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
注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愿?為了防御突厥,在黃河以北筑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境內(nèi)。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臺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說當(dāng)作“回樂峰”,山峰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征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夜上受降城聞笛問答
問:《夜上受降城聞笛》的作者是誰?
答:夜上受降城聞笛的作者是李益
問: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唐代的作品
問: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出自 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問: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的下一句是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問:出自李益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益名句大全
夜上受降城聞笛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yuǎn)望回樂城東面數(shù)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一排烽火臺。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fā)征人鄉(xiāng)思的典型環(huán)境。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xiāng)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里,夜風(fēng)送來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征人望鄉(xiāng)之情?!安恢翁幋堤J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不知”兩字寫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xiāng)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xiāng)情,進(jìn)而由聽覺形象把鄉(xiāng)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jīng)蓄勢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dú)辟,讓滿孕之情在結(jié)尾處打個回旋,用擬想中的征人望鄉(xiāng)的鏡頭加以表現(xiàn),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shù)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于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yùn)不盡的特點(diǎn)。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陳志明)
- 作野飲詩后一日復(fù)作此篇反之世事如海沙,巧歷不能數(shù)。身居憂患中,殆若墮阱虎;又如住敗屋,岌岌日撐拄,中夜風(fēng)雨至,摧壓固其所。孰能知其然?徙義以為主。要于一念間,不敢欺仰俯。兢兢日三省,寧可自莽鹵?君看昔先師,乃媿不若禹。
- 和張菊存寄詩二首江湖詩價滿,競說弟兄難。才壓曹劉短,氣凌郊島寒。騷壇新領(lǐng)袖,上國舊衣冠。未見詩先得,今人作古看。
- 寄陳用晦四首我初識蘇仙,談詩達(dá)旦夕。君今與提衡,當(dāng)復(fù)詫此客。一代紫微公,文采耀楚澤。歸來要同登,斲句慰英魄。
- 題蛻龍洞白茆洞西南酒十里嶺之酒巔,靈冢酒巋然洞隱仙。門辟神扃低視井,柱生一竊仰瞻天。甕中春酒今朝釀,洞內(nèi)仙賓昔日賢。路阻山高難可到,茆君職守幾千年。白茆職此不知年,井竇回環(huán)會飲仙。遺跡空存春酒甕,通天靈竊尚依然。
- 同張二詠雁唼藻滄江遠(yuǎn),銜蘆紫塞長。霧深迷曉景,風(fēng)急斷秋行。陣照通宵月,書封幾夜霜。無復(fù)能鳴分,空知愧稻粱。
- 題項(xiàng)橫父臨清亭時方生孫青梅如豆子,更可緩臨清。倚杖閑花落,憑欄芳草生。逢人須說項(xiàng),生子又添丁。千葉桃難實(shí),山茶耐久盟。
- 酬柳柳州家雞之贈日日臨池弄小雛,還思寫論付官奴。柳家新樣元和腳,且盡姜芽斂手徒。
- 山居山居好,山居好,門對青山水環(huán)繞。一榻煙霞夢寐清,我以不貪為至寶。
- 王孫游二首紅芳開繡戶,碧草襯斜陽。樓上頻回首,思君道路長。
- 謝答聞善二兄九絕句陶令舍中有名酒,無日不為父老傾。四座歡欣觀酒德,一燈明暗又詩成。
- 隱心空逐市朝樂,著眼未省林泉幽——— 李呂承德功仙尉出示直翁感興之作輒次其韻
- 老脫朝冠岸幅巾,時時乘興過比鄰。——— 陸游過鄰家戲作
- 人皆祝,愿黑頭黃閣,綠鬢朱顏——— 佚名沁園春
- 走馬斷橋,玉臺妝榭,羅帕香遺——— 吳文英采桑子慢(九日)
- 朝出連百車,莫入還滿庭——— 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 未必交情系貧富,柴門自古少車塵——— 韓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撫州如歸館雨中有懷諸朝客
- 亂山環(huán)繞疑無路,卻望人家?guī)X上村——— 鄭蘊(yùn)題玉巖次韻
-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歸思與遲留——— 陳師道寄侍讀蘇尚書
- 無情風(fēng)雨等閑多。——— 歐陽修定風(fēng)波
- 未信桃源別后、路成迷——— 黃機(jī)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