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陌:田間道路。
征人:出門旅行的人。
關(guān)山:泛指關(guān)隘山川。古樂府《木蘭詩》:“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聞鷓鴣問答
問:《聞鷓鴣》的作者是誰?
答:聞鷓鴣的作者是尤侗
問:聞鷓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聞鷓鴣是清代的作品
問:出自尤侗的名句有哪些?
答:尤侗名句大全
聞鷓鴣賞析
這首詩題為《聞鷓鴣》,借旅人聽到鷓鴣啼鳴聲起興,托意深遠。前兩句寫景。夕陽西下,暮靄漸沉,已是傍晚時分,路旁樹叢中傳來鷓鴣一聲聲凄楚的啼鳴,那聲音似乎在呼喊著:“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這時候,在田間道路上,辛勞跋涉了一天的旅行者已經(jīng)感覺疲乏,步履艱難了,偏偏耳中又傳來鷓鴣的聲聲呼喚,心里怎能不更加感覺難受哩!“首盡低”三字,狀寫了出門人共有的旅途悲苦之情和無可奈何的鄉(xiāng)思。這兩句詩,景中含情,渲染出一種愁悶悵惘的氛圍,也為后兩句直接抒情議論起了陪襯作用。借鷓鴣聲表惜別勸阻之意的詩,前人已寫過不少。如果這首詩仍沿此思路立意,那就未脫前人窠臼,沒有多高的審美價值??少F的是,詩人卻獨辟蹊徑,運用異向思維選擇了新的角度,表達了新穎深刻的意旨。末兩句以反問的語氣將意思更翻進一層:如今世途險惡,好比遍地皆是關(guān)隘險境,如果說“行不得”的話,那么無論往何處都行不得,可是人們?yōu)榱松?,又不得不在外奔波,在這種情況下,鷓鴣整日不辭辛苦地叫喚“行不得也哥哥”是為了誰,而且又有什么意義呢?這樣,就由感嘆旅途的艱難愁苦更深一層地推進到感嘆世途的險惡崎嶇,使這首詩立意更加深刻,故沈德潛評曰:“‘行不得’意,人所共知;此更翻進了一層,便覺百感交集。”“遍地關(guān)山行不得”一句,是詩中片言居要的關(guān)鍵句,它含蓄地反映了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下政治專橫、文網(wǎng)森嚴、庶民百姓處世艱危的黑暗現(xiàn)實,在詩中又起了轉(zhuǎn)折生波的作用。
- 何處難忘酒十首何處難忘酒,天心渴太平。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議盡芻蕘口,歌回雅頌音。此時無一盞,何以快輿情。
- 枕上作蕭蕭白發(fā)臥扁舟,死盡中朝舊輩流。萬里關(guān)河孤枕夢,五更風(fēng)雨四山秋。鄭虔自笑窮耽酒,李廣何妨老不侯。猶有少年風(fēng)味在,吳牋著句寫清愁。
- 端午帖子皇后閣尚醞潑醅瓊作液,湯官屑粉玉為團。常娥應(yīng)侍天公宴,一曲霓裳即廣寒。
- 一翦梅一天和氣盎春暉。桃也芳菲。李也芳菲。若教風(fēng)打雨淋漓。紅也塵泥。白也塵泥?;ㄇ鞍丫撇寤ㄖ?。歌也相宜。舞也相宜。鶴長鳧短總休提。長也天知。短也天知。
- 春歸苔徑臨江竹,茅檐覆地花。別來頻甲子,倏忽又春華。倚杖看孤石,傾壺就淺沙。遠鷗浮水靜,輕燕受風(fēng)斜。世路雖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復(fù)醉,乘興即為家。
- 臨江仙(代作)誤入風(fēng)塵門戶,驅(qū)來花月樓臺。樽前幾度得徘徊。可憐容易別,不見牡丹開。莫恨銀瓶酒盡,但將妾淚添杯。江頭恰限北風(fēng)回。再三相祝去,千萬寄書來。
- 吳沈子山荷葉新詞天下工,玉人垂手倚秋風(fēng)。一聲清唱穿云去,斜日烘簾曲未終。
- 九曲雜詠流水光中飛落葉,白云影里噪幽禽。人間幾度曾孫老,只有青山無古今。
- 閔山東南亙?nèi)荷?,形氣或斷續(xù)。茲山窮嶄絕,孤峙越之腹。郁蒼瞰城闉,勝秀為民福。所宜禁樵蘇,主者在嚴肅。不知平昔時,誰氏來班錄。私皰計薪爨,無時伐良木。官膳利貨財,彌年翦修竹。忽忽事斧斤,丁丁響川谷。萬葉壞密由于,千竿倒寒玉。輪囷無完枝,檀樂鮮遺族。戕賊殊未厭,峰巒翠將禿。鶴侶怨且驚,云容慘以惡。非唯挫生意,抑乃傷雅俗。王者有仁恩,行葦亦沾沐。嗟嗟若人者,忍不思化育。今予剖信符,于慈憩丹轂。謂山豈無靈,胡為人所黷。呼吏對泉石,申禁護林麓。庶幾養(yǎng)堯英,勿使罹殘酷。來者賢使君,斯言愿為復(fù)。
- 鷓鴣天指點齋尊特地開。風(fēng)帆莫引酒船回。方驚共折津頭柳,卻喜重尋嶺上梅。催月上,喚風(fēng)來。莫愁瓶罄恥金罍。只愁畫角樓頭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 橫浦流風(fēng)好,香山逸興存——— 衛(wèi)涇悼倪尚書
- 民安令亦暇,臨流解塵纓——— 關(guān)景仁鳧鹥亭
- 舉家貧拾海邊樵,來認仙宗在碧霄。——— 張蠙投翰林張侍郎
- 錦囊著句知才盡,山色逢人作意明——— 袁說友和許深父轉(zhuǎn)運判官韻二首
- 差毫釐,成話欛——— 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香在雪天孤有韻,影於月地四無鄰——— 張道洽梅花七律
- 東風(fēng)入我園,落落如急霰——— 張耒春日雜詩六首
- 孤負我,悔憐君,告天天不聞。——— 牛嶠更漏子
- 旭日懸清景,微風(fēng)在綠條——— 章孝標(biāo)風(fēng)不鳴條(一作章孝標(biāo)詩)
- 錦水花林,前度劉郎行樂處,當(dāng)時桃李臥莓苔——— 王灼酒泉子(送詣夫成都作。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