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問答
問:《偈頌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誰?
答:偈頌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釋正覺
問: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 出自 宋代釋正覺的《偈頌二百零五首》
問: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 的下一句是 虛空已是色,大地卻非塵。
問:出自釋正覺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正覺名句大全
- 露坐露坐當中夜,誰家夢正迷。行人在邊戍,孤月到深閨。天迥斗橫北,海寒風自西。庭前有高樹,分借老烏棲。
- 金盞子剿塵情?;埏L生。天關(guān)地軸為權(quán)柄。玄機運,斗樞行。蟾兔髓。日烏精。壬府聚,玉爐烹。秀華英。萬神清。三臺六輔天宮慶。餐玉液,*真精。歸覺海,混圓成。觀自在,貌崢嶸。
- 金剛隨機無盡頌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心空行亦純,轉(zhuǎn)不退機輪。鄉(xiāng)關(guān)無異路,花發(fā)洞中春。
- 答杜孝錫觀鄉(xiāng)老堂華發(fā)蒼然亮直身,誰將彩筆欲傳神。論功顧我常流汗,好事煩君為拂塵。漢閣寂寥班氏贊,伊川瀟灑白公真。懷賢卻坐酬嘉句,空覺中郎善愧人。
- 和人語道吟吾道昭昭是可尊,豈宜他適復(fù)□□。珠藏水底川須媚,月到天心夜不昏。禮樂不□□□□,詩書自可造形論。直須去盡秋毫跡,□□□□□□□。
- 百步洪二首(并敘)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定國既去逾月,復(fù)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zhuǎn)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夸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yīng)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cè)缬嗪??;卮像R各歸去,多言嘵嘵師所呵。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蕩槳肩相磨。不似長安閭里俠,貂裘夜走胭脂坡。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奈何舍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時來洪上看遺跡,忍見屐齒青苔窠。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呵。
- 追和杜仲觀詠蝶黃蝶尋花日百回,荒庭多雨漫莓苔。老狂能似徽之輩,借宅猶應(yīng)乞竹栽。
- 詠史下張華孟觀孫秀尚同寅,足了優(yōu)游卒歲身。牛斗豫章才尺五,中臺何事不關(guān)人。
- 觀善齋群居有深益,相視無余事。此道存諸中,瞭然見眸子。
- 鎖試呈同舍三首周行櫛比未應(yīng)充,薦廟方求古鼎鐘。經(jīng)眼乍愁千紙積,解頤聊喜一言逢。黃花庭檻時雖過,白酒鄰槽愿可從。更促寄衣真似旅,曉堂初怯露寒濃。
-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耿湋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
- 惟愿一千二百歲。——— 元好問愿成雙
- 豈不爾思中心是悼。——— 詩經(jīng)羔裘
- 去年臞庵太荒涼,斧中得魚雷隱休——— 敖陶孫借山谷后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
- 羈旅悲壯發(fā),別離念征衣——— 王昌齡途中作
- 一乘底事,百草頭邊———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深淺松月間,幽人自登歷——— 劉太真宣州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古壁苔
- 剩作新詩與君和,莫因風雨廢鳴晨——— 蘇軾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
- 橘社十年霜欲飽,鱸江一雨水應(yīng)肥——— 范成大有懷石湖舊隱
- 澹月秋千,幽香巷陌,愁結(jié)傷春深處——— 吳文英齊天樂·新煙初試花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