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惆悵的望著梅花驛,專注的看著開有燕子花的綠洲。祥云下面有高樓大廈,可惜高樓不是用木蘭木做的。
想用緘帛寫信可是離雙魚很遙遠(yuǎn)無從寄信,于是秋葉都紅了也還沒寫。想借助江水寄托離愁別緒,可是江水是向東流的哪里能夠流向西邊呢?
注釋
南柯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愛詞》《南歌子》《水晶簾》《風(fēng)蝶令》《宴齊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夢》等,后用為詞牌。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片相同。兩片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
梅花驛:寄送信件的驛站。語見南朝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狈对娪么?,意謂期盼伊人送來信息。驛:驛站,古時(shí)供官府信使中途換馬和歇宿處。
杜若洲:生長杜若的水中小島。語見《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贝私柚^欲寄杜若給伊人以表情意。杜若:一種香草。
木蘭舟:用木蘭做成的船。
緘素:古人用帛寫信,因稱書信為緘素。緘:捆扎。雙魚:事見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笠蛴秒p魚指代書信。
題紅片葉:用唐人紅葉題詩事:唐宣宗時(shí),盧渥赴京應(yīng)試,在御溝中偶得一片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焙蟊R渥娶得一宮女,這宮女恰是當(dāng)年紅葉題詩之人。此以題紅表示書信。
南柯子問答
問:《南柯子》的作者是誰?
答:南柯子的作者是范成大
問:南柯子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南柯子是宋代的作品
問: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出自 宋代范成大的《南柯子》
問: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的下一句是 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問:出自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南柯子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fā)離情別緒的作品。上闋從男主人公起筆,下闋則落在女主人公身上,兩闋遙相呼應(yīng),如傾如訴。上闋描繪了男主人公的惆悵先是從描摹情態(tài)入手的,“悵望梅花驛”,是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的典故,說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滿懷惆悵:“凝情杜若洲”,取《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卻也無從寄去,徒然凝情而望。來鴻不見,去雁也難,終于,他從深思回到了現(xiàn)實(shí):距離阻隔了一對情人,難以相聚。四個(gè)長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組逐漸推近的鏡頭,在令人失望的結(jié)局上定了格。
如果說男主人公的愁緒是悠長而纏綿的話,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則顯得熾熱急切,字里行間,流露出思婦坐臥不寧百般無奈矛盾心理?!熬}素”、“題紅”兩句用的是書信往來的典故,“遠(yuǎn)”、“秋”二字,巧妙地點(diǎn)出了她與情人之間音訊斷絕的愁緒。最后,焦慮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著情人遠(yuǎn)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帶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頭的流水和著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終使這段愛情以悲劇作結(jié)。不過留在讀者記憶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敘事,而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戀歌。
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認(rèn)為:“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無論是表述兩人不能相見的痛苦,還是訴說那無邊的思念,作者都寫得含蓄蘊(yùn)藉。如“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高樓”指女子居處,木蘭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樓”與“木蘭舟”的距離點(diǎn)出了他們無法相見的殘酷現(xiàn)實(shí),“不近”一詞用在這里,給人一種語盡意不盡的境界覺。全詞沒有一處用過“思”字,但字字句句卻充滿了思念之情,這表明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shù)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主旨,又保持了詞的特點(diǎn)——清遠(yuǎn)空靈。
作者善于運(yùn)用虛實(shí)結(jié)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泛單調(diào)。如“梅花驛”、“杜若洲”都是虛指,但又與雙方遠(yuǎn)隔,托物寄情密切相關(guān),寫女主人公無人傳遞書信所選用的“雙魚遠(yuǎn)”、“片葉秋”以及“江已東流”也都屬虛擬,但卻和她盼望與情人通信的現(xiàn)實(shí)十分吻合,這些虛實(shí)的統(tǒng)一,不僅有助于表達(dá)男女雙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實(shí)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運(yùn)用典故也有創(chuàng)新,詞中所用大多為常見的典故,但在作者筆下,別有一番情趣。如“雙魚”、“題紅”兩典的原意都形容書信傳情,平安抵達(dá)對方手中,而作者卻以“遠(yuǎn)”、“秋”二字平添了悲劇的韻味,頗有新意。
詞中雖有典故,但卻一樣明白,“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兩句,借鑒了白居易“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如同已出,毫無牽強(qiáng)附會之感,很妥貼地體現(xiàn)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 和池州陳教授韻二首人物今誰似此郎,合居嚴(yán)近贊垂裳。未將事業(yè)先諸老,且把文章變一方。今日杏壇風(fēng)似魯,向來鐵硯志如桑。會看奮迅為時(shí)用,展盡胸中計(jì)策長。
- 病中作牧羊知治民,解牛得養(yǎng)生,一理儻造微,何事不可明。我老抱病久,頗窺古人情。唐堯授四時(shí),帝道所以成。周家七百年,王業(yè)本農(nóng)耕,造端無甚奇,至今稱太平。人生正如此,默默要無營;心君但高拱,萬物安能攖!
- 送趙介之赴舂陵十首忍酒非上策,忍醉乃真方。長憶醒時(shí)悔,須減醉時(shí)狂。
- 送韋秀才東人相見罷,秋草獨(dú)歸時(shí)。幾日孫弘閣,當(dāng)年謝朓詩。寒山葉落早,多雨路行遲。好憶金門步,功名自有期。
- 岳陽樓雜詠十二絕范公才具濟(jì)川舟,翰墨居然第一流。第向遺文窺遠(yuǎn)意,原言憂樂繼前修。
- 夜宿增江松鶴庵木落風(fēng)高夜欲冰,襥衾來此愛幽情。壁燈未滅見花影,山雨忽來聞竹聲。謾憶同游期后會,因思往事悟前生。自憐粗帶山林骨,坐待寒鐘吼五更。
- 臨江仙 春暮燕子穿簾深院靜,畫闌飛絮蒙蒙。砌苔柔綠襯殘紅。問春何處,移在柳陰中。老至十分詩思減,膝間閑理絲桐。曲終聲盡意無窮。杜鵑開了,
- 南華山北行近千里,迷復(fù)忘西東。行行至南華,忽忽如夢中。佛化知幾塵,患乃與我同。有形終歸滅,不滅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門前坐松風(fēng)。
- 鵝湖道中二首兩道蒼松列翠幢,雨來渾似度桐江。恨無東絹堪圖此,歸伴蒲團(tuán)掛北窗。
- 再贈周國祥言相紛紛世上少全人,鶴睫分光照始真。李相頭顱君莫笑,神仙猶現(xiàn)羽禽身。
- 2CM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