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微臣去國撫事感傷因成此詩
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問答
問:《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的作者是誰?
答: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的作者是馮時行
問: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是宋代的作品
問:歸來豈不好,去國意如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歸來豈不好,去國意如何 出自 宋代馮時行的《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
問:歸來豈不好,去國意如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歸來豈不好,去國意如何 的下一句是 主圣憂思切,時危習俗訛。
問:出自馮時行的名句有哪些?
答:馮時行名句大全
- 送人之淮西五里亭前一送君,碧油紅旆駐清塵。半軒晚日淮西路,數(shù)拍離歌江上春。杜宇有情移別樹,野共無主傍行人。男兒多少酬恩地,不欲東風淚滿巾。
- 詩品二十四則。委曲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時,聲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 鳳簫吟(和彥時兄重九)雨溟濛。年年今日,農夫共卜新豐。登高隨處好,銀瓶突兀,南峙對三公。真珠漙露菊,更芙蓉、照水勻紅。但華發(fā)衰顏,不堪頻鑒青銅。相逢。行藏休借問,且徘徊、目送飛鴻。十年湖海,千里云山,幾番殘照凄風。蟹螯粗似臂,金英碎、琥珀香濃。請細讀離騷,為君一飲千鍾。
- 春耕去蜀歸吳會,真成萬里行。窮通竟安在,恩怨兩皆平。文字妨求道,杯觴害養(yǎng)生。余年猶有幾?買犢事春耕。
- 鷓鴣天輦路珠簾兩行垂,千枝銀燭舞凄凄。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歡正好,夜何其。明朝春過小桃枝。鼓聲漸遠游人散,惆悵歸來有月知。
- 題蛻龍洞白茆洞西南酒十里嶺之酒巔,靈冢酒巋然洞隱仙。門辟神扃低視井,柱生一竊仰瞻天。甕中春酒今朝釀,洞內仙賓昔日賢。路阻山高難可到,茆君職守幾千年。白茆職此不知年,井竇回環(huán)會飲仙。遺跡空存春酒甕,通天靈竊尚依然。
- 舟次浦口吾孽本自作,此生元有涯。三江去浩蕩,一櫓任嘔啞。賣藥村村市,炊粳處處家。相逢喜亡恙,不敢厭暄嘩。
- 再次韻寄子由想見蘇耽攜手僊,青山桑柘冒寒煙。騏驎墮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風雨極知雞自曉,雪霜寧與菌爭年。何時確論傾樽酒,醫(yī)得儒生自圣顛。
- 陪一胡府冬日山行筆床藥灶趁霜晴,閑向山中樂宦情。亭傍疎林看石坐,徑穿幽洞繞溪行。雁來紅葉我容老,御愛黃花晚節(jié)清。煙澹鳳城門欲掩,夕陽歸路竹兜輕。
-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上古遺書究治終,長編通鑒更參同。端居坐照無窮事,何用江心百鍊銅。
- 竇嶺吟招隱,新詩滿集賢——— 李洞寄竇禪山薛秀才
- 休著纖毫假——— 馬鈺桃源憶故人 贈老姚先生
- 一陽來復,暖回幽谷——— 釋普寧偈頌二十一首
- 病夫雖不飲,短發(fā)卻堪搔——— 項安世約同行至浯溪作重九
- 石罅鳴流水,翻驚響佩環(huán)——— 吳芾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
- 月明寫炤寺林幽,最是江湖入念頭——— 蘇軾宿資福院
- 泉落小池清復咽,云從高嶠起還收——— 李中再游洞神宮懷邵羽人有感
- 詩交便是可忘年,要結江西一段緣——— 曾豐鄉(xiāng)友嚴上舍過我妙山逆旅中示二絕句隨繼韻謝
- 紛然四方集,狐兔卒林藪——— 蘇轍畫學董生畫山水屏風
- 況茲封培晚,榮茂安得早——— 韓維次韻和永叔種菊過節(jié)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