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窗寒·玉蘭
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蠻腥未洗,海客一懷凄惋。渺征槎、去乘閬風(fēng),占香上國幽心展。□遺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騷畹。
一盼。千金換。又笑伴鴟夷,共歸吳苑。離煙恨水,夢杳南天秋晚。比來時、瘦肌更銷,冷薰沁骨悲鄉(xiāng)遠(yuǎn)。最傷情、送客咸陽,佩結(jié)西風(fēng)怨。
注釋
②??停阂蛔鳌昂9取?,一作“梅谷”。
瑣窗寒·玉蘭問答
問:《瑣窗寒·玉蘭》的作者是誰?
答:瑣窗寒·玉蘭的作者是吳文英
問:瑣窗寒·玉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瑣窗寒·玉蘭是宋代的作品
問: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瑣窗寒·玉蘭》
問: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 的下一句是 蠻腥未洗,??鸵粦哑嗤?。
問: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瑣窗寒·玉蘭賞析
《瑣窗寒》一名《鎖窗寒》,雙調(diào)九十九字。前片十句,四仄韻;后片十句,六仄韻。據(jù)近人楊鐵夫《夢窗詞箋釋》中說:“題標(biāo)‘玉蘭’,實指去姬,詩之比體;上闋映合花,下闋直說人,又詩之興體?!薄皦舸耙簧奘氯??!?/p>
“紺縷”三句,狀玉蘭的葉與花形?!敖C縷”,“紺”,即天青色;“縷”,凡是細(xì)長的東西,都可叫縷,如柳縷、煙縷?!敖C縷”即是天青色的玉蘭葉?!般崛恕保般帷?,《楚辭·卜居》:“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弊ⅲ骸般幔蛔鞣?。”,“汜人”,即是浪跡天涯之人。此處是說:天青色的玉蘭葉重重疊疊似美人的云鬢堆砌,玉蘭花白玉般的色澤,又似美人潔白的臉腮。像這樣美麗的花兒,即使是如我這樣一位四處羈游,見多識廣的人也是初次見識的。另據(jù)沈亞之《湘中怨》詞:“垂拱中,太學(xué)生鄭生乘月步洛陽橋.以橋下有哭聲,見一女子,挾歸與居,號曰‘汜人’。又周密題趙子固《凌波圖》詞“經(jīng)年汜人重見”。又紀(jì)文達(dá)詩“無復(fù)江中見汜人”。楊鐵夫按:此以玉蘭喻姬,故起即用“紺縷”、“清腮”等字掩映,仍恐未醒,更用“汜人”點晴。此初見鐘情,則當(dāng)時事實也?!靶U腥”兩句,聞香生感?!靶U腥”,指長于南國的玉蘭的花香?!昂?汀保骼僳E四方的人,即詞人自稱。此言玉蘭花的清香撲鼻而來,充斥四周,然而浪跡天涯的“我”聞花香反而觸動起一種感傷的情懷,所謂“感時花濺淚”,就是這種環(huán)境與心情的反差?!懊煺鏖丁眱删洌栉镉骶?。“槎”,竹木編成的筏,這兒引申為船只?!吧蠂?,即當(dāng)時的南宋都城臨安。此言遠(yuǎn)行的船帆,依靠空中高風(fēng)的幫助逐漸離去。同樣,玉蘭花的清香在這都城中一定會受到人們充分的贊賞。這兩句其實是緊接上句的感慨,暗示自己在這兒是事業(yè)坎坷,生活凄涼,而美麗心愛的蘇姬又遠(yuǎn)離詞人,去求尋自我發(fā)展。“□遺芳”三句,缺一字,據(jù)上下詞意推測,似為一“想”字,以領(lǐng)起之?!膀}畹”,《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 之句, 這里借用其意。“畹”,古代地積單位,王逸《離騷》注:“十二畝曰畹”。此言詞人追想玉蘭花在凋謝之后必將失去它的本來面目,但是返歸屬于《離騷》中的花魂,定將以“清水出芙蓉”的天然面目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上片賞花有感。
下片由花聯(lián)想到人?!耙慌巍眱删?,詞人從眼前的玉蘭想到如花般美貌動人的蘇妾,如果能使她回眸一顧,詞人將不惜輕拋千金。然伊人已離他而去,再求“一盼”,無異幻夢?!坝中Π椤?兩句,回想從前兩人聚首之時?!傍|夷”,是越滅吳之后,范蠡歸隱五湖所取的別號——鴟夷子?!靶Π椤闭?,西施也。這是用范蠡和西施優(yōu)游吳地故事,比喻自己與蘇妾曾在吳城親密的相處過一段時期?!半x煙”兩句,嘆目前。言現(xiàn)在自己與蘇姬兩人已如煙四散,似水流失,各自東西,惟剩幾多離恨別愁。又如這南國玉蘭,將零落成泥,離去的蘇姬再也不可復(fù)求。“比來時”兩句,見花思人。此言詞人見花傷情,眼前玉蘭花香雖是薰襲骨髓,然而見花卻自然憶及過去共同賞花的蘇姬,今花在姬離,想到那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蘇州,以及還留住在那兒的去姬,當(dāng)然是越發(fā)悲傷,憔悴不堪。“最傷情”兩句,遙接上片“凄惋”作結(jié)。前句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詩意。第二句亦有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奔傲馈而P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句的意境。兩句言自己在臨安最為傷情的是隨著秋風(fēng)的來臨,又要送別親友,這種離愁別恨使他日漸消瘦“衣帶漸寬”?!芭濉?,即身上的腰帶。
