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秋天的景象蕭索,西風(fēng)凄厲,使梧桐落盡葉子,又送來了幾聲新燕的鳴叫聲,幾聲稀疏的號角聲。秋景秋聲都那么悲涼,促動游子思歸的心。四處漂泊,又加上離愁時時壓著心頭。當(dāng)初分別時曾相約在秋天菊花盛開時重逢,然而年年辜負了這約會的日期,無法相見。遙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簾幕內(nèi),對方一定不知怎樣地在忍受著這相思的煎熬和獨處的寂寞。
注釋
⑴孤負:辜負。
⑵黃花:菊花。
憶秦娥·秋蕭索問答
問:《憶秦娥·秋蕭索》的作者是誰?
答:憶秦娥·秋蕭索的作者是黃機
問:憶秦娥·秋蕭索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憶秦娥·秋蕭索是宋代的作品
問:憶秦娥·秋蕭索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秋蕭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蕭索 出自 宋代黃機的《憶秦娥·秋蕭索》
問:秋蕭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蕭索 的下一句是 梧桐落盡西風(fēng)惡。
問:出自黃機的名句有哪些?
答:黃機名句大全
憶秦娥·秋蕭索賞析
這首詞寫游子的傷秋懷人之情。首句寫出了獨處孤旅,雙在秋風(fēng)葉落之時縈繞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溫暖的呼喚,為古今詩詞的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的定下了蕭殺的基調(diào)。接著便展開具體描繪?!耙蝗~落,天下盡知秋”,秋天,本來就容易引起離人的愁緒,更何況此時此刻已不是黃葉方飄的初秋,而是“梧桐落盡”的深秋呢?詞人于“西風(fēng)”下著一“惡”字,感情色彩十分強烈。然而“西風(fēng)”之“惡”還不止于落盡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此調(diào)疊句之格,在強調(diào)“西風(fēng)惡”三字后,又引出“數(shù)聲新雁,數(shù)聲殘角”,幽咽凄厲,聲聲扣擊著游子的心扉。這樣,整個上片寫出了一派濃重的秋意,為下文寫游子的愁緒渲染了氛圍。梧桐葉落、西風(fēng)、雁聲等意象的描寫,為下闕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發(fā),奠定了基調(diào)?!半x愁不管人飄泊”。離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這里卻將它擬人化,“離愁”完全不顧及游子四處飄泊的痛苦處境,久久不去,折磨著人的心靈。“不管”二字,包含著多少無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負黃花約”,游子的離愁如此難以排遣,原來更有著期約難踐的歉疚。想當(dāng)初,臨別這際,自己與戀人相約在菊花開放的的秋天重逢??墒牵ㄩ_幾度,人別數(shù)載,事與愿違,年年負約,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腸寸斷!緊接著,作者又用疊句將筆觸伸向天邊,從戀人的角度寫情。有味的是,作者只是描寫了她的居處:“幾重庭院,幾重簾幕”。然后,戛然而止,這就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余地。那深深庭院里、重重簾幕中的人兒是怎樣忍受著相思的煎熬和獨處的孤寂,年復(fù)一年地翹首盼望游子歸來,已是不言而喻了??傊?,此篇以直筆寫游子離愁,以墨寫閨人之幽怨,兩地相思,一種情愫,在蕭殺秋景的環(huán)境中,更顯得深摯動人。
- 眠睡病夫不睡情須怨,老子難眠思卻清。況復(fù)斗橫催角引,梅花爛熳散秋聲。
- 送新羅客歸君家滄海外,一別見何因。風(fēng)土難知教,程途自致貧。浸天波色晚,橫吹鳥行春。明發(fā)千檣下,應(yīng)為更遠人。
- 寄秀峰烏石長老三年魚雁杳相聞,閩浙雖分意不分。幾度臨風(fēng)揩老眼,冷看烏石嶺頭云。
- 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一本無粒字)塘莊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jié)好煙光。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風(fēng)急嶺云飄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 重葉梅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不許冰壺薦。
- 村飲無念無營飽即嬉,老翁真?zhèn)€似嬰兒?;桤娢磩酉群ㄕ恚丈先褪瞧饡r。
- 家園即事十三首綠陰樂靜未號蟬,藕葉扶嬌泛水眠。輸殺蜂屯深閉壁,峙糧宿飽蜜中邊。
- 泛霅溪旱嘆連旬塘水渾,移舟來泛霅溪云。溪邊釣隱如無恙,那不嗤人骨俗氛。
- 感時二首衣冠迷魚衛(wèi),食飲嘆荊揚。夜雨思鄉(xiāng)近,秋風(fēng)客夢長。莫言游帝所,要且狩河陽。丞相如求士,當(dāng)求張子房。
- 悼棲真古帆和尚高梧枝折鳳皇飛,山色凝愁似死灰。惆悵暮春風(fēng)雨暗,百禽多噪鬧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