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四十八歲的詩人杜甫拋棄了華州司功參軍職務(wù),流寓隴右,開始了“因人作遠游”的艱難歷程。此年七月,詩人從長安出發(fā),先至秦州(今甘肅天水),寓居約三個月?!盁o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因生活所迫,離開秦州,經(jīng)過鹽井(今甘肅禮縣鹽官鎮(zhèn))、寒硤、青陽峽、龍門鎮(zhèn)等地,轉(zhuǎn)赴同谷縣(今甘肅成縣),并于同年十月初到達同谷縣。途徑成州(今甘肅西和縣)時留下了數(shù)十首紀(jì)行詩,《寒硤》便是其中最精彩的詩篇之一。
寒峽問答
問:《寒峽》的作者是誰?
答:寒峽的作者是杜甫
問:寒峽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寒峽是唐代的作品
問:行邁日悄悄,山谷勢多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行邁日悄悄,山谷勢多端 出自 唐代杜甫的《寒峽》
問:行邁日悄悄,山谷勢多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行邁日悄悄,山谷勢多端 的下一句是 云門轉(zhuǎn)絕岸,積阻霾天寒。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寒峽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四十八歲的詩人杜甫拋棄了華州司功參軍職務(wù),流寓隴右,開始了“因人作遠游”的艱難歷程。此年七月,詩人從長安出發(fā),先至秦州(今甘肅天水),寓居約三個月?!盁o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因生活所迫,離開秦州,經(jīng)過鹽井(今甘肅禮縣鹽官鎮(zhèn))、寒硤、青陽峽、龍門鎮(zhèn)等地,轉(zhuǎn)赴同谷縣(今甘肅成縣),并于同年十月初到達同谷縣。途徑成州(今甘肅西和縣)時留下了數(shù)十首紀(jì)行詩,《寒硤》便是其中最精彩的詩篇之一。
- 蔬餐山人藜莧慣枯腸,上頓時憑般若湯。折項葫蘆初熟美,著毛蘿卜久煨香。炊粱剪韭貧聊辦,煮餅澆蔥病未嘗。晦叔十齋從客笑,空房巾缽似支郎。
- 送禪師宗極歸玉峰背郭去歸宿,頭陀意頗濃。鶴爭棲遠樹,猿斗上孤峰。夜戍經(jīng)霜月,秋城過雨鐘。由來無定止,何處訪高蹤。
- 戲大光送酒折得嶺頭如玉梅,對花那得欠清杯。不煩白水真人力,便有青州從事來。
- 和子遠春江用老杜韻欲去未成去,朔風(fēng)鳴怒濤。片帆洲外舉,列岫霧中高。竹屋雨沾被,紙窗寒透袍。遙應(yīng)望歸艇,向夕走兒曹。
- 贈成都六祖沙彌文信頌塵是文信,界是沙彌。積塵成世界,析界作微塵。界喻人天果,塵為有漏因。塵因因不實,界果果非真。因果皆如幻,堂堂出世人。
- 樂耕吟黃鸝語后麥初熟,鴻春來時稻正香。但獲新倉豐稔足,床頭新釀酒盈缸。
- 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v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fēng)拊掌菊花秋。
- 和張明府登鹿門作忽示登高作,能寬旅寓情。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草得風(fēng)光動,虹因雨氣成。謬承巴里和,非敢應(yīng)同聲。
- 九日登翰苑臺翰苑臺邊拂舊題,歲華荏苒壯心違。看萸喜得親長健,對菊猶慚令未歸。秋水一江鷗共瘦,云山千里雁初飛。宦情有暇無風(fēng)雨,把酒相酬此會稀。
- 贈廣川馬先生經(jīng)書滿腹中,吾識廣川翁。年老甘無位,家貧懶發(fā)蒙。人歸洙泗學(xué),歌盛舞雩風(fēng)。愿接諸生禮,三年事馬融。
- 牧人執(zhí)杖看,免惹閑公事——— 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 仲尼憂世接輿狂,臧谷雖殊竟兩亡。———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
- 楓橋古岸冬十月,霜風(fēng)切骨草木枯——— 陳舜俞楓橋詩
- 讀范老堂記則懷憩堂于出守,問祈國里曲則想持帽于方童——— 陳著送洵之越
- 畫楫迎逢春女渡,采符供奉歲朝書——— 葛天民桃花
- 漩洄澹茲土,平敞仍寡分——— 司馬光陪同年吳沖卿登宿州北樓望梁楚之郊訪古作是
- 杈下要分生死路,霍山直拔透重關(guān)——— 釋梵思頌古九首
- 波平雙躣鯉,風(fēng)靜戲群鷗——— 邵雍春水長吟
- 嘗聞秦醫(yī)和,診君知其臣——— 張景脩題寧國縣十全堂
- 醉舞春風(fēng)誰可共,秦云已有鴛屏夢——— 晏幾道蝶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