暗,亂螢閒自點(diǎn)湖煙。
- 大酺(壽王修齋樞密)自有乾坤,扶人極,宗主須還人物。今為何時節(jié),滿紅塵富貴,絮花飄忽。抵障狂瀾,提攜正印,一柱天擎突兀。平生分明處,是從容處□,不差毫發(fā)。把朝市山林,一般看了,無邊風(fēng)月。深衣清到骨。紫樞府、誰信曾簪笏。炊脫粟、黃雞白酒,補(bǔ)菊栽梅,碧溪繞、竹籬茅屋。無限輕描貌。都說道、詔書催發(fā)。想回首、招黃鵠。微微自笑,惟有赤松衣缽。相陪對門石佛。
- 泛渦水二首川上輕風(fēng)正滿旗,幽尋不憚進(jìn)舟遲。蘭橈過后汀煙合,卻見驚鷗自下時。
- 更漏子標(biāo)簽:春天雪藏梅,煙著柳。依約上春時候。初送雁,欲問鶯。綠池波浪生。探花開,留客醉。憶得去年情味。金盞酒,玉爐香。任他紅日長。
- 四月一日夜漏欲盡起坐達(dá)旦春歸不可留,斗柄已崢嶸;老至不可卻,雪鬢森千莖。少年所讀書,廢忘如隔生。舊交死欲盡,存者萬里程。高談無與發(fā),欲語輒吞聲。悠悠一飽計,泯泯千載名。逝將山丘歸,不見河雒清。挑燈坐待旦,攬筆衰涕傾。
- 寄題韓勉夫枝巢萬物各有性,逍遙即自安。均鳩得巢易,躁蟹寄身難。莫羨高頭樹,須防靜處丸。如今洛陽第,誰以子孫看。
-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一再將書托置郵,渺然殊未亦湛浮。平生愿識才能見,別去于今歲又周。
- 題蘇瑑覺齋二首不隨鑿枘辨方圓,安用蓍龜考未然。萬物由來皆備我,寸心既盡即知天。見幾那俟拈花手,樂道渾忘絕易編。自得誠明千古學(xué),誰能證此具精專。
- 靈澈上人何山寺七賢石詩七石配七賢,隱僧山上移。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跂禪服宜壞,坐客冠可隳。夜倚月樹影,晝傾風(fēng)竹枝。集質(zhì)患追琢,表頑用磷緇。佚火玉亦害,塊然長在茲。
- 杭州秋日別故友相見又相別,大江秋水深。悲歡一世事,去住兩鄉(xiāng)心。淅瀝籬下葉,凄清階上琴。獨(dú)隨孤棹去,何處更同衾。
- 一見清容愜素聞,有人傳是紫陽君。——— 熊孺登贈侯山人
- 索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 李處權(quán)送榮茂世
- 雨過云凝曉半開,數(shù)峰如畫碧崔嵬——— 釋重顯道貴如愚
- 猶記邂逅桓郎,驛樓殘照里,倚闌吹竹——— 張可久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客有歌大江東去詞者
- 鳳釵低赴節(jié),筵上王孫愁絕——— 牛嶠應(yīng)天長
- 冥冥山霧合,浩浩海云鋪——— 梅堯臣次韻和范景仁舍人對雪
- 喜遇生申時節(jié),一陽來復(fù)——— 錦溪滿江紅
- 如云秋稼方相賀,一飽還憂與愿違——— 陸游枕上作時聞臨海四明皆大水
- 已知清音通九霄,定應(yīng)悔說蘄州竹——— 梅堯臣江口遇劉糾曹赴鄂州寄張大卿
- 睆伯臺前收別宴,喬公亭下艤行舟——— 徐鉉移饒州別周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