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
乾桃熏李非時(shí)物,置案盈盤不次恩。
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詠劉琨。
嘗聞食奠陳王業(yè),知是豳公幾世孫。
注釋
【原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十一賜果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問答
問:《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的作者是誰?
答: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是宋代的作品
問:前日宮醪賜玉尊,今朝持果小黃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前日宮醪賜玉尊,今朝持果小黃門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
問:前日宮醪賜玉尊,今朝持果小黃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前日宮醪賜玉尊,今朝持果小黃門 的下一句是 乾桃熏李非時(shí)物,置案盈盤不次恩。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冷泉亭和賈秋壑韻重到古招提,青松舊□圍。泉聲流澗遠(yuǎn),亭影帶云微。小雨隨風(fēng)去,殘花逐絮飛。白猿呼不應(yīng),人世幾斜暉。
- 人月圓 趙君錫再得雄君家陰德多多種,重得讀書郎。掌中驚看,隆顱犀角,黛抹朱妝。最堪歡處,靈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須記,于門高大,車馬煌煌。
-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陌上兒童說,時(shí)清長吏賢。豈能無樸教,不過示蒲鞭。采彼輕柔質(zhì),施諸牧御權(quán)。坐令強(qiáng)梗者,若撻市朝然。院舍棠陰合,圜扉草色鮮。弛答能敗子,威愛貴兼全。
- 李迅甫送蟹平生嗜此龜蒙蟹,便無錢也多多買。瞥見風(fēng)姿已瀟瀟,一呷橙虀酒如澥。
- 錢塘春感六首周南風(fēng)俗漢衣冠,五色云中憶駐鑾。瓔珞檜高藏白獸,蕊珠花發(fā)降文鸞。河通織女機(jī)絲濕,雨歇巫娥翠黛寒。滿地吳山誰灑淚?一江春水獨(dú)憑闌。
- 禹廟書稱堯舜沒,禹獨(dú)錫成功。須信賓天去,何疑窆石空。市聲朝夕變,山色古今同。誰與明真理,蒼崖松柏風(fēng)。
- 滿庭芳恬淡家風(fēng),寂寥活計(jì),無為無作無言。行住坐臥,莫放馬猿顛。性有調(diào)和柔弱,觸來無火無煙。通真理,無情無欲,無罪亦無愆。諸公休外覓,天真一點(diǎn),元在心間。被黑云遮障,不計(jì)余年。好用清風(fēng)吹散,云收處、露出青天。森羅見,一輪明月,光耀照無邊。
- 乞梅曾宏甫二首尋梅不惜上南坡,傍險(xiǎn)沖泥奈老何。寂寞僧窗禪榻畔,好枝還解送人麼。
-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其四巽堂山前三秦道,車馬不遑息。日出紅塵生,不見青山色。峰巒未嘗改,往意自奔迫。誰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俯聽辨江聲,卻立睨石壁。藤蘿自太古,松竹列新植。暑簟臥清風(fēng),寒樽對(duì)佳客。試問東行人,誰能同此適。
- 落梅再著晚花數(shù)日春風(fēng)不柰暄,梅花落盡凈無痕。卻將晚莟重收拾,更放南枝第二番。
- 逢師入山日,道在石橋邊。——— 項(xiàng)斯寄石橋僧
- 太守留金印,夫人罷錦軒——— 王維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 傾城幼客。——— 方千里蘭陵王
- 茫茫歸路在何處,砧杵一聲心已摧。——— 劉威早秋歸
- 觥籌交錯(cuò)舞傞傞,延得嫦娥泛醁波——— 陳起舉葦航適安飲
- 頗厭人間枯槁句,裁云剪月畫三秋——— 陳子龍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歸復(fù)相訪,贈(zèng)之以詩
- 乞得此身終芰制,亂山茅屋兩三間——— 王之道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
- 投筆急裝須快士,令人絕憶獨(dú)孤生——— 陸游秋雨嘆
- 城郭休過識(shí)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
- 色不形兮意孚,每厚顏於曩賢——— 陳造行春辭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