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當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的堤上,看見碧綠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著青袍,位居下僚。
今天,我的心情隨著汝水的春波而晃動;你的興致,想來一定是跟隨著并州城門上的月亮,漸漸升高。
哎,這世上難道會州有千里馬?不,只不過是人群中找不到善于相馬的九方皋。
家鄉(xiāng)有船可載酒有網(wǎng)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著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注釋
平輿: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六十里。
李子先:黃庭堅的同鄉(xiāng)好友,時在并州(山西太原)任小官。
并(bīng)州:為古代地名?!妒酚洝肺宓郾炯o中講:“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毕鄠饔碇魏樗瑒澐钟騼?nèi)為九州。據(jù)《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山西漢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漢保定市一帶地區(qū)。漢武帝時,置并州刺史部,為十三刺史部之一,約當今山西漢大部,河北漢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部分地。治所在今山西太原。ni
前日:前些日子;往日。
幽人:隱士。此指品行高潔的人。
吏曹:官署名。.東漢置,掌管選舉、祠祀之事。后改為選部,魏晉以后改稱吏部。泛指官吏。
青袍:漢以后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汝水:源出河南嵩縣,東流注入淮河。
并門:指并州。
九方皋: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他曾為秦穆公求得千里馬。
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問答
問:《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的作者是誰?
答: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的作者是黃庭堅
問: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是宋代的作品
問: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出自 宋代黃庭堅的《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問: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的下一句是 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
問:出自黃庭堅的名句有哪些?
答:黃庭堅名句大全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賞析
詩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為“懷”字提供豐富的內(nèi)容?!坝娜恕敝咐钭酉?,他在并州作小官?!扒嗯邸笔窍录壒賳T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倍鸥υ姡骸巴〔輥y青袍?!焙胁槐灰娪玫囊馑?。這里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為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三四句承首聯(lián)中“各在異地”的含義,敘遙相思念之情這兩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時在平輿,地近汝水。前句寫自己,后句寫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樣都用實寫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詩人頗覺親切。
五六句承首聯(lián)中“各不得志”的含義,寫無人理解的憤懣。這兩句詩措辭自然,對仗工穩(wěn)而又意在言外,顯示出詩人錘煉語言的深厚功力。黃庭堅曾以此聯(lián)示人,并說讀這兩句可以得律詩之法?!队^林詩話》對這兩句詩從形式上加以評論,說:“杜牧之云:‘杜若芳州翠,嚴光釣瀨喧?!艘远排c嚴為人姓相對也。又有‘當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朱云對白日,皆為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為偏枯,反為工也。如涪翁(黃庭堅號)‘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持(當為“得”)九方皋’,尤為工致?!薄盾嫦獫O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二)從內(nèi)容上著眼加以評論,說:“魯直(黃庭堅字)《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娒饨^相似,蓋嘆知音者難得耳。”足見這兩句詩受到人們的推重。
