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君詠嵇康問答
問:《五君詠嵇康》的作者是誰?
答:五君詠嵇康的作者是錢選
問:五君詠嵇康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五君詠嵇康是宋代的作品
問: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出自 宋代錢選的《五君詠嵇康》
問: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的下一句是 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
問:出自錢選的名句有哪些?
答:錢選名句大全
五君詠嵇康賞析
這是顏延之《五君詠》中的第二首,歌詠的對象是魏晉間的名士嵇康。嵇康因曾作過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故于當時司馬氏的政治集團抱不合作的態(tài)度。他雖崇尚老莊,喜言養(yǎng)生服食之事,但富于正義感和反抗性,曾勇敢地抨擊虛偽的禮法與附炎趨勢之士,最后被司馬昭所殺。此詩就是通過對嵇氏不諧流俗的倔強性格的歌頌,表現(xiàn)了顏延之本人的人生態(tài)度。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兩句是對嵇康個性的總述。嵇康不能與世俗之人和諧相處,他自己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說自己想學習阮籍的口不論人之過,“然未能及”,就說明了他稟性的剛直,又說自己“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都體現(xiàn)了他不諧流俗,孤高自傲的品格。又據(jù)《黃庭經(jīng)》注中說,餐霞是神仙家的一種修煉方法,指在幻覺中感到日中五色流霞環(huán)繞,于是便蔣甘光流霞吞入口中,是一種得道的途徑。詩中說嵇康天生具有成仙得道的稟性,自然已高出眾人之上?!稌x書》本傳中說他:“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笨芍媳救酥匾曌匀坏姆A賦,以為這是得道的根本。
“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兩句從“餐霞人”三字而來,說嵇康的學道求仙,“形解”就是“尸解”,指學仙者遺棄形體而羽化飛升?!段倪x》李善注中引顧愷之的《嵇康贊》云,南海太守鮑靚是個有道之士,東海徐寧師事之,徐寧半夜聽到室內(nèi)有美妙的琴聲,很是奇怪,便跑去問鮑靚,鮑氏以為是嵇康在操琴,徐寧問道:“嵇康已被殺,何以還在這里?”鮑氏說:“叔度跡示終,而實尸解。”這就是所謂嵇康“形解”之說的依據(jù)。由“形解”而可以證明他已默然仙去。嵇康曾作《養(yǎng)生論》,專論修身養(yǎng)性,長生久視之道。孫綽的《嵇中散傳》中說:“嵇康作《養(yǎng)生論》,入洛,京師謂之神人。”《晉書》本傳上也說他以為“至于導養(yǎng)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yǎng)生論》?!倍贾赋觥娥B(yǎng)生論》一文是嵇氏的力作,這里所謂的“吐論”即指此?!澳瘛倍终Z本《莊子》,如《逍遙游》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其神凝?!庇帧哆_生》中說:“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薄澳瘛奔粗妇襁_到寧靜專一的境界。這里說由嵇康的《養(yǎng)生論》一文即可看出他的精神面貌與深厚的修養(yǎng)。
如果說“形解”二句主要是說嵇氏的學仙出世思想,那么“立俗迕流儀,尋山洽隱淪”二句則是說他處世的經(jīng)歷。嵇康是個桀驁不馴的人,對當時的政治黑暗深表不滿,曾當面奚落過司馬昭的心腹鐘會,他在思想上非湯武而薄周孔,大異于世俗之人的見解。故詩中說他身在俗世卻與流俗之見相背。史傳上又載嵇康曾采藥入山澤,樂而忘返,樵者見之,以為神人。又說他曾入山與隱士孫登、王烈等游,過往甚契,故此詩中說他居于山中能與隱者融洽相處。這兩句表現(xiàn)了他與世俗相違而希企隱逸的思想祈尚。
