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新住到孟城口,可嘆只見衰柳而不見昔日種柳之人。
以后來到這里居住而追念現(xiàn)在的又是何人呢?我們不必徒然地悲嘆這里昔日的主人。
注釋
孟城坳(ào):是輞川風景點之一,有古城墻。坳,低洼的地方。
新家:新住到。
來者:后來的人。
復:又。
空:徒然地。
昔人:過去的人。
孟城坳問答
問:《孟城坳》的作者是誰?
答:孟城坳的作者是王維
問:孟城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孟城坳是唐代的作品
問:孟城坳是什么體裁?
答:五絕
問: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出自 唐代王維的《孟城坳》
問: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的下一句是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孟城坳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精練含蓄,耐人尋味。王維新近搬到孟城口,卻可嘆那里只有疏落的古木和枯萎的柳樹。這里的“衰”字,不僅僅說“柳”而已,而是暗示出一片衰敗凋零的景象。有衰必有盛,而何以由盛而至衰,令人不堪目睹呢?這就透露出悲哀的感情。
接著,詩人給自己排解。我在這里安家是暫時的,以后來住的還不知是誰,我又何苦去悲哀呢?過去那種古樹參天、楊柳依依的盛景,原是前人所有的,我又何必為前人所有而悲呢?這豈非徒然傷感嗎?
王羲之《蘭亭集序》里講到聚會時的“欣于所遇”,到“情隨事遷”的感概,即一喜一悲,認為“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王維在這里感嘆盛景的被破壞,含有今之視昔而悲之意;而“來者”,自然又會有后之視今的感嘆。這是發(fā)人深思的。
孟城口本為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宋曾以文才出眾和媚附權貴而顯赫一時,后兩度貶謫,客死異鄉(xiāng)。這所輞川別墅也就隨之荒蕪了。如今王維搬入此處,觸景傷情,透露出他難言的心曲。此時,李林甫擅權,張九齡罷相,這使王維帶著深深的失望和隱憂退隱輞川,故當他看到目前這一衰敗景象時,心緒再也不能平靜,很自然地想到別墅的舊主人,自己今日為“昔人”宋之問而悲,以后的“來者”是否又會為自己而悲?這正是詩人不愿去思考而又難以擺脫的思緒。詩人言“空悲”,實際上是一種更深沉的悲,是一種潛隱在心底的痛苦。后來,王維經常在輞川一帶逍遙吟誦,但始終無法消釋這種沉郁而又幽憤的心情。
(周振甫)
- 寄云泉僧永頤書來只說住高峰,不記松林第幾重。欲揀青巒問茅舍,秋山一樣白云封。
- 題崔愨畫白鷺伺龜能言元緒已失計,潛來公子尤多機。藏頭殼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歸。
- 同沉右率諸公賦鼓吹曲名 芳樹早翫華池陰。復影滄洲枻椅柅芳若斯。葳蕤紛可結。霜下桂枝銷。怨與飛蓬折。不廁玉盤滋。誰憐終委絕。
- 令狐相公見示河中楊少尹贈答,兼命繼之兩首新詩百字馀,朱弦玉磬韻難如。漢家丞相重征后,梁苑仁風一變初。四面諸侯瞻節(jié)制,八方通貨溢河渠。自從卻縠為元帥,大將歸來盡把書。
- 出門寄弟睹子得半年腿臥近方仁,一出門來拂濯身。交十月天村影好,連三日雨晚晴新。青山無語自知我,黃葉是愁還可人。誰信幽居便忘世,漁樵亦自有經綸。
- 魚游春水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煙光如洗,幾片花飛點淚。清鏡空余白發(fā)添,新恨誰傳紅綾寄。溪漲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懷易醉。十二欄干慵遍倚。雙鳧人慣風流,功名萬里。夢想濃妝碧云邊,目斷歸帆夕陽里。何時送客,更臨春水。
- 游北山洞神宮悶見塵中光景促,仙鄉(xiāng)來禮紫陽君。人居淡寂應難老,道在虛無不可聞。松檜穩(wěn)棲三島鶴,樓臺閑鎖九霄云。羨師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 贈趙主簿不語不食本非學仙者,一日與仙期。絕粒自無術,不言不謂癡。倚筇看鶴語,分果飼猨饑。何似歸山好,山中有紫芝。
- 鷲峰苔峰只就階基列,臥榻云窗煙翠涼。老去山中貪勝賞,只應迢遞負三湘。
- 雙鵲蒼然東阿松,上有烏鵲枝。雙雙噪西風,而背夕陽歸。雙飛復雙止,長與蒼松期。饑啄鼎(左口中邕左隹)囀巔,渴飲閩水湄。莫苦飛太遠,咫尺成相思。
- 豪橫當年氣吐虹,蕭條晚節(jié)鬢如蓬——— 歐陽修答資政邵諫議見寄二首
- 我欲著鞭歸路日,更期相過水云鄉(xiāng)——— 袁說友季提刑自夔憲知常德府
-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黃庭堅登快閣
- 供養(yǎng)五臺曼殊象,阇黎疑未識真宗——— 乾隆黛螺頂
- 新年宴樂坐東朝,鐘鼓鏗锽大樂調。——— 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
- 明年春晚,松江笠澤,歸約追游——— 李曾伯眼兒媚(和八窗叔韻送之)
- 朝聽尚壯急,暮聞已衰遲——— 王安石今日非昨日
- 一枝誰寄長安去——— 毛滂玉樓春(定空寺賞梅)
- 鶴書曾詔赴宸京,歸作分形化景人——— 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十二代諱仲常字德潤
- 太平也,且歡娛,不惜金尊頻倒。——— 蔡挺喜遷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