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fēng)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彎彎的月兒爬上了涼州城頭,城頭的月兒升空照著全涼州。
涼州方圓七里住著十萬人家,這里的胡人半數(shù)懂得彈琵琶。
動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腸欲斷,只覺得風(fēng)聲蕭蕭兮長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別以來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門樓前又見到秋草,哪能互相看著在貧賤中變老?
人生一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須痛飲醉倒。
注釋
⑴涼州:唐朝河西節(jié)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肅武威。館:客舍。判官:唐代節(jié)度使、觀察使下的屬官。
⑵城墻上。唐王昌齡《出塞》詩之二:“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br/>⑶涼州:一作“梁州”。
⑷里:一作“城”。
⑸胡人: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半解:半數(shù)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⑹蕭蕭:象聲詞。此處形容風(fēng)聲。漫漫:形容黑夜漫長。
⑺河西:漢唐 時指今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即河西走廊與湟水流域。此處指河西節(jié)度使,治所在涼州。故人:舊交;老友。
⑻花門樓:這里即指涼州館舍的樓房。貧賤:貧苦微賤。唐崔顥《長安道》詩:“莫言貧賤即可欺,人生富貴自有時?!?br/>⑼斗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問答
問:《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的作者是誰?
答: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的作者是岑參
問: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唐代的作品
問: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什么體裁?
答:七古
問: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 出自 唐代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問: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 的下一句是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問:出自岑參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參名句大全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賞析
這首詩中所說的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唐河西節(jié)度府設(shè)于此地。館,客舍。從“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等詩句看,岑參此時在涼州作客。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中,詩人有許多老朋友,常歡聚夜飲。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笔紫瘸霈F(xiàn)的是城頭彎彎的明月。然后隨著明月升高,銀光鋪瀉,出現(xiàn)了月光照耀下的涼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從地平線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頭上繼續(xù)升高。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边@是隨著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現(xiàn)了涼州的全貌?!皼鲋荨保械谋咀幼鳌傲褐荨保ń耜兾鳚h中市)。這是因?yàn)楹笕丝吹健捌呃锸f家”,認(rèn)為甘肅涼州沒有這種規(guī)模而妄改的。其實(shí),唐前期的涼州是與揚(yáng)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捌呃锸f家”,正是大筆淋漓地勾畫出這座西北重鎮(zhèn)的氣派和風(fēng)光。而下一句,就更見出是甘肅涼州了。涼州在邊塞,居民中少數(shù)民族很多。他們能歌善舞,多半會彈奏琵琶。不用說,在月光下的涼州城,蕩漾著一片琵琶聲。這里寫出了涼州城的歌舞繁華、和平安定,同時帶著濃郁的邊地情調(diào)。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fēng)蕭蕭兮夜漫漫?!比匀皇菍懪寐?,但已慢慢向夜宴過渡了。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彈琵琶”的滿城琵琶聲,乃是指宴會上的演奏?!澳c堪斷”形容琵琶動人。“風(fēng)蕭蕭兮夜漫漫”,是空曠而又多風(fēng)的西北地區(qū)夜晚所給人的感受。這種感受由于“琵琶一曲”的演奏更加增強(qiáng)了。
以上六句主要寫環(huán)境背景。詩人吸取了民歌的藝術(shù)因素,運(yùn)用頂針句法,句句用韻,兩句一轉(zhuǎn),構(gòu)成輕快的、詠唱的情調(diào),寫出涼州的宏大、繁榮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風(fēng)蕭蕭兮夜漫漫”,用了一個“兮”字和迭字“蕭蕭”、“漫漫”,使節(jié)奏舒緩了下來。后面六句即正面展開對宴會的描寫,不再句句用韻,也不再連續(xù)使用頂針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眱删渲貜?fù)“故人”二字,見出情誼深厚。因?yàn)椤岸喙嗜恕保c各人離別的時間自然不盡相同,所以說“三五春”,下語是經(jīng)過斟酌的。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花門樓”在這里即指涼州館舍的樓房。二句接“故人別來三五春”,說時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黃的季節(jié)了。歲月催人,哪能互相看著在貧賤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趕快建立功業(yè)。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一個“笑”字,寫出岑參和他朋友的本色。宴會中不時地爆發(fā)出大笑聲,這樣的歡會,這樣的大笑,一生中也難得有幾回,老朋友們端著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為之醉倒!
