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夕陽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訪一位獨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樹林落葉紛紛,不知僧人住在何處?沿著寒云繚繞的山路,盤曲而上,不知走了幾重。
夜幕降臨,僧人在茅屋中獨自敲磬誦經(jīng),閑適的靠著一枝青藤與他交談。
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還談什么愛和恨呢?
注釋
青蘿:一種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此處代指山。南朝江淹《江上之山賦》:“掛青蘿兮萬仞,豎丹石兮百重。”
崦(yān):即“崦嵫(zī)”, 山名,在甘肅。古時常用來指太陽落山的地方。
初夜:黃昏。
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懸掛。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jīng)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
“世界”句:語本《法華經(jīng)》:“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還談什么愛和恨呢?
寧:為什么。
北青蘿問答
問:《北青蘿》的作者是誰?
答:北青蘿的作者是李商隱
問:北青蘿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北青蘿是唐代的作品
問:北青蘿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出自 唐代李商隱的《北青蘿》
問: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的下一句是 落葉人何在,寒云路幾層。
問:出自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北青蘿賞析
詩人在激烈的牛、李黨爭中被搞得心疲力盡,漂泊的生活,孤獨的處境,使他感到生活在紅塵中的不幸,迫切需要接觸一下清凈的佛家天地。
首聯(lián)寫詩人尋訪僧人之事。時當(dāng)紅日西沉山谷,詩人進入山中,去拜訪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懊┪荨保瑢懗錾司犹幍暮啒?,“孤僧”,寫出僧人的不厭孤獨。而詩人此時正逢生活清苦、親朋離散的艱難歲月,他尋訪這樣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顯然是要從對方身上獲得啟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惱。清苦人尋清苦地,孤獨客訪孤獨僧,俗與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機。
頷聯(lián)寫詩人尋訪所經(jīng)之路程、所見之景物?!奥淙~人何在,寒云路幾層。”時當(dāng)深秋,滿山的林木飄下紛紛的黃葉,詩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卻不知住在哪里?!叭撕卧凇?,使人聯(lián)想到詩人于山林間四處張望的神態(tài),顯現(xiàn)出山間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發(fā)表現(xiàn)出這位孤僧遠避紅塵的意趣,這正是詩人探訪的目的。對句更將僧人的幽藏作進一步的渲染:詩人沿著寒云繚繞的山路,盤曲而上,已不知把那盤山之路走了幾重。山路入云,已見其高,何況入的是“寒云”。“寒云路幾層”不僅寫出僧人的高居塵上,也寫出詩人不畏辛勞和艱險、—心追尋禪理的熱切之舉。此聯(lián)二句寫景而兼記行蹤,景中暗含著僧人和詩人的影子,言筒意豐,蘊藏極富,堪稱方家妙筆。
