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天教分付 一作:天應(yīng)乞與)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譯文
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豐神俊朗的男子,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贈予他柔美聰慧的佳人與之相伴。人人稱道那女子歌聲輕妙,笑容柔美,風(fēng)起時,那歌聲如雪片飛過炎熱的夏日使世界變得清涼。
你從遙遠(yuǎn)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加年輕了,笑容依舊,笑顏里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你:“嶺南的風(fēng)土應(yīng)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xiāng)?!?/p>
注釋
⑴定風(fēng)波:詞牌名。一作“定風(fēng)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瓊枝”。雙調(diào)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二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二平韻。
⑵王定國:王鞏,作者友人。寓娘:王鞏的歌妓。
⑶柔奴:即寓娘。
⑷玉郎: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泛指男子青年。
⑸點酥娘:謂膚如凝脂般光潔細(xì)膩的美女。
⑹皓齒:雪白的牙齒。
⑺炎海:喻酷熱。
⑻嶺:指大庾嶺,溝通嶺南嶺北咽喉要道。
⑼試問: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
⑽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個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xiāng)。
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問答
問:《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的作者是誰?
答: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的作者是蘇軾
問: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是宋代的作品
問:常羨人間琢玉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常羨人間琢玉郎 出自 宋代蘇軾的《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問:常羨人間琢玉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常羨人間琢玉郎 的下一句是 天教分付點酥娘。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賞析
這首詞中以明潔流暢的語言,簡練而又傳神地刻畫了柔奴外表與內(nèi)心相統(tǒng)一的美好品性,通過歌頌柔奴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抒發(fā)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dá)襟懷。
上片總寫柔奴的外在美,開篇“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描繪柔奴的天生麗質(zhì)、晶瑩俊秀,使讀者對她的外貌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質(zhì)感的印象。第三句“自作清歌傳皓齒,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边@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傳出,令人感到如同風(fēng)起雪飛,使炎暑之地一變而為清涼之鄉(xiāng),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變憂郁苦悶、浮躁不寧而為超然曠放、恬靜安詳。蘇詞橫放杰出,往往馳騁想象,構(gòu)成奇美的境界,這里對“清歌”的夸張描寫,表現(xiàn)了柔奴歌聲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霸娧灾?,歌詠言”,“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fā)”(班固《漢書·藝文志》),美好超曠的歌聲發(fā)自于美好超曠的心靈。這是贊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頌其廣博的胸襟,筆調(diào)空靈蘊藉,給人一種曠遠(yuǎn)清麗的美感。
