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碑銘:指碑文和銘文。有韻的碑文,叫銘。語出《后漢書·翟酺傳》:“ 酺免后,遂起太學,更開拓房室,學者為酺立碑銘於學云。”
山坡羊·北邙山懷古問答
問:《山坡羊·北邙山懷古》的作者是誰?
答:山坡羊·北邙山懷古的作者是張養(yǎng)浩
問:山坡羊·北邙山懷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山坡羊·北邙山懷古是元代的作品
問: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 出自 元代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問: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 的下一句是 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云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
問:出自張養(yǎng)浩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養(yǎng)浩名句大全
山坡羊·北邙山懷古賞析
起首便渲染出凄愴悲涼的氣氛。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們,生前把榮華富貴、風云慶會享受個夠,然而,死后也不過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萬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貴與否,死后的衰榮如何,又有什么意義呢?結句的"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語氣冷雋悲涼,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張養(yǎng)浩的懷古組曲,站在對人生的深刻透視、對歷史的大徹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視野開闊,氣勢蒼莽雄渾,感慨深沉悲壯,風格質樸古拙,展示了一個政治家的胸懷與氣魄。
前兩句所言情景,與史書本傳所載的"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是完全吻合的。為百姓如此鞠躬盡瘁,贏得"滿城都道好官人"的贊譽,而詩人本人卻認為,為百姓應該更加盡心盡職。南呂·一枝花中的一首表達了這種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直使千門萬戶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祿。眼覷著災傷教我沒是處,只落得雪滿頭顱。
面對著眾多的災民,嚴重的旱情,政府的賑糧如杯水車薪,無濟于事。雖然他個人曾上奏天子,請行納粟補官之令,并帶頭拿出自己的財物作為救濟之用,但嚴重的災情又不是個人區(qū)區(qū)之力所能回轉的。在心焚如火的情況下,不免產生了"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的幻想?!对贰繁緜鬏d,張養(yǎng)浩"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于天,晝則出賑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張養(yǎng)浩最終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國為民的絕唱。
張養(yǎng)浩曲子總的是立意高遠,感情深厚,氣勢雄渾,結構嚴謹。在這總的特色之下,每一類曲子又自有特色。寫景曲輕快自然,飄逸閑適如行云流水;懷古之作境界闊大,沉郁雄渾,能夠高度地概括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寫官場仕途之作深刻悲愴,揭示出官場的本質和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遠而感傷,將作者的一顆赤子之心捧獻在讀者面前。
- 宮中題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fā)時。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
-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坤元厚德孰能名,履正懷沖本至誠。自是從容常中道,非因欲待晏陰成。
- 丙午寒食題凈土寺一首方見繁紅繡小園,已隨流水泛前村。人於醽醁真無分,雨共秋千似有冤。投老故應諸事懶,問春能得幾分存。不須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細論。
- 題趙表之李伯時畫捉馬圖詩二首徒觀出塞十四萬,詎覺權奇冀北空。不用執(zhí)驅名校尉,但令苜蓿遍離宮。
- 早梅香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瓊苞,擬將胭脂,輕染顏色。素質盈盈,終不許、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賦與,壽陽妝飾。獨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別。為報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須攀折。醉賞吟戀,莫辜負、好天風月??值崖暠?,紛紛便似,亂飛香雪。
- 新荷葉(上巳日,吳子似謂古今無此詞,索賦)曲水流觴,賞心樂事良辰。蘭蕙光風,轉頭天氣還新。明眸皓齒,看江頭、有女如云。折花歸去,綺羅陌上芳塵。能幾多春。試聽啼鳥殷勤。覽物興懷,向來哀樂紛紛。且題醉墨,似蘭亭、列序時人。后之覽者,又將有感斯文。
- 高陽臺 西湖春感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凄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xù)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 擬古五首知十與知二,回賜同補哲。所以孟堅表,九品較優(yōu)劣。人貌無明鏡,妍丑孰分別。物無權與衡,輕重亦不決。
- 答贈劉交代二首番上松扶塞,逢迎桔柏碕。高風挹元佑,遺事說開禧。丹鳳崗頭咮,蒼龍洞口漦。秋光無限好,管勾費新詩。
- 初夏雜興自斷殘年莫問天,吾儕何處不隨緣。家貧卻得身差健,夜短何妨晝熟眠。未歷名山采靈藥,且從同社樂豐年。賣絲糶麥償逋負,猶有余錢買釣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