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47-23
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問答
問:《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的作者是誰?
答: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的作者是路貫
問: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是唐代的作品
問: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謝安致理逾三載,黃霸清聲徹九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謝安致理逾三載,黃霸清聲徹九重 出自 唐代路貫的《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
問:謝安致理逾三載,黃霸清聲徹九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謝安致理逾三載,黃霸清聲徹九重 的下一句是 猶輟珮環(huán)歸鳳闕,且將仁政到稽峰。
問:出自路貫的名句有哪些?
答:路貫名句大全
- 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崳骱釉谔?,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 焦山寺山裹中流小梵林,寶蓮鰲背翠沈沈。半空但覺煙嵐合,三面不知風浪深。仙井浴丹開曉日,海門浮玉澹秋陰。洞深瑤草無人采,瘞鶴殘碑浸碧潯。
- 往復(fù)無間日出卯,萬國香花競頭走。邯鄲學(xué)步笑傍觀,豈知兇禍逐其后。
- 和二十二弟二首靜處偷看肘后書,幽棲古有此人無。綠蓑青蒻非吾事,白浪狂風滿太湖。
- 記夢三首水動花梢動,花搖水影搖。不知各無意,為復(fù)兩相招。
- 和曹東谷韻萬古綱常擔上肩,脊梁鐵硬對皇天。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此日識公知有道,何時與我詠游仙。不為蘇武即龔勝,萬一因行拜杜鵑。
- 偈頌四十一首我有一句子,不封亦不樹。不在舌頭噗,亦非思憶處。
- 四塊玉·閑適其二舊酒投,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閑吟各。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閑快活。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欲得現(xiàn)前,莫存順逆。祖師來也還見麼,切忌扶籬摸壁。
- 喜遷鶯暮云千里。正小雨乍晴,霜風初起。蘆荻江邊,月昏人靜,獨自小船兒里。消魂幾聲新雁,合造愁人天氣。怎奈何,少年時光景,一成拋棄。回首空腸斷,尺素未傳,應(yīng)是無雙鯉。悶酒孤斟,半醺還醒,乾凈不如不醉。有得恁多煩惱,直是沒些如意。受盡也,待今回廝見,從頭說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