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國亡家破之際我能到哪去呢?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樣。(于日和岳飛的墓都在西湖邊))
于忠肅(于日)的句績可與日月同輝,岳武穆曾經(jīng)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朝廷給他在西湖邊建了祠廟。
很慚愧我抗清復(fù)明大業(yè)未成,手無寸句,卻想和這兩位葬在一起。我憑借一顆赤誠之心,想在西子湖畔有一處我的安息之地。
以后有那么一天,在很多素車白馬趕到浙東來向我吊喪的路上,東海將會掀起憤怒的狂濤,那狂濤難道是葬在鴟夷里的伍子胥所化的嗎?
注釋
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輝的意思。于氏,指于日,見于日《出塞》作者簡介。
乾坤句:乾坤,天地。岳,指岳飛,見岳飛《送紫巖張先生北伐》作者簡介。
赤手:空手。
借一枝:即借一枝棲,李義府《詠鳥》:“上林無限樹,不借一枝棲”。
素車:素車白馬,指送喪的行列。
怒濤句:鴟夷,革囊,《國語》:吳國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諫吳王,吳王不悅,“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鴟夷而投之于江?!焙笕藗髡f,伍子胥尸體投江之日,天也被激怒了,江潮特別洶涌,也有說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
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問答
問:《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的作者是誰?
答: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的作者是張煌言
問: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是明代的作品
問: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strong>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出自 明代張煌言的《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
問: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的下一句是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問:出自張煌言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煌言名句大全
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賞析
詩題辭故里,而詩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辭人世。面對死亡的命運(yùn),抗清英雄張煌言在詩中所抒發(fā)的,不是對生的留念,也不見半點(diǎn)悲戚。充塞全詩的是強(qiáng)烈的國家民族意識,以及身雖死而志不移的豪壯情懷。首聯(lián)點(diǎn)題,述及辭故里、向杭州之行,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謙、岳飛,魂歸西湖。二三兩聯(lián)承此而展開,既表達(dá)對于、岳二人的景仰之情,又為自己能夠為國家民族利益而獻(xiàn)身感到自豪。尾聯(lián)為全詩情感發(fā)展的高潮,慷慨悲壯之氣震撼人心。
- 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xué)有難易乎?學(xué)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xué),則易者亦難矣?! ∥豳Y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xué)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xué)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xué)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禪者游方金風(fēng)露浥菊花秋,杞棘當(dāng)途何處游。衡岳康廬相撞著,恐伊未是汝同流。
- 益州人吏語錄事意,與天通,益州司馬折威風(fēng)。
- 病中疏簾薄幔對青燈,鸜鵒喧喧自轉(zhuǎn)更。風(fēng)雨渺漫人臥病,地爐湯鼎更悲鳴。
- 清江曲屬玉雙飛空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一岸霜。扁舟擊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發(fā)。萬事不理醉復(fù)醒,長占煙波弄明月。
- 鳳棲梧 寄同道世事紛紛何事苦。死去生來,輪販無停住。有幸高真開法宇。引人同上無生路。路上行人當(dāng)聽屬。屬付虔誠,念道忘思慮。清靜功夫昭且著。
- 次韻敖侄書懷傳家累世奉遺經(jīng),竊祿清朝足代耕。雖是丹心比葵藿,其如黧貌點(diǎn)冠纓。時乎易失年加我,來者安知畏后生。戒飭爾曹惟道術(shù),逢辰須用佐安平。
- 行香子不愛嬌奢。不喜繁華。身穿著、百衲袈裟。行中乞化,坐演三車。卻怕人知,怕人問,怕人夸。雪竹交加。玉樹槎牙。一枝開、五葉梅花。東村檀越,西市恩家。但去時齋,閑時講,坐時茶。
- 萬州曉發(fā)放舟乘漲還寄蜀中親朋空蒙巖( 一作微 )雨霽。爛熳曉云歸。嘯旅乘明發(fā)。奔橈騖斷磯。蒼芒林岫轉(zhuǎn)。絡(luò)繹漲濤飛。遠(yuǎn)岸孤煙出。遙峰曙日微。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曲直( 一作折 )多( 一作還 )今古。經(jīng)過失是非。還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謝千金子。江海事多違。
- 初除官,蒙裴常侍贈鶻銜瑞草緋袍魚袋,因謝新授銅符未著緋,因君裝束始光輝?;萆罘妒褰惻圪?,榮過蘇秦佩印歸。魚綴白金隨步躍,鶻銜紅綬繞身飛。明朝戀別朱門淚,不敢多垂恐污衣。
- 10麻花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