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趙排岸兼簡汪尉
趙侯縹緲塵外人,肯艤歸舟問幽獨。
冰壺炯炯當(dāng)九秋,巖電熠熠懸雙目。
小家樽俎解咄嗟,卷褥或能營酒肉。
從容不待投轄留,坐來屢跋銅盤燭。
酒酣辭鋒不受觸,脫手詩成驚破竹。
雄才偉論兩超絕,磊嵬大稱此腰腹。
定多欬唾到銀筆,自可風(fēng)標(biāo)藏畫軸。
別去日月詎幾馀,豐悴真成手翻覆。
慈烏絕哺心糜碎,脊令斷行淚陸續(xù)。
化兒與人底異情,念君胡寧耐荼毒。
詩腸只作饑?yán)缀?,譚舌未免窮涂哭。
肉割鷺股竟何補(bǔ),書憑雁翼慚虛辱。
退之方急一簞食,少陵徒思萬間屋。
語追競病代舍寬,王將軍家祿千斛。
奮蜚行矣君有待,否泰更之吾已熟。
豈容步仞局赤驥,會見青冥上黃鵠。
奉川之汪乖崖上,有粟如阜金如粟。
載寬縣籍償丁算,長與饑民共年谷。
一牛鳴地監(jiān)河侯,盍令顏闔能饘粥。
贈趙排岸兼簡汪尉問答
問:《贈趙排岸兼簡汪尉》的作者是誰?
答:贈趙排岸兼簡汪尉的作者是陳造
問:贈趙排岸兼簡汪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贈趙排岸兼簡汪尉是宋代的作品
問:二年挽眉簿書俗,分無足音到空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二年挽眉簿書俗,分無足音到空谷 出自 宋代陳造的《贈趙排岸兼簡汪尉》
問:二年挽眉簿書俗,分無足音到空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二年挽眉簿書俗,分無足音到空谷 的下一句是 趙侯縹緲塵外人,肯艤歸舟問幽獨。
問:出自陳造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造名句大全
- 送趙吏部撫槎泝銀潢,手探支機(jī)石。天孫繭甕絲,擬補(bǔ)袞五色。星斗光離離,欲見無羽翼。舊恩倘可報,殺身奚足惜。
- 玉樓春狂歌擊碎村醪。欲舞還憐衫袖短。身如溪上釣磯閑,心似道旁官堠懶。山中有酒提壺勸。好語多君堪鮓飯。至今有句落人間,渭水西風(fēng)黃葉滿。
- 題畫廿四首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補(bǔ)柴門葉補(bǔ)衣。不起竹床頭似雪,已無心去問襌機(jī)。
- 上水遣懷我衰太平時,身病戎馬后。蹭蹬多拙為,安得不皓首。驅(qū)馳四海內(nèi),童稚日糊口。但遇新少年,少逢舊親友。低顏下色地,故人知善誘。后生血氣豪,舉動見老丑。窮迫挫曩懷,常如中風(fēng)走。一紀(jì)出西蜀,于今向南斗。孤舟亂春華,暮齒依蒲柳。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蹉跎陶唐人,鞭撻日月久。中間屈賈輩,讒毀竟自取。郁沒二悲魂,蕭條猶在否。崷崒清湘石,逆行雜林藪。篙工密逞巧,氣若酣杯酒。歌謳互激遠(yuǎn),回斡明受授。善知應(yīng)觸類,各藉穎脫手。古來經(jīng)濟(jì)才,何事獨罕有。蒼蒼眾色晚,熊掛玄蛇吼。黃羆在樹顛,正為群虎守。羸骸將何適,履險顏益厚。庶與達(dá)者論,吞聲混瑕垢。
- 和巧松秦人無故起阿房,赤立千林赭眾岡。更覓長生游海上,不鈄松實作津梁。
- 仙隱觀秋日閒十日,面懷秋山空。煙霞固常態(tài),敗葉鋪山紅。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禿翁。相看各蕭索,事付不語中。二輪固代謝,四季弭初終。義霜素凄慘,溫律復(fù)沖融。相期保歲寒,木末回春風(fēng)。
- 喜晴應(yīng)詔勑自疏韻詩御辯誠膺錄。維皇稱有建。雷澤昔經(jīng)漁。負(fù)夏時從販。柏梁驂駟馬。高陵馳六傳。有序?qū)儋e連。無私表平憲。河堤崩故柳。秋水高新堰。心齋愍昏墊。樂徹憐胥怨。禪河秉高論。法輪開勝辯。王城水鬬息。洛浦河圖獻(xiàn)。伏泉還習(xí)坎。歸風(fēng)已回巽。桐枝長舊圍。蒲節(jié)抽新寸。山藪欣藏疾。幽棲得無悶。有慶兆民同。論年天子萬。
- 雪動地風(fēng)初作,披空雪遽鋪。幽能吐山岳,遠(yuǎn)至卷江湖。藹藹才迷屋,紛紛遂塞途。月疑常掛曉,日為不成晡。徒倚詩難狀,憑陵酒易無。近人憎犬躍,在野想鷹呼。勢重微摧壓,滋深快洗蘇。當(dāng)憂竹柏折,且救蕙蘭枯。順喜遵時令,寒寧恤貧軀。年豐物無癘,此外亦何須。
- 通新代者書偶作庭陰日日杜鵑啼,問我胡為未賦歸。官況苦如梅豆小,人情輕似柳綿飛。三年獨自知操縱,兩耳從他說是非。瓜戍喜催新代者,獃衫應(yīng)許換征衣。
- 上封樓臺逼霄漢,窗戶納云霓?;仡櫱r路,如登萬仞梯。泉從山頂出,雪壓樹頭低。高絕無人境,非僧不可棲。
- 等到花開不見來——— 佚名減字木蘭花
- 碧云西畔,舉目亂山重疊——— 李俊民感皇恩·出京門有感
- 腰間黃金印,季子何必歸——— 舒岳祥送陳用之遠(yuǎn)游
- 緩歌低笑。——— 朱敦儒點絳唇
- 五年承乏奉如綸,才薄那堪侍從臣。——— 權(quán)德輿酬主客仲員外見賀正除
- 都盡道、年來須更好,無緣農(nóng)事,雨澀風(fēng)慳——— 張榘飛雪滿堆山(次趙西里耑行喜雪韻)
- 寧置寒冰隘巷,勿長婦人深宮——— 劉克莊冬夜讀幾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 欔槌侍御史,碗脫侍中郎——— 佚名武后長壽元年民間謠
- 兒童探穴戲搜尋,隱跡苔階深復(fù)深——— 楊公遠(yuǎn)促織用前韻
- 客行無定止,終日路岐間。——— 姚合客游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