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觀月張氏樓問答
問:《十四夜觀月張氏樓》的作者是誰?
答:十四夜觀月張氏樓的作者是林一龍
問:十四夜觀月張氏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十四夜觀月張氏樓是宋代的作品
問:只隔中秋一夕間,蟾光應(yīng)未少清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只隔中秋一夕間,蟾光應(yīng)未少清寒 出自 宋代林一龍的《十四夜觀月張氏樓》
問:只隔中秋一夕間,蟾光應(yīng)未少清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只隔中秋一夕間,蟾光應(yīng)未少清寒 的下一句是 時人不會盈虛意,不到團圓不肯看。
問:出自林一龍的名句有哪些?
答:林一龍名句大全
- 戊子正月六日雷雨感嘆示壽仁子今晨忽雷雨,天地又發(fā)春。草木悶紅綠,生意察已欣。蟄蟲且徐動,余寒未全仁。先生起裹頭,三嘆一再顰。春風(fēng)吹萬物,不吹先生貧。靖怨一束書,只傅兩褲塵。自倚文字工,竟取造物嗔。小兒在傍笑,笑我浪若辛。去年作客子,椒柏羨主人。在家不差勝,更用愁此身。先生亦一莞,我不如兒真。為我滿眼酤,不問醨與醇。杖頭日百錢,無錢借諸憐。不然衣可典,及此花柳新。
- 畫堂春當(dāng)時巧笑記相逢。玉梅枝上玲瓏。酒杯流處已愁濃。寒雁橫空。去程無記更從容。到歸來好事匆匆。一時分付不言中。此恨難窮。
- 溫泉不與驪山脂水并,獨於廬阜占佳名。我來試作泉間浴,一洗平生病惱輕。
- 蝶戀花百卉千花都綻后。浥露依風(fēng),翠影籠芳牖。杏臉桃腮勻著酒。青紅相映如攜手。一段簾絲風(fēng)約透。妝點亭臺,表里俱清秀。幾度長堤頻矯首。青青顏色新如舊。
-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曳履來登千仞峰,路分溪石夾煙叢。晚香消歇無尋處,盡在疏枝冷蕊中。
- 菩薩蠻(題云巖)游人占卻巖中屋。白云只向檐頭宿。誰解探玲瓏。青山十里空。松篁通一徑。噤嘇山花冷。今古幾千年。西鄉(xiāng)小有天。
- 次韻趙樸翁赴衍圣公嶧山書之招鄒魯相望擊柝間,亦顏誰許獨晞顏。同源泗水別溯水,接壤嶧山連泰山。萬山元勛辟楊墨,一時浮論主雍環(huán)。七篇事業(yè)君能講,男子臨岐淚肯潸。
- 點絳唇 送李琴泉江上旗亭,送君還是逢君處。酒闌呼渡。云壓沙鷗暮。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添愁緒。斷腸柔櫓。相逐寒潮去。
- 好事近一沮寄江干,十載山青水碧。山水大無馀意,有故情難識。故情難識有誰知,衣殘更頭白。別后是人安穩(wěn),只楚吳行客。
- 挽知容詐明請?zhí)展?/a>世亦多真士,當(dāng)於晚節(jié)看。急流能勇退,袖手但旁觀。凡卉隨春盡,孤標(biāo)耐歲寒。始終全所守,此事古來難。
- 多情可是憐高節(jié)——— 趙師俠菩薩蠻(韻勝竹屏)
- 金剛至理,頓覺無爭泯愛——— 劉處玄感皇恩
- 獨行殘雪里,相見白云中。——— 劉長卿云門寺訪靈一上人
- 五朵飛來漬剡藤,重重響以水泠泠——— 葛慶龍謝理得惠書
-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胡寅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 仰觀焜燿人文盛,始識扶持德意長——— 呂祖謙恭和御制秋日幸秘書省近體詩
- 歷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方干獻王大夫二首
- 酒香傾坐側(cè),帆影駐江邊。——— 杜甫夏夜李尚書筵送宇文石首赴縣聯(lián)句
- 更看揮翰光奪目,恍如海蜃浮青紅——— 吳芾符倅同游雁蕩賡其所和范相游山韻
- 從今為記晁夫子,曾到芝田百畝來——— 晁補之舊說廬山有紫芝田百畝人莫得見偶于開先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