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僧訥
不墜家聲五百年,桂籍相望三葉慶。
上人猛謝區(qū)中緣,破冠投櫛還童顛。
寸灰已滅五經(jīng)笥,來入辨才無礙禪。
我竊官糧眾人后,相逢宛是平生舊。
一聞南國白頭吟,萬媿西風(fēng)碧云陋。
老鶴終辭雞鶩群,誰將斷綆絆浮云。
它日傳衣度梅嶺,解留何語與將軍。
答僧訥問答
問:《答僧訥》的作者是誰?
答:答僧訥的作者是賀鑄
問:答僧訥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答僧訥是宋代的作品
問: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出自 宋代賀鑄的《答僧訥》
問: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的下一句是 不墜家聲五百年,桂籍相望三葉慶。
問:出自賀鑄的名句有哪些?
答:賀鑄名句大全
- 摸魚兒(高愛山隱居)標(biāo)簽:抒情愛吾廬、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晴嵐暖翠融融處,花影倒窺天鏡。沙浦迥??匆八?,隔柳橫孤艇。眠鷗未醒。甚占得莼鄉(xiāng),都無人見,斜照起春暝。還重省。豈料山中秦晉。桃源今度難認(rèn)。林間即是長生路,一笑元非捷徑。深更靜。待散以吹簫,跨鶴天風(fēng)冷。憑高露飲。正碧落塵空,光搖半壁,月在萬松頂。
- 古詞高闕礙飛鳥,人言是君家。經(jīng)年不歸去,愛妾面上花。妾面雖有花,妾心非女蘿。郎妻自不重,于妾欲如何?
- 木蘭花慢論修行鍛練,只元是這些兒。也勿取、翁婆姹女,嬰子相隨。休言木龍金虎,更何須、黑赤坎和離。奉報(bào)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耙?。正好搜尋時(shí)。坦蕩準(zhǔn)希夷。放落魄清閑,任云任水,真靜真慈。靈然養(yǎng)成內(nèi)寶,聚玄機(jī)、密妙不難知。開闡當(dāng)中一點(diǎn),瑩然明照無為。
- 宣化堂圣主瑞居念遠(yuǎn)民,盡將休戚寄斯文。時(shí)來宣化堂中坐,應(yīng)念田中正苦辛。
- 寄江陵王少府分手頻曾變寒暑,迢迢遠(yuǎn)意各何如。波濤一阻兩鄉(xiāng)夢,歲月無過雙鯉魚。吟處落花藏筆硯,睡時(shí)斜雨濕圖書。此來俗輩皆疏我,唯有故人心不疏。
- 八月十四日送葉子謙自會(huì)稽游江觀湖歸閩傾蓋論交意已傾,斷弦重續(xù)喜君聽。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機(jī)在六經(jīng)。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長亭。濤江君往觀秋注,萬頃漲溟無淺行。
- 哭邢芻父六首在昔呻吟作,于今族姓無。致身胡不可,得壽有相須。鬼魅資強(qiáng)黠,乾坤惡好儒。黃陳諸老淚,何獨(dú)為惇夫。
- 月中行(怨恨)蜀絲趁日染干紅。微暖面脂融。博山細(xì)篆靄房櫳。靜看打窗蟲。愁多膽怯疑虛幕,聲不斷、暮景疏鐘。團(tuán)團(tuán)四壁小屏風(fēng)。啼盡夢魂中。
- 送謝希孟歸黃巖四首圭壁襲繅藉,山龍飾衣裳。不聞燧古初,而興自虞唐。毀車崇騎射,隸作篆籀藏。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說禪說道,撒土撒沙,半山終不也隨邪。重陽定在九月九,東籬何處無黃花。
- 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東西任所之——— 黃庚寓舍即事
- 黃倒積云承露重,青翻長浪簸風(fēng)輕——— 杜范春雨甲子而潤澤不違時(shí)夏已更秋方慮乾涸一夕
- 香掩蕙蘭氣,韻高鸞鶴聲——— 許渾贈(zèng)柳璟、馮陶二校書
- 初疑野鷺池中立,試拍欄干嚇不飛——— 張镃夜賦
- 拙妻莫邪劍,及此二龍隨——— 李白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 閣成后,拜鎮(zhèn)南王賜衣之寵,喜而作歌漆點(diǎn)方瞳雪覆眉——— 張雨定風(fēng)波 玉虛宗師十月二十八日誕,丁卯
- 幸身無事時(shí),種種妄思量。——— 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
- 吏卒稀仍散——— 楊萬里龔令國英約小集感冷暴下皈臥感而賦焉
- 葦桃猶在戶,椒柏已稱觴。——— 蘇軾皇太妃閣五首一
- 但仰皇天慈,不必尤旱魃。——— 陸游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