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路塵:道路上飛揚的灰塵。
柳橋:柳蔭下的橋。古代常折柳贈別,因泛指送別之處。
分袂:離別;分手。 何況:連詞,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jìn)一層的意思。
關(guān)情:掩飾感情;動心,牽動情懷。斜照:斜陽。新月:夏歷每月初彎細(xì)如鉤的月亮。
倚望:徙倚悵望。亭亭:形容聳立高遠(yuǎn):浮云亭亭如車蓋。
江南柳·隋堤遠(yuǎn)問答
問:《江南柳·隋堤遠(yuǎn)》的作者是誰?
答:江南柳·隋堤遠(yuǎn)的作者是張先
問:江南柳·隋堤遠(yuǎn)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江南柳·隋堤遠(yuǎn)是宋代的作品
問:江南柳·隋堤遠(yuǎn)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隋堤遠(yuǎn),波急路塵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隋堤遠(yuǎn),波急路塵輕 出自 宋代張先的《江南柳·隋堤遠(yuǎn)》
問:隋堤遠(yuǎn),波急路塵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隋堤遠(yuǎn),波急路塵輕 的下一句是 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
問:出自張先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先名句大全
江南柳·隋堤遠(yuǎn)賞析
此調(diào)即雙調(diào)的《憶江南》。詞中寫的是別情,調(diào)名“江南柳”兼關(guān)題意。通首作女子口吻。
此為送別詞。詞中未具體刻畫送別情事,而是通過古今別情來襯托一己別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將別情抒寫得極為深摯。全詞語言素樸明快,情調(diào)清新健康,風(fēng)格別具特色。
起首一句從別路寫起。隋煬帝開通濟(jì)渠,河渠旁筑御道,栽種柳樹,是為“隋堤”?!八宓踢h(yuǎn),波急路塵輕”兩句是說:這是一個水陸交通要道,成日里不知有多少車馬大路上來往,揚起“路塵”;不知有多少船只揚帆東下,隨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長堤上折柳送別,以寄深情?!八宓獭笔且粋€典型的送別環(huán)境,“波急”與“路塵輕”分寫水陸行程,暗示離別,寄有別情。一個“遠(yuǎn)”字,既刻畫出別者長路漫漫的旅愁,又刻畫送者依依目送的情態(tài)。這二句著重從眼前、從水陸兩路,橫向地展開送別圖景;第三句則著重從古往今來,縱向地展示送別情事。一個“多”字,幾乎將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正因為別情是如此普遍,也就容易喚起“見人分袂亦愁生”的感受了。末句以“何況”二字造成遞進(jìn),突出個人眼前的離別情事。以上,詞人沒有具體寫到個人送別情事,只客觀敘寫普遍的離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觀情感。
過片轉(zhuǎn)寫別后,別時種種情事都被省略了,這里只是著重寫送者城樓望月的情景?!靶闭蘸蟆比址翘撛O(shè),它表明送者城樓佇立的時辰之久,從日落到月出?!爸赝庇直砻飨纫淹^,上片“隋堤遠(yuǎn)”數(shù)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至重望時應(yīng)當(dāng)是不甚分明了。于是送者抬頭望新月,并由此而產(chǎn)生了一個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贝送馀c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相類,但“亭亭”二字卻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而送者的身份亦不言自明,“千里伴行”的說法更是真摯深婉。
總的說來,通首詞沒有刻畫送別情事,更沒有刻意作苦語,但通過古今別情來襯托一己的別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將一己別情寫得非常充分。全詞也沒有點明雙方身份、關(guān)系,被稱作“君”的甚至未直接露面,但通過新月亭亭的意象和伴行的著想,給讀者以明確的暗示。詞的語言明快素樸,情調(diào)清新健康,在送別之作中頗有特色。
- 耕樂詩四首一片靈明自有田,當(dāng)仁那肯遜儒先。歸來不說溪山好,只說癯仙氣浩然。
- 宿赤岸寄太初弟橘樹繞溪邊,人家一簇?zé)?。急灘聽似雨,低閣坐如船。遠(yuǎn)客思親語,癡兒望叔憐。愁來吟未了,燈火已催眠。
- 江梅引 寧海范明叔邀飯,覽月桂花凌晨靜至樂倍,倚闌隈。*奇材。正是蟾宮。馀影世間來。遂得晴空甘露力,潤根*,發(fā)修條,偉又瑰。能綻粉苞加紅艷,按周天,四序開。蕊撒黃金騰馥郁,道眼堪猜。豈許□姿,陸地混塵埃。呼取好風(fēng)同引去,上瑤臺,復(fù)靈根,月里載。
- 王巨卿御史西塾烏臺清要地,門戶少曾開。俗客無由入,詩人不憚來。閑云行碧落,倦馬臥蒼苔。再約中秋夜,同傾月不杯。
- 夢呈樂軒先生既覺不失一字錄呈竹溪玉堂不見仙翁四十春,幸然丘隴在比鄰。當(dāng)年四海從游者,報佛深恩有幾人。
- 文耀閣中天臺畔敞東軒,滄海桑田且勿論。欲問飛仙參要訣,晨興來就日華吞。
- 再答明略二首挾策讀書計糊口,故人南箕與北斗。江南江北萬重山,千里寄書聲不還。當(dāng)時朱弦寫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間。沽桐滿腹生蛛網(wǎng),忍向時人覓清賞。廖侯文字得我驚,五岳縱橫守嚴(yán)城。萬夫之下不稱屈,定知名滿四海非真榮。富於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鄰長兒子。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將白頭親燕喜。秋風(fēng)日暮衣裳單,深巷落葉已如彈。數(shù)來會面復(fù)能幾,六龍去人不可攀。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 靡草雨急妙合互藏精,萬物森然各有神。靡草露機(jī)坤是復(fù),野龍交戰(zhàn)指迷津。
- 偈頌三十八首凈慈門下,牛欄馬廄。一拶透關(guān),豁開宇宙。咦,切忌追風(fēng)捕影。
- 又五言道卷門常靜,心間眼倦開。忽聞賓榻掃,為喜使車來。世事浮云過,時光暮雪催。放懷何所係,卒歲自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