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湖集茶韻三首問答
問:《和于湖集茶韻三首》的作者是誰?
答:和于湖集茶韻三首的作者是舒邦佐
問:和于湖集茶韻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于湖集茶韻三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氣味相投陳與雷,有時煎點(diǎn)兩三回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氣味相投陳與雷,有時煎點(diǎn)兩三回 出自 宋代舒邦佐的《和于湖集茶韻三首》
問:氣味相投陳與雷,有時煎點(diǎn)兩三回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氣味相投陳與雷,有時煎點(diǎn)兩三回 的下一句是 午窗睡著呼湯急,止渴還應(yīng)似望梅。
問:出自舒邦佐的名句有哪些?
答:舒邦佐名句大全
- 答賦永豐宰黃巖老投贈五言古句吾友蕭東夫,今日陳后山。道肥詩彌瘦,世忙渠自閑。不見逾星終,每思即凄然。鄰邑黃永豐,與渠中表間。黃語似蕭語,已透最上關(guān)。道黃不是蕭,蕭乃隨我前。佳句鬼所泣,盛名天甚慳。詩人只言黠,犯之取饑寒。端能不懼者,放君據(jù)詩壇。
- 早秋貂裘塵土憶東周,瓜隴風(fēng)霜隱故侯。嬾似老雞頻失旦,衰如蠹葉早知秋。壺觴非復(fù)平生友,歲月空添客子愁。病起筆端猶健在,未妨揮灑賦登樓。
- 畫堂春(春思)暖風(fēng)和雨暗樓臺。余寒巧作愁媒。半春懷抱向誰開。忍淚千回。斷夢已隨煙篆,醉魂空殢瓊杯。小窗瞥見一枝梅。疑誤君來。
-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陋巷朱軒擁,衡門緹騎來。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色動迎春柳,花發(fā)犯寒梅。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 簡王尉買書終欲寄幽村,槿樹籬庶水際門。滿聽秋聲移竹母,徑眠明月枕桐孫。諸公未逸市朝累,六籍坐為場屋昏。有客不來吾亦病,欲推此語與誰論。
- 鵲橋仙(林卿生日)一封奏御,九重知已,不假吹噓送上。從今穩(wěn)穩(wěn)到蓬萊,三萬里、沒些風(fēng)浪。臣年雖老,臣卿尚少,一片丹心葵向。何須遠(yuǎn)比馬賓王,且做取、本朝種放。
- 聞子規(guī)二十年前怯杜鵑,枕邊時把淚珠彈。如今老眼應(yīng)無淚,一任聲聲到月殘。
- 和劉卿材十詠耕者四海兵今息,耕夫未得知。黃梁不敢吃,碗尚半蒿藜。
- 張府君挽詩見說親顏晝?nèi)真?,夜窗膏火對書詩。功名底事身終誤,孝友平生政已施。
- 愁臺頹垣斷漸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河勢東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傾壺語罷還登眺,岸幘詩成卻嘆嗟。萬事因循今白發(fā),一年容易即黃花。
- 萬歲聲齊山獻(xiàn)壽,九門朝退海分流——— 孔武仲十二月十六日后殿朝謁
- 百年去心慮,孤影守薄劣——— 錢起海上臥病寄王臨
- 路分谿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 溫庭筠開圣寺
- 誰憐化作雕金質(zhì),從倩沉檀十里聞。——— 張賁玩金鸂鶒和陸魯望
- 於中此更拔其萃,似覺小異如孟嘉——— 衛(wèi)宗武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fēng)
- 月引桐陰轉(zhuǎn)。——— 陳允平夜游宮
- 昔我隱居?xùn)|,有圃廢不入——— 李呂聳玉亭
- 愿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
- 曾答雁門偈,為憐同社人。——— 鮑溶酬江公見寄
- 誰令千古玉環(huán)穢,涴此萬壑寒林風(fēng)——— 項(xiàng)安世次韻張安撫李侍郎同賦茯苓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