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放眼遙望巴陵地區(qū)洞庭湖一帶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傳說這君山上曾居住著神仙可惜無法靠近,我的心潮隨著那蕩漾的湖水綿遠(yuǎn)悠長。
注釋
梁六:即梁知微,時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途徑岳陽入朝。洞庭山:即君山,位于岳陽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風(fēng)景秀麗。
巴陵:郡名,即岳州,今湖南岳陽。
孤峰:指洞庭山,即君山。
接:靠近;接觸。
神仙:指湘君、湘夫人等傳說中的神仙?!妒斑z記》:“其下有金堂數(shù)百間,玉女居之?!?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問答
問:《送梁六自洞庭山作》的作者是誰?
答:送梁六自洞庭山作的作者是張說
問: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出自 唐代張說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問: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的下一句是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問:出自張說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說名句大全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賞析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八十九。下面是李白研究學(xué)會理事、四川詩詞學(xué)會理事、四川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教授周嘯天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嚴(yán)羽有一段論詩名言:“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滄浪詩話》)離了具體作品,這話似玄乎其玄;一當(dāng)聯(lián)系實際,便覺精辟深至。且以張說這首標(biāo)志七絕進入盛唐的力作來解剖一下。
這是送別之作。詩中送別之意,若不從興象風(fēng)神求之,那真是“無跡可求”的。
謫居送客,看征帆遠(yuǎn)去,該是極其凄婉的懷抱(《唐才子傳》謂張說“晚謫岳陽,詩益凄婉”)。“天涯一望斷人腸”(孟浩然),首句似乎正要這么說。但只說到“巴陵一望”,后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純乎是即目所見之景了。這寫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簡淡。然而它能令人聯(lián)想到“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楚辭·九歌·湘夫人》)的情景,如見湖上秋色,從而體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懷。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湊泊”,難以尋繹罷了。
氣蒸云夢、波撼岳陽的洞庭湖上,有座美麗的君山,日日與它見面,感覺也許不那么新鮮。但在送人的今天看來,是異樣的。說穿來就是愈覺其“孤”。否則何以不說“日見‘青山’水上浮”呢。若要說這“孤峰”就是詩人在自譬,倒未見得。其實何須用意,只要帶了“有色眼鏡”觀物,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足見送人者心情之孤?!霸娪刑鞕C,待時而發(fā),觸物而成,雖幽尋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詩話》),卻于有意無意得之。
關(guān)于君山傳說很多,一說它是湘君姊妹游息之所(“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說“其下有金堂數(shù)百間,玉女居之”(《拾遺記》),這些神仙荒忽之說,使本來實在的君山變得有幾分縹緲。“水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現(xiàn)湖水動蕩給人的實感,也微妙傳達(dá)這樣一種迷離撲朔之感。
詩人目睹君山,心接傳說,不禁神馳。三句遂由實寫轉(zhuǎn)虛寫,由寫景轉(zhuǎn)抒情。從字面上似離送別題意益遠(yuǎn),然而,“聞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種難以追攀的莫名惆悵,與別情當(dāng)有微妙的關(guān)系。作者同時送同一人作的《岳州別梁六入朝》云:“夢見長安陌,朝宗實盛哉!”也有同一種欽羨莫及之情。送人入朝原不免觸動謫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也算“登仙”。說“夢見長安陌”是實寫,說“神仙不可接”則頗涉曲幻。羨仙乎?戀闕乎?“詩以神行,使人得其意于言之外,若遠(yuǎn)若近,若無若有”(屈紹隆《粵游雜詠》),這也就是所謂盛唐興象風(fēng)神的表現(xiàn)。