下片通過寫柔奴的北歸,刻畫其內(nèi)在美。換頭承上啟下,先勾勒她的神態(tài)容貌:“萬里歸來年愈少?!睅X南艱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飴,心情舒暢,歸來后容光煥發(fā),更顯年輕?!澳暧佟倍嗌賻в锌鋸埖某煞?,洋溢著詞人贊美歷險若夷的女性的熱情?!拔⑿Α倍?,寫出了柔奴在歸來后的歡欣中透露出的度過艱難歲月的自豪感?!靶r猶帶嶺梅香”,表現(xiàn)出濃郁的詩情,既寫出了她北歸時經(jīng)過大庾嶺的情況,又以斗霜傲雪的嶺梅喻人,贊美柔奴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為下邊她的答話作了鋪墊。最后寫到詞人和她的問答。先以否定語氣提問:“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陡轉(zhuǎn),使答語“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更顯鏗鏘有力,警策雋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別》中有“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種桃杏》中有“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語,蘇軾的這句詞,受白詩的啟發(fā),但又明顯地帶有王鞏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著詞人的個性特征,完全是蘇東坡式的警語。它歌頌柔奴隨緣自適的曠達(dá)與樂觀,同時也寄寓著作者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哲學(xué)。
這首詞不僅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藝,而且著重歌頌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柔中帶剛,情理交融,空靈清曠,細(xì)膩柔婉,是這首詞的風(fēng)格所在。
- 題李上謨壁舊著思玄賦,新編雜擬詩。江庭猶近別,山舍得幽期。嫩割周颙韭,肥烹鮑照葵。飽聞南燭酒,仍及撥醅時。
- 蟾宮曲·夢中作半窗幽夢微茫,歌罷錢塘,賦罷高唐。風(fēng)入羅幃,爽入疏欞,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妝,依稀聞蘭麝余香。喚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 雜興十首何止才疏亦命慳,暮年身世寄田間。望塵早不游金谷,投筆今難戌玉關(guān)。日禱泥龍晴自若,晝騎秧馬夕方還。跳丸只了東西走,不道能蒼壯士顏。
- 送王澹常省為官處,門前數(shù)樹松。尋山屐費齒,書石筆無鋒。果熟猿偷亂,花繁鳥語重。今來為客去,惜取最高峰。
- 送蔡伯畛往潮州四首似我生男父合貧,腰斤嶺上解求薪。君今有子為官去,何憚攜家踏路塵。
- 再次前韻(系織錦圖上回文)春機滿織回文錦,粉淚揮殘露井桐。人遠(yuǎn)寄情書字小,柳絲低目晚庭空。紅箋短寫空深恨,錦句新翻欲斷腸。風(fēng)葉落殘驚夢蝶,戍邊回雁寄情郎。羞云斂慘傷春暮,細(xì)縷詩成織意深。頭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塵暗玉窗琴。
- 酬寄右司李員外當(dāng)年憶見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左省望高推健筆,右曹官重得名人。閑摛麗藻嫌秋興,靜獵遺編笑過秦。猶把隨和向泥滓,應(yīng)憐疏散任天真。
- 復(fù)愁十二首人煙生處僻,虎跡過新蹄。野鶻翻窺草,村船逆上溪。釣艇收緡盡,昏鴉接翅歸。月生初學(xué)扇,云細(xì)不成衣。萬國尚防寇,故園今若何。昔歸相識少,早已戰(zhàn)場多。身覺省郎在,家須農(nóng)事歸。年深荒草徑,老恐失柴扉。金絲鏤箭鏃,花尾制旗竿。一自風(fēng)塵起,猶嗟行路難。胡虜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閭閻聽小子,談話覓花侯。貞觀花牙弩,開元錦獸張。花門小前好,此物棄沙場。今日翔麟馬,先宜駕鼓車。無勞問河北,諸將覺榮華。任轉(zhuǎn)江淮粟,休添苑囿兵。由來貔虎士,不滿鳳凰城。江上亦秋色,火云終不移。巫山猶錦樹,南國且黃鸝。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病減詩仍拙,吟多意有馀。莫看江總老,猶被賞時魚。
- 綺寮怨(和兒韻)忽忽東風(fēng)又老,冷云吹晚陰。疏簾下、茶鼎孤煙,斷橋外,梅豆千林。江南庚郎憔悴,睡未醒、病酒愁怎禁。倚闌干、一扇涼風(fēng),看平地、落花如雪深。千曲囊中古琴。平泉金谷,不堪舊事重尋。當(dāng)日登臨。都化作、夢銷沈。元龍丘墳無恙,誰喚起,共論心。哀歌怨吟。問何似、啼鳥枝上音。
- 秦虢夫人走馬圖二絕秦虢風(fēng)流本一家,豐枝稼葉映雙花。欲分妍丑都無處,夾道游人空嘆嗟。朱幀玉勒控飛龍,笑語喧嘩步驟同。馳入九重人不見,金細(xì)翠羽落泥中。
-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李白古風(fēng)·其五十九
- 黽勉思逋客,辛勤悔飯牛——— 竇群北地(一作容州)
- 索花勸飲乾百壺,美人羞死顰眉翠——— 王炎題周功甫總領(lǐng)石溪三亭嫣然亭
- 偶策青驢出,還將白鶴隨。——— 陸游自述
- 驚破夢魂無覓處。——— 蘇軾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 尚欲招祖謝,豈不鄙湛羨——— 方回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
- 疊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蘇軾南歌子
- 茜衫氈笠子,已有聽泉人——— 吳翌鳳臨江仙·客睡厭聽深夜
- 須臾收卷復(fù)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陸游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
- 鶉衣百結(jié)縮如蝟,地爐擁膝便可閑從容——— 于石夜燒松明火次韻黃養(yǎng)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