末二句寫出全詩的主旨,勸李子先也解官歸故里,與詩人同游。其中“歸來”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緊接著又下一個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詩人猶嫌不足,同時還用水漲花落、漁船載酒構(gòu)成一幅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畫,勸歸之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黃庭堅作詩,最講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說:“山谷之妙,起無端,接無端,大筆如椽,轉(zhuǎn)折如龍虎,掃棄一切,獨提精要之語。每每承接處,中亙?nèi)f里,不相聯(lián)屬,非尋常意計所及?!边@首詩用“幽人佐吏”開篇,以“故溪篙深”作結(jié),很像是無首無尾,然而橫空出語,收束有力。各聯(lián)之間,首聯(lián)說官卑,頷聯(lián)寫春興,頸聯(lián)嘆九方皋之罕見,尾聯(lián)敘故溪之可游,每聯(lián)下語也如同不知其所從來。但細味詩意,脈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為從內(nèi)容上講,詩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動”、“興高”,并不僅僅是感覺到“春波”、“夜月”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這樣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極容易作千里馬、九方皋之嘆,慨嘆之余,希望能退隱于酒船漁網(wǎng)之間,也就是順理成章了。從結(jié)構(gòu)上看,首聯(lián)總提,中間兩聯(lián)分議,末聯(lián)收攏,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變化,又做到了天衣無縫。
- 奉和泛江詩春江下白帝。畫舸向黃牛。錦纜回沙磧。蘭橈避荻洲。濕花隨水泛??粘仓饦淞?。建平船{姊女=木}下。荊門戰(zhàn)艦浮。岸社多喬木。山城足逈樓。日落江風靜。龍吟回上游。
- 過岳冠山二首駕潮風急浪翻磯,舟子操舟不自持。若使畏涂知勇退,世間何處更乘危。
- 秀實惠簡問閑居消息有滴水滴凍之語以詩報之氣血扶輿夢幻身,用多補少不調(diào)勻。如今滴水滴凍客,便是貪花貪酒人。發(fā)白容衰爭早晚,官榮家富費精神。空花若爭揩摩盡,方識人間一笑春。
- 在紫霄夫人席上作昔時訓子西河上,漢使經(jīng)過問妾緣。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間喚作幾千年。
- 冽井冽彼井泉,蓮華斯名。有美一人,於焉載沈。會也不二,昊天曰明。父之我愛,曷慰我心。
- 十二月十五日晚宿余杭步孰令牽率到錢塘,朝暮隨人作酒狂。蛻殼喜離城市路,發(fā)蒙驚見水云鄉(xiāng)。四方上下乾坤闊,萬里東西日月望。向來樓居不得句,此夕葉舟吟興長。
- 鷓鴣天(劉雅)醉捻花枝舞翠翹。十分春色賦妖嬈。千金笑里爭檀板,一搦纖圍間舞腰。行也媚,坐也嬌。乍離銀闕下青霄。檀郎若問芳笄記,二月和風弄柳條。
- 唐刺史冒天海國皆王土,萬里明珠貢天府。一從官守失仁人,牛馬驅(qū)除化豺虎。蠻衣有習黃巾帽,蠻旗無字題王號。九重天子矜蠻情,黃敕加官非賞盜。君不見溪蠻改過歸大唐,世授刺史以為常。於乎,坐令白雉修職貢,可是于今無越裳。
- 送僧歸江東(一作岐下送蒙上人歸天臺)坐徹秦城夏,行登越客船。去留那有著,語默不離禪。葉擁臨關(guān)路,霞明近海天。更尋同社侶,應(yīng)得虎溪邊。
- 柳枝辭十二首把酒憑君唱柳枝,也從絲管遞相隨。逢春只合朝朝醉,記取秋風落葉時。南園日暮起春風,吹散楊花雪滿空。不惜楊花飛也得,愁君老盡臉邊紅。陌上朱門柳映花,簾鉤半卷綠陰斜。憑郎暫駐青驄馬,此是錢塘小小家。夾岸朱欄柳映樓,綠波平幔帶花流。歌聲不出長條密,忽地風回見彩舟。老大逢春總恨春,綠楊陰里最愁人。舊游一別無因見,嫩葉如眉處處新。蒙蒙堤畔柳含煙,疑是陽和二月天。醉里不知時節(jié)改,漫隨兒女打秋千。水閣春來乍減寒,曉妝初罷倚欄干。長條亂拂春波動,不許佳人照影看。柳岸煙昏醉里歸,不知深處有芳菲。重來已見花飄盡,唯有黃鶯囀樹飛。此去仙源不是遙,垂楊深處有朱橋。共君同過朱橋去,索映垂楊聽洞簫。暫別揚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屬何人。一帆歸客千條柳,腸斷東風揚子津。仙樂春來按舞腰,清聲偏似傍嬌饒。應(yīng)緣鶯舌多情賴,長向雙成說翠條。鳳笙臨檻不能吹,舞袖當筵亦自疑。唯有美人多意緒,解依芳態(tài)畫雙眉。
- 閭里歡將絕,朝昏望亦迷——— 盧綸客舍苦雨即事寄錢起郎士元二員外
- 隔窗愛竹有人問,遣向鄰房覓戶鉤——— 李益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
- 持節(jié)浙東,六十年前,紫陽老師——— 趙希汰沁園春
- 歌聲不出長條密,忽地風回見彩舟——— 徐鉉柳枝辭十二首
- 點著直行三萬里,至今腳跡少人知——— 釋師范次韻題大梅常禪師塔
- 雖無成立效,庶以去思論。——— 張九齡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
- 交猶及前輩,語不似今人。——— 唐彥謙吊方干處士二首
- 從開一朵朝衣色,免踏塵??措s花。——— 章孝標劉侍中宅盤花紫薔薇
- 吾今已定漁樵約,勛業(yè)煩公一輩人——— 陳傅良再次韻簡新第諸人
- 論議每先諸將勇,規(guī)模仍襲仲兄賢——— 韓維棣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