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聳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聽召喚,還會有誰喜歡欣賞你呢?歲暮寒冬,常到山中溪邊來吧。
山尖一輪明月悄悄升起,才發(fā)現(xiàn)它早已從地平線升起,眼下已是高懸中天,遍灑銀輝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巒,清澈地小溪,仿佛都在靜聽我朗誦的《離騷》。
注釋
生查(zh?。┳樱涸瓰樘平谭磺?,后用為詞牌名?!蹲鹎凹纷ⅲ弘p調(diào)。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偃蹇(yǎn jiǎn):原義高聳,引申為驕傲,傲慢。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br />憐:愛憐,喜歡。
歲晚:指寒冬臘月。
太寒生:比較寒冷。生:語尾助詞,無義。
離騷:指戰(zhàn)國詩人屈原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半x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p>
生查子 獨游西巖問答
問:《生查子 獨游西巖》的作者是誰?
答:生查子 獨游西巖的作者是辛棄疾
問:生查子 獨游西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生查子 獨游西巖是宋代的作品
問:生查子 獨游西巖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生查子 獨游西巖》
問: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的下一句是 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問: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生查子 獨游西巖賞析
開頭“青山”兩句,寫出了詞人對青山的一片癡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獨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卻無動于衷,于是便發(fā)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誰會喜歡你呢?“偃蹇 ”,有高聳、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隨人俯仰,這或許就是詞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蘇軾詩云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越州張中舍壽樂堂》)。看來,巍巍青山絕不同于熱衷功名利祿的市儈之輩。在辛棄疾的筆下,青山也總是被寫得氣象不凡、通達(dá)人情的。比如他寫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賀新郎 》)?!扒嗌接哺呷苏Z,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扒嗌揭鈿鈲槑V,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間,“情與貌,略相似”,真可謂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歲晚”兩句寫貌似傲岸的青山對詞人充滿了情意。歲暮寒冬,青山勸詞人到山中溪邊來住,相互為伴,以御寒風(fēng)??梢姡髡摺?獨游西巖”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層揣摩,似乎應(yīng)該把自然界的寒,理解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惡劣的政治氣候逼迫下,閑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關(guān)懷的。
下片著重寫山中明月 ,既承接上片“ 勸我溪邊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與詞人的情誼?!吧筋^明月來,本在天高處 ”,人在山中,見不到地平線上升起的皓月;當(dāng)月露山頭,已是高懸中天了。這兩句寫出了山中望月的特點。那一輪素月,是悄悄爬上山頭,關(guān)切地探望可敬的詞人呢,還是高高地亮起一盞天燈,遍灑銀輝,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種令人沉醉的意境,給詞人帶來不盡的遐想?
結(jié)尾兩句,由抬頭望空中明月到低頭見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處”進(jìn)入溪水中來了。詞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 ,唯有流水中浮動著的月影相陪,這是多么難得的伴侶,多么難得的友情 !“夜夜”句還表明,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僅有形有影 ,而且有意有情 ,你看它默默地聽著詞人讀《離騷 》呢。從明月由“來”到“去”,說明詞人深夜未眠,足見其憂憤之至。
這首詞語言簡潔,內(nèi)容深刻含蓄。初讀全詞,似乎作者寄情山水,與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輕松愉快。細(xì)加品味則不然。詞中描寫的是:歲暮天寒,素月清輝與澄澈的溪水相映 ,詞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長夜無眠,獨詠《離騷 》。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獨而又含有晶瑩色澤的圖畫!這圖畫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難申、懷才不遇、憂國憂民的作者形象嗎?
詞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沒有世俗的偏見,高尚、正直而又純潔。當(dāng)作者罷官之際,被“嚴(yán)寒”所逼之時,得到敬重的,只有它們——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為自己的知音。在章法上,上片不說自己游山,而說青山“勸我溪邊住”;下片不說自己月夜讀《離騷》,而說明月聽《離騷 》。以客寫主,不僅含蓄蘊(yùn)藉,情趣橫生,而且有力地襯托出作者的高潔品格。盡管他為世所棄,無從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卻仍然保持著“一片丹心在玉壺”的美好情操。
聽讀《離騷》,從“讀”這個行動來說,是寫實,但其中另有寓意 ?!峨x騷》抒發(fā)了屈原“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郁憤不平之情。辛棄疾一生渴望收復(fù)中原,卻屢遭投降派排斥和打擊,不為朝廷所用,不得已閑居鄉(xiāng)里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滿腔憂憤之氣,很難用一二句話表達(dá)出來,借用屈原的《離騷 》,恰好充分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情??此菩攀帜閬?,不留痕跡,卻顯出作者的非凡功力。輕輕一筆,就使全詞的主題思想迅速得到升華。
- 呆物三首頭昏項緊有何奇,腿腳花班黑肚皮。翅上更有膏藥積,只好將來去餵雞。
- 拜禹歌惟天地之無窮兮,哀生人之常勤。往者吾弗及兮,來者吾弗聞。已而,已而。
- 晚秋有懷鄭中舊隱天高風(fēng)裊裊,鄉(xiāng)思繞關(guān)河。寥落歸山夢,殷勤采蕨歌。病添心寂寞,愁人鬢蹉跎。晚樹蟬鳴少,秋階日上多。長閑羨云鶴,久別愧煙蘿。其奈丹墀上,君恩未報何?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辟n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把獨相思。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
- 早發(fā)奴寨暖徹衣篝蠟炬明,鄰雞喔喔促殘更。丈夫雖有四方志,客子終悲千里行。月落龍蛇蟠木影,山空風(fēng)雨起灘聲。上車莫恨晨霜冷,又得修途一日晴。
- 鄭汝則七十少壯同時事網(wǎng)山,幾人別后鬢能斑。古稀慚愧今余四,君已平頭一醉歡。
- 次韻張守垂虹小駐聞道垂虹舒遠(yuǎn)目,江波浩蕩江天晴。江城竹馬待已久,未妨小寒鷗鷺盟。郡民憔嗟歲不熟,丈夫慨慷志在行。盛時陳力要接淅,庶莫常譚嗤老生。
- 木蘭花慢并致賀禮向蒲江佳處,報新葺、小亭軒。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鷺蒼煙。年華再周甲子,對黃庭、心事只翛然。都占壺天歲月,便成行地神仙。十年。微祿縈牽。夢繞浙東船。更吾廬才喜,藩籬盡剖,門巷初全。何時歸來拜壽,盡團(tuán)欒、笑語玉尊前。吟寄疏梅驛外,思隨飛雁行邊。
- 江漢標(biāo)簽:詩經(jīng)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既出我車,既設(shè)我旟。匪安匪舒,淮夷來鋪。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經(jīng)營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國來極。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王命召虎:來旬來宣。文武受命,召公維翰。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錫爾祉。厘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錫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萬年!虎拜稽首,對揚(yáng)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 紹興朝會十三首帝坐熒煌,延紳肅穆。對揚(yáng)天休,各恭爾服。頌聲洋洋,彌文郁郁。禮備樂成,永膺多福。
- 偈六十三首大家東咬西咬,忽然咬著一個。始知是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庭透長安。坐斷千圣舌頭,露出平生光彩。莫嫌冷淡無滋味,一飽能忘萬劫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