這首詩把邊塞生活情調(diào)和強(qiáng)烈的時代氣息結(jié)合了起來。全詩由月照涼州開始,在著重表現(xiàn)邊城風(fēng)光的同時,那種月亮照耀著七里十萬家和城中蕩漾的一片琵琶聲,也鮮明地透露了當(dāng)時涼州的闊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氣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相比,即可見同樣是寫邊城,寫秋天的季節(jié),寫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但那種“長煙落日孤城閉”、“羌管悠悠霜滿地”的描寫,所表現(xiàn)的時代氣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詩所寫的夜宴,更是興會淋漓,豪氣縱橫,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辈皇怯懈杏跁r光流逝,嘆老嗟卑,而是有著能夠掌握自己命運(yùn)的豪邁感,表現(xiàn)出奮發(fā)的人生態(tài)度?!耙簧笮δ軒谆亍钡男?,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來源于對前途、對生活的信心。同樣,末句“須醉倒”,也不是借酒澆愁,而是以酒助興,是豪邁樂觀的醉。讀者從人物的神態(tài)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時代脈搏。(余恕誠)
- 偈頌十五首雨足斂煙云,山晴開錦繡。良哉信心人,知有向上窮。攜家上崔嵬,法席為宏開。五百阿羅漢,擲錫與浮杯。赴供如云集,壽山增岌岌。次男慧性開,念念皆迪吉。徑山不覆藏,言外要承當(dāng)。風(fēng)云重際會,歸去侍清光。
- 家居自戒世人無奈愁,沃以杯中酒;未能平磊塊,已復(fù)生堆阜。治水不治源,九載亦何有?不如讀周易,一卷常在手。
- 和吳仲庶龍圖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倦游城闕厭紛華,一棹南歸出白沙。簪紱棄來如釋負(fù),山林到處便為家。流泉繞舍鏘金玉,仙餌盈槃泛露霞。珍重宗英嘉隱操,遠(yuǎn)裁清句重咨嗟。
- 醉桃源/阮郎歸冬衣初染遠(yuǎn)山青。雙絲云雁綾。夜寒袖濕欲成冰。都緣珠淚零。情黯黯,悶騰騰。身如秋后蠅。若教隨馬逐郎行。不辭多少程。
- 湯周山湯周二大仙,廬此得升天。風(fēng)俗因興廟,春秋不記年。錦云張紫蓋,琴溜瀉鳴泉。丹灶猶存鼎,仙花發(fā)故園。
- 摘得新酌一卮,須教玉笛吹。錦筵紅蠟燭,莫來遲。繁紅一夜經(jīng)風(fēng)雨,是空枝。
- 送魏廣下第歸揚(yáng)州楚鄉(xiāng)云水內(nèi),春日眾山開?;蠢藚⒉钇?,江帆次第來。獨(dú)歸初失桂,共醉忽停杯。漢詔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 張氏隱居杜老曾題品,依稀舊隱居。頗知書有味,肯教子為儒。筑屋先通燕,開池乘養(yǎng)魚。相邀須飲醉,酒熟不煩沽。
- 杜門寂寞山深處,崢嶸歲暮時。燒灰除菜蝗,送芋謝牛醫(yī)。筧水晨澆藥,燈窗夜覆棋。杜門君勿怪,遲暮少新知。
- 新晴雨斷歸云急,沙乾步屧輕。風(fēng)花嬌作態(tài),野水細(xì)無聲。社酒家家醉,春蕪處處耕。今朝公事少,一笑賦新晴。
- 風(fēng)霜何事偏傷物,天地?zé)o情亦愛人。——— 劉長卿獄中聞收東京有赦
- 老夫已把釣月竿,安能為子插羽翰——— 楊萬里送王子林節(jié)推皈融州
- 日占烏鵲喜,不寄黃犬書——— 王炎新晴出溪上因訪王伯明詹望之
- 離別又經(jīng)年,獨(dú)對芳菲景。嫁得薄情夫,長抱相思病。——— 魏承班生查子·離別又經(jīng)年
- 齋心無外事,定力見前身——— 章孝標(biāo)送無相禪師入關(guān)
- 黼賀克復(fù)受賞,瓘憂分裂有萌——— 劉克莊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
- 殷勤底事登臨去,不為山僧苦見招——— 張栻和元晦馬跡橋
- 不知姑惡何所恨,時時一聲能斷魂——— 陸游夜聞姑惡
- 風(fēng)撼傾欹屋,寒生藍(lán)縷衣——— 戴復(fù)古郭外翁
- 碪巖石壁下,豈足為龍宮——— 丘葵觀赤石龍?zh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