經(jīng)過千回萬轉(zhuǎn),詩人終于找到了茅屋,見到了孤僧,頸聯(lián)以精煉的筆墨描繪了僧人的簡靜生活:“獨敲初夜磐,閑倚一枝藤。”“初夜”二字與首句“殘陽”相關(guān)照,寫出到達茅屋的時間。夜幕降臨,僧人在茅屋中獨自敲磐誦經(jīng)?!蔼殹弊峙c次句的“孤”字相呼應(yīng),因為是“孤僧”,所以獨自敲磐。雖只身獨處,而未怠佛事,可見其對佛的虔誠。詩人此時站在茅屋外邊,耳聽清脆的磐聲,眼望寂靜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靜謐與安詳,此中再無紅塵之困擾。待到僧人佛事已畢,詩人走進茅屋,與之交談,對交談的情狀僅用“閑倚一枝藤”五個字概括,卻內(nèi)蘊豐富?!疤佟笔翘贄l做的手杖,極為簡樸,僧人所“倚”,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見;難得的是僧人那份“閑”態(tài),居清貧而安閑自如,從容不迫。
尾聯(lián)寫詩人獲得了思想的啟迪?!笆澜缥m里,吾寧愛與憎?!狈鸾陶J為大千世界全在微塵之中,人也不過就是微塵而已。詩人領(lǐng)悟了這個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糾纏愛憎,眾心凈慮,以淡泊之懷面對仕途榮辱。
綜觀此詩,語言凝煉,富于蘊藏,層次清晰。詩人先寫出訪,次寫途中,再寫遇僧,最后以思想收獲作結(jié)。詩人先將筆墨集中在探訪之上,描寫僧人居住狀態(tài)的孤獨。用“獨敲”一聯(lián)勾勒,“獨”字和“一”字均照應(yīng)了第二句中的“孤”字。用“閑”字寫出佛家對紅塵物欲的否定,突顯出詩人希望從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脫,將愛憎拋卻,求得內(nèi)心的寧靜。最后寫詩人訪僧忽悟禪理之意,更襯出孤僧高潔的心靈。此詩所表達的就是一種不畏辛勞艱險、—心追尋禪理、淡泊之懷面對仕途榮辱的愿望,既贊美了僧人清幽簡靜的生活,又表現(xiàn)出詩人對憚理的領(lǐng)悟,淡泊之懷面對現(xiàn)實、從容之心面對仕途榮辱。
- 書房雜書面槁發(fā)鬅鬠,衰殘百不能。夜房侵戶月,晨硯滿池冰。藥債多於酒,蔬餐薄過僧。年深拄杖折,自斫澗邊藤。
- 和丹巖述志室罄囊空氣不衰,朵頤寧肯舍靈龜。多金未羨陶朱富,淅玉姑為杜老炊。暖客情難到貂鼠,惠人智不及蒲葵。春風(fēng)可笑隨流俗,不長桃枝長棘枝。
- 感知上刑部鄭侍郎寄掩白云司,蜀都高臥時。鄰僧照寒竹,宿鳥動秋池。帝誦嘉蓮表,人吟寶劍詩。石渠流月斷,畫角截江吹。閑出黃金勒,前飛白鷺鶿。公心外國說,重望兩朝推。靜蘚斜圭影,孤窗響錫枝。興幽松雪見,心苦硯冰知。緣杖蟲聲切,過門馬足遲。漏殘終卷讀,日下大名垂。平磧?nèi)莸裆?,仙山許狖窺。數(shù)聯(lián)金口出。死免愧丘為。
- 庵居雜詠九首莫羨庵居景物清,須知樂自苦中生。山前盡日幽尋客,多說荒蹊不可行。
- 答屈爽至人喜曠達,所遇無形跡。非樂重其放,中心本純一。東晉尚書令,簡文用王述。論事匪卓越,動意皆真率。以此能過人,謝安亦降挹。微物器褊淺,舉趣半出匿。靜坐本無事,城府強扃鐍。終日如寒蟲,啾啾復(fù)唧唧。計校不滿毫,血盡死猶泣。疾趨赴冥囂,但如水就濕。竟老何能為,紛然眾惡集。古先有至言,小人長戚戚。
- 呈菊坡先生陳樞使但知猿鶴伴閑居,不覺憂時鬢已疏。對客怕言今日事,挑燈重讀少年書。樓迎山色詩堪畫,門對梅花月共鋤。相業(yè)累興明主意,先生只恐自躊躇。
- 金雞石在玉山東二首相傅石里兩金雞,不記胡商鑿取時。一只遭檎一飛去,至今月落不曾啼。
- 寄武昌方令臨李尉援兼簡黃岡二潘昆仲好在桐江三拜翁,謫仙之裔好應(yīng)同。如聞花縣兩郎子,興發(fā)能來一水東。共醉南樓故時月,斷無庾令浼人風(fēng)。季真老病不堪酒,澤畔微吟懷四儂。
- 渡江云(和清真)流蘇垂翠幰,高低一色,紅紫等泥沙。香山居士老,柳枝桃葉,飛梗屬誰家。好音過耳,任啼鳥、怨入芳華。心情懶,筆床吟卷,醉墨戲翻鴉。堪嗟。雕弓快馬,敕勒追蹤,向夕陽坡下。休更憶,青絲絡(luò)轡,紅袖裁紗。司空見慣渾如夢。笑幾回、索葦吹葭。山中樂,從渠恣賞鶯花。
- 采薇圖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無薇,美人不歸。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滿西山,不生夷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