“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兩句則是對嵇氏遭誣被害的解釋和總結(jié)。據(jù)《晉書·嵇康傳》中說,嵇康得罪鐘會,鐘會就在晉文帝司馬昭面前進讒道:“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庇终f康曾助毋丘儉,遂遭到殺戮。然可見當時已有人將嵇氏比作龍,《晉書·嵇康傳》中還說“人以為龍章鳳姿”。故顏延之也以鸞、龍比喻嵇氏,以為它們雖然時常受到摧殘,但其不屈的本性卻是任何人也不能使之馴服的。言外之意是說嵇康雖時時受人詆淇甚至慘遭殺身之禍,然其不受世俗束縛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正是他受害的真正原因。作者以此歌頌了嵇氏的人品精神,同時也表示了他本人不肯屈從世俗的個性。
顏延之的這組《五君詠》各詩在結(jié)構(gòu)上相當嚴密而且一致。起二句為概述一人平生最重要之活動或思想核心如阮籍之韜晦隱淪,嵇康之不諧流俗,劉伶之寄情于酒,阮咸之高材美質(zhì),向秀之甘心淡泊,都于首二句中道出。后四句則敘述人物的主要行事與個性,往往取諸史傳,擇其典型,令人物的品行于數(shù)言之中揭出。最后兩句則能在詠史的基礎上翻出新意,以古證今,借古人之事而表現(xiàn)出自家懷抱。何焯評這組詩說:“既能自敘,仍不溢題?!本椭杆鼈兡茉诰o扣論史題目的同時而自敘心跡,如此詩中“鸞翮”二句即表達了顏延之本人對人生與時事的態(tài)度。
這組詩的結(jié)構(gòu)也頗類似于后來的律詩。首二句總領起勢,后四句鋪填,最后議論作結(jié),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對于顏詩結(jié)構(gòu)的精嚴前人也已道及,如沈約的《宋書·謝靈運傳論》中說:“爰逮宋氏,顏、謝騰聲,靈運之興會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范后昆。”就指出了顏氏體裁上的明晰與縝密,《五君詠》便是極好的例證。
- 同段吉甫汎湖西湖春碧凈無泥,畫舫朱簾傍岸移。寒食清明初過后,杏花楊柳乍晴時。后從西日催歌鼓,莫放東風轉(zhuǎn)酒旗。只恐明朝成雨去,暗驚濃綠上高枝。
- 壬戌立冬十朋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攜提祖同訪后養(yǎng)生無欠亦無馀,種竹圈籬草結(jié)廬。鑒地覓甘分乳脈,鋤田得實飽新蔬。壁間數(shù)本空王像。架上都無養(yǎng)性書。我自病來能晚食,從今緩步當安輿。
- 夏樹夏樹始繁密,條縷方且柔。左右覆吾廬,合如張碧油。新蟬噪晴午,余響藏深幽。軒窗轉(zhuǎn)炎日,清影為我留。蚊蚋亦取庇,鬧若春雨稠。拂揮不停手,咀嚼胡爾讎。何當薰風來,一與掃蕩收。吾將就高蔭,濯足臨寒流。
- 一碧萬頃堂乞得湖光萬頃多,傍如九疊更嵯峨。百年未死須閑在,一日不來如景何。意遠已知貪雪月,身安猶欲鎮(zhèn)風波。只愁頑似云間石,更有何人為琢磨。
- 勝果僧舍與葉養(yǎng)源論武侯出處作數(shù)韻隆中躬耕歸,抱膝詠梁父。誰稱此臥龍,名字震東土。平生惟老龐,忘言各心許。相從亦何為,誓不入州府。敲門劉豫州,見我欲安語。三來信勤懇,定非曹袁侶。社稷高帝孫,此公更儒苦。不辭為君起,死生不相負。嗚呼豪杰士,所重在出處。人言漢丞相,阿衡師尚父。綸巾拜遺像,英氣凜千古。當時實少年,纏二十四五。風云有進會,人物難浪與。諸賢誠慷慨,毋勞自夸詡。
- 驛中望山戲贈渭南陸贄主簿官微多懼事多同,拙性偏無主驛功。山在門前登不得,鬢毛衰盡路塵中。
- 和東林湛堂禪師喜雪韻五首去歲寒云久積陰,四郊雪片臘中深。今年一稔民安業(yè),老守區(qū)區(qū)慰此心。
- 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