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問答
問:《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的作者是王之道
問: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依依楊柳青青草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依依楊柳青青草 出自 宋代王之道的《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
問:依依楊柳青青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依依楊柳青青草 的下一句是 攀斷畫橋春曉。
問:出自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qiáng)仲荊門簽判外氏蒙恩厚,文昌獨(dú)我知。居慙酷似舅,喜有寧馨兒。遇事行方便,褆身謹(jǐn)護(hù)持。公余定多暇,黃卷有余師。
- 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八萬四千偈后,更誰妙語披襟。紉蘭結(jié)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鏤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塵侵。卻怕靈均獨(dú)醒。
- 靜上人病以偈貽之火風(fēng)地水合為身,猶若晴空一點(diǎn)塵。借問病從何處起,只應(yīng)誰是病中人。
- 南劍道中桂道傍巖桂老成行,翠葉經(jīng)冬不著霜。想見秋清風(fēng)月裹,綴金粟顆剩輸香。
- 采蓮舟風(fēng)前一葉壓荷蕖,解報(bào)新秋又得魚。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 幽居柴門閩寂人少過,盡日觀書口自哦。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鳥往來多。
- 滿江紅(雨后攜家游西湖,荷花盛開)柳外輕雷,催幾陣、雨絲飛急。雷雨過、半川荷氣,粉融香浥。弄蕊攀條春一笑,從教水濺羅衣濕。打梁州、簫鼓浪花中,跳魚立。山倒影,云千疊。橫浩蕩,舟如葉。有采菱清些,桃根雙楫。忘卻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閑愁入。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長鯨吸。
- 賀新郎 題吳江重喚松江渡。嘆垂虹亭下,銷磨幾番今古。依舊四橋風(fēng)景在,為問坡仙甚處。但遺愛、沙邊鷗鷺。天水相連蒼茫外,更碧云、去盡山無數(shù)。潮正落,日還暮。十年到此長凝佇。恨無人、與共秋風(fēng),膾絲莼縷。小轉(zhuǎn)朱弦彈九奏,擬致湘妃伴侶。俄皓月、飛來煙渚。恍若乘槎河漢上,怕客星、犯斗蛟龍怒。歌欸乃,過江去。
- 又和感舊四首人言上界足高寒,錯(cuò)踏金鰲絕頂山。恩許乞身鏡湖曲。老難效命玉門關(guān)。明知甑破休回首,猶喜弓亡不出寰。便合掛帆滄海去,義溪三十六重灣。
- 山櫻巖壁自叢叢,年華寂寞中。偶因移曉雨,似欲占春風(fēng)。嫩葉藏輕綠,繁葩露淺紅。孤根知幸否,從此對雕櫳。
- 畫橋遠(yuǎn),不認(rèn)綿蠻,晚棹空歇——— 張矩應(yīng)天長(柳浪聞鶯)
- 插紅裂蟹,銀絲鲙鯽,莫負(fù)傳觴。——— 陳三聘朝中措
- 走俗抗塵吾老矣,吟風(fēng)弄月子超然——— 曾豐自廣至永豐呈熊直卿鄒用之鄧?yán)^高
- 任真珠裝綴,春早客屨,今日風(fēng)流霧散——— 吳文英瑞鶴仙(贈(zèng)絲鞋莊生)
-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杜甫示從孫濟(jì)
- 賢哉貴公子,獨(dú)以民社言——— 蘇轍送王震給事知蔡州
- 還須卻置蓮花漏,老怯風(fēng)霜恐不鳴。——— 蘇軾僧爽白雞
- 仙家近日多官府,黃帽青鞋歸去來——— 董嗣杲贈(zèng)蕭煉師公弼
-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呂公著分題得癭林壺
- 駟牡頻催加,琵琶遽絕音——— 程珌挽曹監(jiān)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