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春盡夜
春歸不阻重門。
辭卻江南三月,何處夢堪溫。
更階前新綠,空鎖芳塵。
隨風(fēng)搖曳云,不須蘭棹朱輪。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還照舊釵痕。
登樓望,柳外銷魂。
注釋
蘭棹朱輪:指游船、游車。
皓魄:指月亮。
婆羅門引·春盡夜問答
問:《婆羅門引·春盡夜》的作者是誰?
答:婆羅門引·春盡夜的作者是夏完淳
問:婆羅門引·春盡夜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婆羅門引·春盡夜是明代的作品
問:婆羅門引·春盡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 出自 明代夏完淳的《婆羅門引·春盡夜》
問: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 的下一句是 春歸不阻重門。
問:出自夏完淳的名句有哪些?
答:夏完淳名句大全
婆羅門引·春盡夜賞析
在明末文壇上,夏完淳是一位少年詩人,抗清志士,其詩詞作品多寓時(shí)事之嘆,慷慨悲壯。這首以“春盡夜”為題的詞,表面全是寫景,但聯(lián)系明朝將亡的形勢,細(xì)味“辭卻江南三月,何處夢堪溫”諸句,工麗婉曲,語極含蓄,當(dāng)是有所寄托。
- 書室揭劉元城陳了齋像以自厲我昔天臺(tái)游,偶得陳公像。以公謫是邦,祠堂懸真相。尋執(zhí)憲于衡,復(fù)得劃元城。以公子孫寓,家傳遺寫真。揭之書室內(nèi),朝夕得晤對。焉能為之役,妄意他年配。劉公色貞堅(jiān),疾惇固宜然。陳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惇京為腐草,二公長不老。汝其擇于斯,庶以傳不朽。
- 方響擊霜寒玉亂丁丁,花底秋風(fēng)拂坐生。王母閑看漢天子,滿猗蘭殿佩環(huán)聲。
- 生查子(梅)青帝曉來風(fēng),偏傍梅梢緊。未放玉肌開,已覺龍香噴。此意比佳人,爭奈非朱粉。惟有許飛瓊,風(fēng)味依稀近。
- 西齋詩物生于東,城于西兮。有信有屈,物不齊兮。彼向而笑,嗔為迷兮。惟古有道,物不群兮。大東之西,孰我賓兮?我所思兮,西方之美人兮。
- 六州齊天宇,四海洽淳風(fēng)。接寶胄,垂真檢,景祚無窮。成玉牒、日觀歸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欽檜井、云蹕巡東。國本震為宮。乾文煥炳,真祠曲密,重祥疊瑞,瓊蘊(yùn)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鴻。詢吉士,郊兆執(zhí)玉薦衷。鍾律應(yīng)、云物迎空。樂和輪囷。嘉氣蔥蔥。天神來降發(fā)沖融。玉燭四時(shí)通。星回金輅雷作解,昆蚑被惠,億載帝基隆。
- 酬鄉(xiāng)友惠詩乃翁書不遐遺,書招邀至宅書里。芳馨書秩俎豆,聲歌列紈綺。壽色竇庭椿,天芬郄枝桂。皤皤七十叟,義方嚴(yán)教子。大兒書滿架,心惟醉經(jīng)史。金朱非所樂,飲食能知味。篇章落咳唾,葩藻振奇麗。月眼老增明,三讀使予起。小兒暨若孫,未遑試以藝。具謂善吟哦,抑亦工誦記。庭蘭其在茲,芬芳殊未既。
- 卜算子陌上雪銷初,才得江梅信。翦彩盤金院落香,便覺燒燈近。樂事眼前多,春酒今年勝。好趁迎梅接柳時(shí),滿引金杯飲。
- 孟子具體而微道體本來無限量,其間細(xì)大競差殊。只爭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絕無。
- 陶兀居士贊兀兀陶陶,借書借不得。陶陶兀兀,問字問不得。是醒是醉,佛也會(huì)不得布衣簪紱,有人扶便得。
- 望織女詩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衛(wèi)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結(jié)。一心萬處懸。愿作雙青鳥。共舒明鏡前。
- 素光動(dòng)、云濤漲晚,紫翠冷、霜巘橫秋——— 柳永玉蝴蝶(重陽·五之五·仙呂調(diào))
- 遙知吊古經(jīng)行處,落紙?jiān)茻熆偸窃?/a>——— 劉宰次韻謝范黃中運(yùn)管二絕
- 秾蛾疊柳臉紅蓮。——— 晏幾道浪淘沙
-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 世上兒子徒紛紛——— 杜甫醉歌行
- 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 蘇軾和孫叔靜兄弟李端叔唱和
- 五侯賓從莫敢視,三省官僚揖者稀——— 李頎雜曲歌辭。緩歌行
- 閑檐喧鳥鵲,故榻滿埃塵。——— 王維過沈居士山居哭之
- 夢回菱曲漁歌里,身寄蘋洲蓼浦中——— 陸游題齋壁
- 有德必報(bào)之,千金恥為輕——— 李白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