神仙之說是那樣虛無縹緲,洞庭湖水是如此廣遠(yuǎn)無際,詩人不禁心事浩茫,與湖波俱遠(yuǎn)。豈止“神仙不可接”而已,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隨湖水”而去,變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不禁隨湖水一樣悠悠不息?!靶碾S湖水共悠悠”,這個“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結(jié)尾,令人聯(lián)想到“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而用意更為隱然;叫人聯(lián)想到“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王維),比義卻不那么明顯。濃厚的別情渾融在詩境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死扣不著,妙悟得出。借葉夢得的話來說,此詩之妙“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詩話》)。
胡應(yīng)麟認(rèn)為此詩“句格成就,漸入盛唐”,他所作的評價是公允的。七絕的“初唐標(biāo)格”結(jié)句“多為對偶所累,成半律詩”(《升庵詩話》),此詩則通體散行,風(fēng)致天然,“惟在興趣”,全是盛唐氣象了。作者張說不僅是開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風(fēng)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人物。其律詩“變沈宋典整前則,開高岑后矯清規(guī)”,亦繼往而開來。而此詩則又是七絕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 詠史詩高陽路入高陽感酈生,逢時長揖便論兵。最憐伏軾東游日,下盡齊王七十城。
- 偈六十九首祖師妙旨,覿面無私。該括古今,何嘗欠少。自是根機不等,見有差殊。方便門開,為君舉唱。
- 贈提刑賈司門青前年乘舟護南河,宛丘官舍酣且歌。去年持節(jié)憂犴獄,驅(qū)車道路日不足。今年春風(fēng)塵土黃,遠(yuǎn)赴三州議繇役。天子憂民法令新,整齊百事無閑人。苗耘發(fā)櫛何時已,回首昔游如夢寐。區(qū)區(qū)學(xué)舍曾未知,春晚日長唯有睡。才智有余安得閑,疏慵顧我自當(dāng)然。喜君未忘太平事,獨稱赦書旌孝子。
- 夏日登易氏萬卷樓用唐標(biāo)簽:思鄉(xiāng)高樓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fù)肀剃@。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閑官。幽花傍晚煙初暝,深樹新晴雨未干。極目海天家萬里,風(fēng)塵關(guān)塞欲歸難。
- 蓮花影欹晴浪勢欹煙,恨態(tài)緘言日抵年。輕霧曉和香積飯,片紅時墮化人船。人間有筆應(yīng)難畫,雨后無塵更好憐。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fēng)嬌怯醉腰偏。
- 鷓鴣天(燈夕天谷席上作)翠幄張?zhí)煲娢丛?。駝峰鵝掌出庖烹。醉酣渾是迷天地,但見尊前萬點星。人似玉,酒如餳。果盤簇飣不知名。東風(fēng)吹我三山下,如在神霄上帝庭。
- 皇太子生辰詩三首煌煌炎宋興,奕世開燕謀。建隆圣人出,庚年寶運周。祥符帝子生,巳月神光流?;醉瀮?,昭哉遹嘉猷。吹銅協(xié)乾陽,主鬯彌千秋。星暉狼弧低,海潤青齊收。金輪整鶴駕,玉觴侍龍樓。無逸能為壽,乾乾謹(jǐn)時休。
- 次韻高子勉十首雪盡虛檐滴,春從細(xì)草回。德人泉下夢,俗物眼中埃。久立我有待,長吟君不來。重玄鎖關(guān)龠,要待玉匙開。
- 莫田打麥蓬蓬響莫田。兒童拾穟笑爭先。市頭米價新來減,一醉瓷甌五六錢。
- 予既和圓機紳字長句復(fù)作寄孫顯夫是初考之最魚龍起伏初無度,下品曾為第一人。鴻藻自甘戎幕掾,青云誰委玉階紳。命微夫子徒哀劇,天遠(yuǎn)靈均枉問因。觸事思君成苦調(diào),遙憐爛醉剩陽春。
- 我來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①
- 棲棲老楚未遭時,債主憑陵似迫危——— 周曇六朝門宋武帝
- 帶經(jīng)臨府吏,鲙鯉待鄉(xiāng)人。——— 錢起送丁著作佐臺郡
- 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宮里北人過——— 汪元量蘇臺懷古
- 孰云相貳徒勞職,政恐東南弗復(fù)加——— 蘇籀送才元長樂倅
-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佚名古詩十九首
- 東風(fēng)不動,照花影、一天春聚——— 史達(dá)祖東風(fēng)第一枝(燈夕清坐)
- 好是向人柔弱處,玉纖時急繡裙腰,春心牽惹轉(zhuǎn)無憀——— 毛熙震浣溪沙
- 何用移文來北隴,可能把酒博西涼——— 陳著用弟觀韻二首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白居易觀刈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