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軍隊中的鼓聲、角聲在秋風中作響,城頭上的軍幟在夕陽的照耀下緩緩地飄每。 少年應當從軍,身跨戰(zhàn)馬,馳騁邊關(guān)。只要能夠從軍馳騁就十分快樂,并不要在乎由誰來帶兵。
偵察的騎兵才通過薊北,而部隊的威名已震每遼西。等打完仗,回到故鄉(xiāng)時,仍是楊柳依依的春天,時間不會太長。 征人連戰(zhàn)連勝,可以很快凱旋,閨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淚。
注釋
江月晃重山:詞牌名?!对~律》云:用《西江月》、《小重山》串合,故名《江月晃重山》。此詞每闕上三句為《西江月》體,下二句用《小重山》體。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韻。
嵩(sōng)山:古稱“中岳”,在河南省登封縣北。金宣宗興定三年(1218),元好問因避戰(zhàn)亂從三鄉(xiāng)(河南省宜陽三鄉(xiāng)鎮(zhèn))移家登封嵩山。
”從軍”二句:化用王粲《從軍》詩:”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
候騎(jì):偵察的騎兵。
薊(jì)北:薊州之北,漢唐塞北之地。
遼西:今遼寧遼河以西地區(qū)。
春閨(guī):春日的閨閣。
紅袖(xiù):代指佳人。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問答
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的作者是誰?
答: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的作者是元好問
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是金代的作品
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 出自 金代元好問的《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
問: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 的下一句是 少年鞍馬適相宜。
問:出自元好問的名句有哪些?
答:元好問名句大全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從軍之樂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寫邊塞的環(huán)境,邊塞之上,秋風蕭瑟,送來鼓角的悲鳴,城頭旌旗飄揚,落日沉沉,開篇先展示了一幅蒼涼悲壯的邊塞圖景,交代時間、地點并點明了軍旅生活,兩句呈現(xiàn)六種意象,組合成一個典型的塞上風光和軍營景象,作為人物的背景?!吧倌辍比?,推出主人公,一位瀟灑威武的少年,身跨戰(zhàn)馬,馳騁邊關(guān),在詞人眼中,這熱血少年的颯爽英姿和這粗獷壯美的邊塞相輝相映,少年點綴了邊塞的雄闊,邊塞襯托了少年的英武。他們充滿了報國熱情,洋溢著青春的浪漫氣息,只要能夠從軍馳騁就十分快樂,并不想知道由誰來帶兵。三句表現(xiàn)了少年戰(zhàn)士的愛國激情。
下片極寫從軍之樂?!昂铗T”二句,清快跳脫,意謂偵察的騎兵才通過薊北,而部隊的威名已震動遼西?!安拧焙汀耙选倍只ハ嗪魬?,表現(xiàn)了邊塞部隊威名遠揚,使敵人望風而逃的氣勢。緊接著他樂觀自信地說“歸期猶得柳依依”,打敗了敵人勝利凱旋,還趕得上楊柳依依的春天,還可欣賞春天的美景。從時間上照應上片“秋風”,秋天出征,春天凱旋,部隊的戰(zhàn)斗力之強顯而易見。最后以“春閨月,紅袖不須啼”作結(jié)。在春暖花開之時,那守在閨中的紅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為思夫念遠而悲啼了。結(jié)尾一反從前閨婦思親的哀怨之情,充滿了勝利的喜悅與期盼。
全詞襟懷開闊,意氣風發(fā),自始至終洋溢著報國從軍,積極樂觀的豪邁之情,給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 寶鼎現(xiàn)樂府多傳之。惜其止敘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隱居士用韻以補其遺。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才半月、東君雨露,無限韶華生寶砌。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幣紅蕖紺蕊。況對峙、鰲峰赑屃,不隔蓬萊弱水。圣主有樂升平意。引芝華、雙輦凝翠。紛萬俗、歌謠弦管,聲混鶯吟喧鳳吹。更漏永、正冰輪掩映,光接康衢萬里。似移下、一天星斗,妝點都城表里。清警蹕、忽登樓,簇彩仗、錦襦絲履??锤虃魅f顆,恩浹王公近侍。散異卉覆千官醉。競捧瑤觴起。愿歲歲、今宵宴賞,春滿山河百二。
- 梧桐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廣葉結(jié)青陰,繁花連素色。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 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 靜臥棲霞寺房望徐祭酒詩絕俗俗無侶。修心心自齋。連崖夕氣合。虛宇宿云霾。臥藤新接戶。欹石久成階。樹聲非有意。禽戲似忘懷。故人市朝狎。心期林壑乖。唯憐對芳杜。可以為吾儕。
- 蝶戀花·春暮遙夜亭皋閑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 南歌子(早春感懷)命嘯無人嘯,含嬌何處嬌。江南煙水太迢迢。璧月瓊枝空想、夜和朝。目斷腸隨斷,魂銷骨更銷?,嵈帮L雨不相饒。猶似西湖一枕、聽寒潮。
- 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云連萬木夕沈沈,草色泉聲古院深。聞?wù)f羊車趨盛府,何言瓊樹在東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風月懷賢此夜心。惆悵送君身未達,不堪搖落聽秋砧。
- 寄楊侍御(一作包何詩)一官何幸得同時,十載無媒獨見遺。今日不論腰下組,請君看取鬢邊絲。
- 偈頌二百零五首清徹性空水,圓明凈智身。個中不洗體,直下了無塵。有成佛,有降神。有彼岸,有迷律。哆哆和和此其始,膠膠綴綴此其因。底時節(jié),釋迦文,惡水驀頭澆莫嗔。何須念彼觀音力,自然還著於本人。
- 閉戶冠蓋長安幾番新?放翁只似向來貧。滿窗紅日價無敵,半榼新醅香動人。宴坐心光無蔽障,橫眠踵息自清勻。世間不用詢名字,身是無懷上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