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全唐詩:卷114_7
賦得岸花臨水發(fā)問答
問:《賦得岸花臨水發(fā)》的作者是誰?
答:賦得岸花臨水發(fā)的作者是包融
問:賦得岸花臨水發(f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賦得岸花臨水發(fā)是唐代的作品
問:賦得岸花臨水發(fā)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出自 唐代包融的《賦得岸花臨水發(fā)》
問: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的下一句是 朝開川上日,夜發(fā)浦中霞。
問:出自包融的名句有哪些?
答:包融名句大全
- 宮詞焚香重熨赭黃衣,恐怕朝陽進(jìn)御遲。禁鼓五更交早直,歸來還是立班時。
- 寄孫學(xué)長孝思短檠方冊不增窮,窮到無錐文字工。與我心同如印印,使人意快似風(fēng)風(fēng)。江山信筆機(jī)之熟,天地忘懷氣所充。耆舊錄中書隱德,其他無以易龐公。
- 示禪人寫華嚴(yán)經(jīng)毗盧大經(jīng)卷,塵識久埋藏。上人筆端力,掇出放毫光。笑他自城游歷,自倒自起自忙。江天月曉,夢破斜陽。一印印定,無法商量。
- 和錢德循古意二首之二維漢南有箕,垂象列三辰。長司簸揚(yáng)職,糠秕居前塵。
- 衡陽別妙喜老師倒騎鐵馬渡瀟湘,澗草巖花不覆藏。回雁峰高親到頂,了無佛法可商量。
- 有感呢喃燕賀廈,嘹嚦鴻漸磐。戀主江南暖,來賓塞北寒。炎涼有變易,去就無留難。勿嫌烏鵲噪,朝朝止屋端。
- 朝中措(丁亥益陽賀王宜之)眉間黃色喜何如。花縣拜恩初。五品榮頒命服,十行祗奉天書。萱堂繡閣,均封大邑,盛事同居。此日銀章朱紱,行看玉帶金魚。
- 和王子元過大庾嶺秦皇戍五嶺,茲為楚越隘。尉佗去黃屋,舟車通海外。峭巘倚云漢,推輪日傾害。賢哉張令君,鐫鑿濟(jì)行邁。地失千仞險,途開九野泰。安得時人心,盡夷陰險閡。
- 秋日感懷洛陽岐路信悠悠,無事辭家兩度秋。日下未馳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荷衣半浸緣鄉(xiāng)淚,玉貌潛銷是客愁。說向長安親與故,誰憐歲晚尚淹留。
- 浣溪沙·十二紅簾窣地深標(biāo)簽:寫人十二紅簾窣地深,才移刬襪又沉吟。晚晴天氣惜輕陰。珠衱佩囊三合字,寶釵攏髻兩分心。定緣何事濕蘭襟。
-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fēng)愁殺峭帆人——— 李白橫江詞其三
- 男兒出處自有時,何須銳意楚狂子——— 鄧肅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紀(jì)德十一首
- 綠楊城郭雨凄凄,過盡千輪與萬蹄——— 韋莊和同年韋學(xué)士華下途中見寄
- 陋屋略如營窟世,淳風(fēng)不減結(jié)繩時——— 陸游即事
- 堆床屏丸散,養(yǎng)體親滋味——— 陳宓病后寄鄭自正
- 十分無面目,一味得人憎——— 釋原妙師子院明初院主請
- 老子今朝不用扶,雨涼百病一時蘇——— 陸游初夏雜興
- 夸士十漿須五饋,癡人一帚享千金——— 劉克莊寄題心泉
- 園林應(yīng)得趣,巖谷自為名。——— 許棠題鄭侍郎巖隱
- 不見獨(dú)醒人,愁對湘妃語。——— 楊冠卿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