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問答
問:《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的作者是誰?
答: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的作者是賀鑄
問: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是宋代的作品
問: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兩點(diǎn)春山一寸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兩點(diǎn)春山一寸波 出自 宋代賀鑄的《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
問:兩點(diǎn)春山一寸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兩點(diǎn)春山一寸波 的下一句是 當(dāng)筵嬌甚不成歌。
問:出自賀鑄的名句有哪些?
答:賀鑄名句大全
- 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客答蛺蝶君是輕薄子,莫窺君子腸。且須看雀兒,雀兒銜爾將。
- 巖下放言五首之池亭水嬉者游魚,林樂者啼鳥。志士仁人觀其大,薪翁笱婦利其小。有美一人,獨(dú)燕居萬物之表。
- 余名宴居之室日一枝巢賦詩以自遣世事隨流水,年華逐北風(fēng)。雁橫殘笛外,人老夕陽中。聽雪三間永,催梅百榼空。沿溪漉明月,只在最高峰。
- 贈進(jìn)士顧云潮檻煙波別釣津,西京同□荻□貧。不知守道歸何日,相對無言盡幾春。晴景遠(yuǎn)山花外暮,云邊高蓋水邊□。與君愁寂無消處,賒酒青門送楚人。
- 滿江紅五兩風(fēng)輕,移舟向、斜陽島外。最好是、瀟湘煙景,自然心會。倒影芙蓉明鏡底,更折花嗅西風(fēng)里。待問君、明日向何州,東南指。人生事,誰如意。剩拼取,尊前醉。想升沈有命,去來非己。菊老松深三徑在,田園已有歸來計(jì)。問甚時、重此望歸舟,遠(yuǎn)相對。
- 題張興伯主簿經(jīng)訓(xùn)堂范家尚有釜生魚,張家無魚釜也無。屠沽兒亦莫笑渠,渠有至富汝不如。一翁凍吟擁竹爐,諸郎映雪夜讀書。山鬼來聽鶴驚起,萬岳無人霽月孤。不論取官大門閭,始是經(jīng)訓(xùn)為菑畬。父子每腹百斛珠,出門掩鼻馬牛裾。
- 沁園春(過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許大江山,鎮(zhèn)臨彈壓,豈小任哉。從潘冢導(dǎo)漾,東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開。試向中流,回觀鐵甕,萬石層棱攢劍堆。金焦峙,號紫金浮玉,卷雪轟雷。君侯文武兼才。天有為生才南國來。□歷二十年,籌邊給餉,上流襟要,幾為安排。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喚金湯氣象回。長淮北,望中原非遠(yuǎn),更展恢規(guī)。
- 次運(yùn)都尉王晉卿天駟監(jiān)邂逅作兼呈坐客平生杜元凱,學(xué)問光奕世。戚聯(lián)帝室未要論,烜赫功高羊叔子。赤霄翔舞須威蕤,孔翠文章豈其累。崇臺作山池作湖,富貴所要聲名俱。酒樽詩句得過薄,小隱山城殊未疏。曹侯詞翰諸公客,慣聽清歌耳傾側(cè)。天閑兩驥看追風(fēng),晴軒忽下飲河虹。拳毛妙畫不可見,顏公筆精如對面。鄧張不醉無攬轡,燒燭林間鵲飛起。第語曹侯繼張燕,鄰榼如澠不憂淺。
- 浣溪沙(仙潭二首)萍末風(fēng)輕入夜涼。飛橋畫閣跨方塘。月移花影上回廊。粲枕隨釵云鬢亂,紅綿撲粉玉肌香。起來手看鴛鴦。
- 春夕與西林老月下坐二首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談實(shí)相妙難思。久參貝葉云何梵,一見桃花更不疑。一物言無也大奇,如何半夜卻傳衣。於知見處生知見,在是非中起是非。
- 半身虛映水,一葉尚搖風(fēng)——— 林昉老樹
- 處處兒童采蕨,紛紛幽鳥營窠——— 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何言泰山毀,空驚逝水流——— 劉斌和謁孔子廟(一作李百藥詩)
- 拂天高閣朱鳥翔,西山蟠繞鱗鬣蒼——— 王安石送程公辟守洪州
- 山黛暝、塵波綠無痕——— 吳文英渡江云三犯
- 藍(lán)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fēng)我去時。——— 白居易初貶官過望秦嶺
- 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間萬竅風(fēng)。——— 蘇軾子由在筠作《東軒記
-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書。——— 劉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
- 鴛鷺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戶蔚相望——— 劉禹錫朗州竇員外見示與澧州元郎中郡齋贈答…因以繼和
- 公師巖石同臨鎮(zhèn),關(guān)右人心轉(zhuǎn)覺安——— 強(qiáng)至依韻奉和經(jīng)略司徒侍中過湫馬上始見終南
- 2云上江陵