- 跋司馬才仲六論溫公言語藥石譜,猶子文章星斗羅。家世有方能治國,宦游無地可降魔。諦觀深世著明論,平視賢良方正科。四海共知勛室后,亨年孰似賈生多。
- 湘月起幽適。丙午七月既望,聲伯約予與趙景魯、景望、蕭和父、裕父、時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煙月交映,凄然其為秋也。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彈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筆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于雙調(diào)中吹之。鬲指亦謂之過腔,見晁無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五湖舊約,問經(jīng)年底事,長負(fù)清景。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倦網(wǎng)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塵談玄,嘆坐客、多少風(fēng)流名勝。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yīng)好,舊家樂事誰省。
- 次韻孫莘老見贈時莘老移廬州因以別之爐錘一手賦形殊,造物無心敢忘渠。我本疏頑固當(dāng)爾,子猶淪落況其余。龔黃側(cè)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眩書。(莘老見稱政事與書,而莘老書至不工。)惟有陽關(guān)一杯酒,殷勤重唱贈離居。
-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聲聞與色塵,普以妙香薰。昔汝來迷我,今吾卻戲君。
- 浴蠶沙溪水一首為上饒陳烈婦作浴蠶沙溪水,采桑玉山巔。絲成白棱棱,膠作烈婦弦。烈婦何所言,弦中意纏綿。一說鸞影孤,二訴雛巢穿。巢穿尚可葺,影孤恨終天。有食不自肥,眾禽仰喉咽。真宰憫其疲,勞役盡馳蠲,及今雛長成,雛群亦蹁躚。朝陽照巖林,枯槁生光妍。黃蘗誰謂古,鐵石誰謂堅。請君屏俗耳,聽我沙溪篇。
- 丹鳳吟(無射商賦陳宗之蕓居樓)麗景長安人海,避影繁華,結(jié)廬深寂。燈窗雪戶,光映夜寒東壁。心凋鬢改,鏤冰刻水,縹簡離離,風(fēng)簽索索。怕遣花蟲蠹粉,自采秋蕓熏架,香泛纖碧。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舊雨江湖遠(yuǎn),問桐陰門巷,燕曾相識。吟壺天小,不覺翠蓬云隔。桂斧月宮三萬手,計元和通籍。軟紅滿路,誰聘幽素客。
- 讀道書道人清曉炷爐薰,嵐重衣巾濕露痕。課罷楞嚴(yán)經(jīng)一卷,小窗徙倚候啼猿。
- 投老投老百無成,山林送此生。薄才元易盡,古道竟難行。陋巷牛羊跡,衡門鳥雀聲。新年幸差健,作意事春耕。
- 題墨萱慈親疇昔倚門時,曾記忘憂慰別離。孤子恨無懷橘日,十年腸斷樹萱詩。
- 點絳唇(溫香芍藥)近侍盈盈,向人自笑還無語。牡丹飄雨。開作群芳主。柔美溫香,剪染勞天女。青春去。花間歌舞。學(xué)個狂韓愈。
- 養(yǎng)得成毛衣——— 王維黃雀癡
- 如欲拈棋輕且稱,當(dāng)求白象與烏犀——— 樓鑰織錦棋盤
- 翻譯推南本,何人繼謝公。——— 皎然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
- 岸巾不往尋青士,欹枕還應(yīng)對墨君——— 陸游題韓運鹽竹隱堂絕句三首
- 大君弘至道,層構(gòu)何壯麗——— 吳筠緱山廟
- 廟堂遵故事,經(jīng)學(xué)到新羅——— 王灼奉伯秋
- 西鄰樽俎比星陳,強(qiáng)欲攜筇慮損神——— 洪皓次韻學(xué)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 苑桑羯鼓玉方響,春風(fēng)不敢生塵埃——— 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 英佐一一分化條,文經(jīng)武緯亦難討——— 釋重顯送法海長老
- 清愁將濁酒——— 黃彥平冬至節(jié)假賦愁陰喜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